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效防止液氨充装管线内液氨积存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036304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19:01
本技术提供一种有效防止液氨充装管线内液氨积存的装置,包括中压氮气管线、液氨输送管线、吹扫连通管线和第一控制阀门;所述吹扫连通管线的一端与所述中压氮气管线的靠近输出接口的位置连通;所述吹扫连通管线的另一端与所述液氨输送管线的靠近液氨进液接口的位置连通;在所述吹扫连通管线中安装所述第一控制阀门。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有效防止液氨充装管线内液氨积存的装置,可有效保证液氨充装后管道内无液氨积存,管道无泄漏情况发生,尤其管道接口不会发生泄漏情况,提高管道接口使用寿命,安全意义重大。另外,本装置还具有使用方便的优点。此外,将管道内积存液氨回收至液氨储罐内,可减少液氨损耗,提高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液氨充装,具体涉及一种有效防止液氨充装管线内液氨积存的装置


技术介绍

1、在现代煤化工行业中,液氨充装在制氨工艺、氨制冷工艺中较为常见。因液氨销售、氨制冷工艺中的开停车和日常消耗,需要不定期的充装液氨,根据安全要求,生产区内禁止设置液氨充装区,因此液氨充装站台往往设置在距离较远的地方,管线较长,充装后管道内会有液氨积存。管道内液氨积存,具有以下问题:积存在管道内的液氨受环境影响发生受热气化,从而使管道体积膨胀,压力急剧升高,极易造成管道泄漏。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有效防止液氨充装管线内液氨积存的装置,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2、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本技术提供一种有效防止液氨充装管线内液氨积存的装置,包括中压氮气管线(l1)、液氨输送管线(l2)、吹扫连通管线(l3)和第一控制阀门(n1);

4、所述中压氮气管线(l1)的输出接口与罐车充装区(1)的进气接口连通;所述罐车充装区(1)的液氨排液接口,与所述液氨输送管线(l2)的液氨进液接口连通;所述液氨输送管线(l2)的液氨排液接口连通到液氨储罐(2)的液氨进液接口;

5、所述吹扫连通管线(l3)的一端与所述中压氮气管线(l1)的靠近输出接口的位置连通;所述吹扫连通管线(l3)的另一端与所述液氨输送管线(l2)的靠近液氨进液接口的位置连通;在所述吹扫连通管线(l3)中安装所述第一控制阀门(n1)。

6、优选的,所述中压氮气管线(l1)中安装第二控制阀门(n2)。

7、优选的,所述液氨输送管线(l2)中安装第三控制阀门(n3)。

8、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有效防止液氨充装管线内液氨积存的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9、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有效防止液氨充装管线内液氨积存的装置,可有效保证液氨充装后管道内无液氨积存,管道无泄漏情况发生,尤其管道接口不会发生泄漏情况,提高管道接口使用寿命,安全意义重大。另外,本装置还具有使用方便的优点。此外,将管道内积存液氨回收至液氨储罐内,可减少液氨损耗,提高经济效益。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效防止液氨充装管线内液氨积存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压氮气管线(L1)、液氨输送管线(L2)、吹扫连通管线(L3)和第一控制阀门(N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效防止液氨充装管线内液氨积存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压氮气管线(L1)中安装第二控制阀门(N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效防止液氨充装管线内液氨积存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氨输送管线(L2)中安装第三控制阀门(N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效防止液氨充装管线内液氨积存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压氮气管线(l1)、液氨输送管线(l2)、吹扫连通管线(l3)和第一控制阀门(n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效防止液氨充装管线内液氨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宁宁张晓东满昌龙
申请(专利权)人:联泓山东化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