【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航行器,特别是涉及一种跨介质航行器及其航行方法。
技术介绍
1、空中飞行器和水下航行器在海洋探测以及军事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水下平台航行隐蔽性好,不易被发现,但阻力大,且可利用的探测手段较少;空中平台飞行阻力小,可利用的探测手段较多。空水跨介质航行器能够灵活地在反复水空之间切换航行介质。在军事任务中使敌常规作战系统难以应对,创新作战样式,形成颠覆性的作战能力,成为未来海上作战体系中新的战斗力增长点;在海洋探测等民事任务中无需空中、水面和水下平台协同执行,极大提升执行效率,降低成本。
2、授权公告号为cn111114772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可垂直起降三栖跨介质飞行器,其在机身两侧固定有机翼,并在机身两侧设有倾转旋翼,在起飞时倾转旋翼转动至水平转动,利用倾转旋翼提供向上的拉升力实现起飞,在飞行状态下,将倾转旋翼由水平状态转动至与航行一致,使得倾转旋翼向机身提供巡航动力,利用机翼向机身提供克服机身重力的升力;该可垂直起降三栖跨介质飞行器在机身两侧还设有水翼,在水下航行时,依靠扩至至发动机驱动旋翼转动来向机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跨介质航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介质航行器,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刚性翼板(31)的中部分别转动连接在各所述杆体(4)上,各所述柔性翼片(32)分别连接在各所述刚性翼板(31)的第二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跨介质航行器,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倾转机构(22)均包括旋转驱动装置(221)和固定在所述旋转驱动装置(221)的输出端的摆杆(222),各所述旋转驱动装置(221)分别固定在各所述杆体(4)远离所述机身(1)的一端,各所述摆杆(222)远离各所述旋转驱动装置(221)的一端分别与各所述刚性翼板(31)的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跨介质航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介质航行器,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刚性翼板(31)的中部分别转动连接在各所述杆体(4)上,各所述柔性翼片(32)分别连接在各所述刚性翼板(31)的第二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跨介质航行器,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倾转机构(22)均包括旋转驱动装置(221)和固定在所述旋转驱动装置(221)的输出端的摆杆(222),各所述旋转驱动装置(221)分别固定在各所述杆体(4)远离所述机身(1)的一端,各所述摆杆(222)远离各所述旋转驱动装置(221)的一端分别与各所述刚性翼板(31)的第一端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跨介质航行器,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摆杆(222)均包括第一杆状部(2221)和与所述第一杆状部(2221)垂直布置的第二杆状部(2222),各所述第一杆状部(2221)分别与各所述旋转驱动装置(221)的输出端垂直固定,各所述第二杆状部(2222)均向靠近所述机身(1)的方向延伸,各所述第一旋翼(21)分别固定在各所述第二杆状部(2222)的中部,各所述第二杆状部(2222)远离各所述第一杆状部(2221)的一端分别与各所述刚性翼板(31)的第一端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介质航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1)的尾部固定有朝上布置的第二旋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运华,王振江,甄梓坤,邹志辉,王涵瑞,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