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多功能移动钢结构建筑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多功能移动钢结构建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33834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18: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移动钢结构建筑,包括下座、上座和转壳,下座上设有多个轮轴,轮轴连接有电驱动装置;上座通过减振机构设于下座上方,上座上设有钢结构建筑主体,上座上设有空心柱,空心柱底部设有转轴一,空心柱上设有固定壳,固定壳上设有转轴二,转轴二上设有扇叶,转轴二连接有电能转换装置,转轴二连接于转轴一;转壳设于上座上,转壳连接于转轴一,转壳内设有涡卷弹簧,转壳上设有花键轴,涡卷弹簧两端连接于花键轴和转壳内壁,花键轴下端套设有内花键套,内花键设于下座上,内花键套驱接于轮轴。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有效收集风能转化成机械能和电能作为钢结构建筑移动的驱动力,还能在移动过程中对钢结构建筑进行减振,以对钢结构建筑进行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钢结构管廊,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移动钢结构建筑


技术介绍

1、钢结构建筑作为一种新时代产物,打通了房地产业、建筑业、冶金业之间的行业界线。钢结构建筑的优点在于:方便生产安装和有利于材料回收再利用等。钢结构建筑大多是通过在搭建好的型钢框架基础上建设遮顶和侧墙以构成的建筑。现有技术中如cn207776090u公开的集成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包括主体框架、楼承板、内墙承板、外墙承板及顶板,顶板的外表面集成有太阳能电池板,楼承板、内墙承板、外墙承板的内部分别对应集成有电缆管及水管,楼承板的下表面集成有照明灯,照明灯与太阳能电池板电性连接。该钢结构建筑自身集成有电缆及水管系统,避免了电缆及水管系统的安装,有效降低成本。但在现实使用过程中,如工地建设调整或厂内规划调整等原因,常需要将钢结构建筑短距离移至合适位置再使用,然而,现有技术中的钢结构建筑整体移动不便,且常需要拆散后重新安装,导致搬移效率低。基于此,提供一种多功能移动钢结构建筑,可有效收集风能转化成机械能和电能作为钢结构建筑移动的驱动力,还能在移动过程中对钢结构建筑进行减振,以对钢结构建筑进行保护。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移动钢结构建筑,可有效收集风能转化成机械能和电能作为钢结构建筑移动的驱动力,还能在移动过程中对钢结构建筑进行减振,以对钢结构建筑进行保护。

2、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3、一种多功能移动钢结构建筑,包括下座、上座和转壳,所述下座的下表面上转动设有多个轮轴,所述轮轴两端均设有滚轮,所述轮轴连接有电驱动装置;

4、所述上座通过减振机构安装于所述下座上方,所述上座上表面设有钢结构建筑主体,所述钢结构建筑主体内设有蓄电池,所述上座上固定穿设有空心柱,所述空心柱底部转动穿设有转轴一,所述空心柱上端延伸至所述钢结构建筑主体上方并设有固定壳,所述固定壳上转动穿设有转轴二,所述转轴二上设有扇叶,所述转轴二连接有电能转换装置,所述转轴二通过减速机构连接于所述转轴一;

5、所述转壳通过单向轴承设于所述上座上,所述转壳通过传动机构连接于所述转轴一,所述转壳内设有涡卷弹簧,所述转壳上转动穿设有花键轴,所述涡卷弹簧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花键轴和转壳内壁,所述花键轴上端通过锁紧机构与所述上座连接,所述花键轴下端滑动套设有内花键套,所述内花键套转动穿设于所述下座上,所述内花键套驱接于所述轮轴;

6、所述蓄电池电连接于所述电能转换装置和电驱动装置。

7、进一步的,所述电驱动装置包括转动穿设于所述下座上的转轴三和设于所述轮轴上的被动锥齿轮一,所述转轴三两端分别连接有电机和主动锥齿轮一,所述主动锥齿轮一啮合于所述被动锥齿轮一,所述电机设于所述下座上表面上,所述电机电连接于所述蓄电池。

8、进一步的,所述内花键套下端设有主动锥齿轮二,所述下座下表面设有两个支座一,所述两个支座一上分别转动穿设有转轴四和转轴五,所述转轴四和转轴五间连接有电磁离合器,所述电磁离合器安装于支座一的侧壁上,所述转轴四和转轴五的端部上均设有被动锥齿轮二,两个所述被动锥齿轮二分别啮合于所述主动锥齿轮二和被动锥齿轮一。

