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粗轧工作辊道联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36352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19:02
一种粗轧工作辊道联轴器,其第一球体座的一端连接中间杆的一端,第一球体座的另外一端形成有第一球笼体,第一球笼体的边缘形成有若干第一容纳槽,第一容纳槽内部设有第一滚珠;第一球体座从第一透盖穿过,第一球体座的侧部和第一轴侧靠背轮的侧部连接,第一轴侧靠背轮设有第一筒体,第一滚珠接触第一球笼体的内壁;第二球体座的一端连接中间杆的另外一端,第二球体座的另外一端形成有第二球笼体,第二球笼体的边缘形成有若干第二容纳槽,第二容纳槽内部设有第二滚珠;第二球体座从第二透盖穿过,第二球体座的侧部和第二轴侧靠背轮的侧部连接,第二轴侧靠背轮设有第二筒体,第二滚珠接触第二球笼体的内壁。本技术故障率低,可靠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粗轧工作辊道联轴器,属于联轴器。


技术介绍

1、轧机粗轧工作辊道布置在粗轧机机架的出、入口处,工作辊道在轧制前将输入辊道送来的板坯送往粗轧机。

2、目前,在工作辊道中,粗轧机工作辊道的工作任务最为繁重,除了频繁起动、制动外,还要承受板坯来回撞击的冲击载荷。粗轧工作辊道前道次冲击最大,板坯冲击辊道,造成粗轧联轴器辊侧键、螺栓容易失效,甚至出现靠背轮掉落,造成设备故障或事故,工作可靠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粗轧工作辊道联轴器,解决传统结构存在的工作可靠性差,故障率高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粗轧工作辊道联轴器,包括中间杆、第一球体座、第一透盖、第一轴侧靠背轮、第二球体座、第二透盖和第二轴侧靠背轮;

3、所述第一球体座的一端连接所述中间杆的一端,所述第一球体座的另外一端形成有第一球笼体,所述第一球笼体的边缘形成有若干第一容纳槽,所述第一容纳槽内部设有第一滚珠;所述第一球体座从所述第一透盖的中心孔穿过,所述第一球体座的侧部和所述第一轴侧靠背轮的侧部连接,所述第一轴侧靠背轮设有第一筒体,所述第一球笼体处于所述第一筒体的内部,所述第一滚珠接触所述第一球笼体的内壁;

4、所述第二球体座的一端连接所述中间杆的另外一端,所述第二球体座的另外一端形成有第二球笼体,所述第二球笼体的边缘形成有若干第二容纳槽,所述第二容纳槽内部设有第二滚珠;所述第二球体座从所述第二透盖的中心孔穿过,所述第二球体座的侧部和所述第二轴侧靠背轮的侧部连接,所述第二轴侧靠背轮设有第二筒体,所述第二球笼体处于所述第二筒体的内部,所述第二滚珠接触所述第二球笼体的内壁。

5、作为粗轧工作辊道联轴器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球笼体的外壁为渐变弧面,若干所述第一容纳槽呈环状分布在所述第一球笼体的渐变弧面。

6、作为粗轧工作辊道联轴器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筒体的内壁形成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数量和所述第一滚珠的数量相同,所述第一滚珠处于所述第一凹槽中。

7、作为粗轧工作辊道联轴器优选方案,所述第二球笼体的外壁为渐变弧面,若干所述第二容纳槽呈环状分布在所述第二球笼体的渐变弧面。

8、作为粗轧工作辊道联轴器优选方案,所述第二筒体的内壁形成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数量和所述第二滚珠的数量相同,所述第二滚珠处于所述第二凹槽中。

9、作为粗轧工作辊道联轴器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轴侧靠背轮的侧部通过端面齿槽配合有电机端靠背轮;所述第二轴侧靠背轮的侧部通过键槽配合有辊端靠背轮。

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设有中间杆、第一球体座、第一透盖、第一轴侧靠背轮、第二球体座、第二透盖和第二轴侧靠背轮;第一球体座的一端连接中间杆的一端,第一球体座的另外一端形成有第一球笼体,第一球笼体的边缘形成有若干第一容纳槽,第一容纳槽内部设有第一滚珠;第一球体座从第一透盖的中心孔穿过,第一球体座的侧部和第一轴侧靠背轮的侧部连接,第一轴侧靠背轮设有第一筒体,第一球笼体处于第一筒体的内部,第一滚珠接触第一球笼体的内壁;第二球体座的一端连接中间杆的另外一端,第二球体座的另外一端形成有第二球笼体,第二球笼体的边缘形成有若干第二容纳槽,第二容纳槽内部设有第二滚珠;第二球体座从第二透盖的中心孔穿过,第二球体座的侧部和第二轴侧靠背轮的侧部连接,第二轴侧靠背轮设有第二筒体,第二球笼体处于第二筒体的内部,第二滚珠接触第二球笼体的内壁。本技术第一球笼体、第二球笼体结构不仅方便拆装,而且可补偿工况造成的各向位移,消除因键容易掉落故障,故障率较改造前可大幅降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粗轧工作辊道联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间杆(1)、第一球体座(2)、第一透盖(3)、第一轴侧靠背轮(4)、第二球体座(5)、第二透盖(6)和第二轴侧靠背轮(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粗轧工作辊道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球笼体(8)的外壁为渐变弧面,若干所述第一容纳槽(9)呈环状分布在所述第一球笼体(8)的渐变弧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粗轧工作辊道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筒体(11)的内壁形成有第一凹槽(16),所述第一凹槽(16)的数量和所述第一滚珠(10)的数量相同,所述第一滚珠(10)处于所述第一凹槽(16)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粗轧工作辊道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球笼体(12)的外壁为渐变弧面,若干所述第二容纳槽(13)呈环状分布在所述第二球笼体(12)的渐变弧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粗轧工作辊道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筒体(15)的内壁形成有第二凹槽(17),所述第二凹槽(17)的数量和所述第二滚珠(14)的数量相同,所述第二滚珠(14)处于所述第二凹槽(17)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粗轧工作辊道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侧靠背轮(4)的侧部通过端面齿槽配合有电机端靠背轮(18);所述第二轴侧靠背轮(7)的侧部通过键槽配合有辊端靠背轮(19)。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粗轧工作辊道联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间杆(1)、第一球体座(2)、第一透盖(3)、第一轴侧靠背轮(4)、第二球体座(5)、第二透盖(6)和第二轴侧靠背轮(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粗轧工作辊道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球笼体(8)的外壁为渐变弧面,若干所述第一容纳槽(9)呈环状分布在所述第一球笼体(8)的渐变弧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粗轧工作辊道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筒体(11)的内壁形成有第一凹槽(16),所述第一凹槽(16)的数量和所述第一滚珠(10)的数量相同,所述第一滚珠(10)处于所述第一凹槽(16)中。

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求洪郭德福蒋高朱臻冠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华菱涟源钢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