9、进一步的,所述电能转换装置包括设于所述转轴二上的电驱绕组和间隔设于所述固定壳内壁上的磁铁块,所述磁铁块位于所述电驱绕组的外周,所述电驱绕组电连接于所述蓄电池。

10、进一步的,所述锁紧机构包括设于所述上座上表面的两个支座二和设于所述花键轴上端的锁紧齿轮,其一所述的支座二上滑动穿设有内螺纹套,所述内螺纹套前端设有与所述锁紧齿轮相匹配的弧形齿条,另一所述支座二上转动穿设有螺杆,所述螺杆前端设于所述内螺纹套内并与之螺纹连接。

11、进一步的,所述内花键套上转动套设有阻尼壳,所述阻尼壳内设有阻尼液,所述阻尼壳固定设于所述下座上,所述阻尼壳内壁和内花键套外壁上均交错设有多个阻尼叶。

12、进一步的,所述减速机构包括设于所述转轴二上的主动锥齿轮三、转动穿设于所述空心柱顶部上的转轴六、设于所述空心柱内的减速器,所述转轴六的一端设有被动锥齿轮三,所述主动锥齿轮三啮合于所述被动锥齿轮三,所述转轴六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减速器的输入端,所述减速器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转轴一。

13、进一步的,所述减振机构包括滑杆一、滑杆二、油缸一、油缸二,支座三和单向齿轮,所述滑杆一和滑杆二分别设于所述上座下表面的两侧上,所述滑杆一和滑杆二的下侧均滑动穿设于所述下座的两侧上,所述滑杆一上套设有弹簧一,所述弹簧一抵接于所述上座下表面与下座上表面间,所述滑杆二上设有活塞一和弹簧二,所述油缸一设于所述下座的上表面上,所述活塞一滑动设于所述油缸一内,所述弹簧二抵接于所述活塞二下表面和上座上表面间,所述油缸二通过支架设于所述上座下表面上,所述油缸二通过液压软管连接于所述油缸一,所述油缸二内设有活塞二,所述油缸一、油缸二和液压软管内均设有液压油,所述支座三设于所述上座下表面上,所述支座三上滑动穿设有直齿条,所述直齿条穿设于所述油缸二侧壁上并与所述活塞二连接,所述单向齿轮设于所述转轴一的下端上并与所述直齿条啮合。

14、进一步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设于所述转壳上的被动链轮和设于所述转轴一上的主动链轮,所述主动链轮与被动链轮间通过传动链连接,所述转轴一外壁上间隔设有多个锁槽,所述主动链轮内间隔设有多个滑槽,所述滑槽内设有弹簧三和滑块,所述弹簧三抵接于所述滑槽侧壁与滑块侧壁间,所述滑块远离所述弹簧三的一侧上设有锁杆,所述锁杆穿设于所述滑槽侧壁上并与所述锁槽相对齐,所述锁杆前端的两侧上均设有卸荷弧形面。

15、进一步的,所述下座的下表面上设有多个液压缸,所述液压缸上设有支撑座。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7、1、利用扇叶收集风能带动转轴二旋转以驱动电能转换装置对蓄电池充电,且转轴二可通过减速机构带动转轴一旋转,转轴一通过传动机构带动转壳旋转,转壳带动涡卷弹簧收卷以储存机械能,可有效收集风能转化成机械能和电能作为钢结构建筑移动的驱动力。

18、2、通过在上座和下座间设有减振机构,并将钢结构建筑主体设于上座上,可在移动过程中对钢结构建筑主体进行减振,以对钢结构建筑主体进行保护。

19、3、在移动过程中,利用上座与下座间的振动,使得滑杆二带动活塞一在油缸一内上下滑动,将油缸一内的液压油通过液压软管推入油缸二内或从油缸二内抽出,以带动活塞二在油缸二内往复滑动,活塞二带动直齿条往复滑动,直齿条通过单向齿轮带动转轴一进行单向旋转以对涡卷弹簧上链,可有效回收机械能以供驱动,其节能效果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移动钢结构建筑,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座、上座和转壳,所述下座的下表面上转动设有多个轮轴,所述轮轴两端均设有滚轮,所述轮轴连接有电驱动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移动钢结构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驱动装置包括转动穿设于所述下座上的转轴三和设于所述轮轴上的被动锥齿轮一,所述转轴三两端分别连接有电机和主动锥齿轮一,所述主动锥齿轮一啮合于所述被动锥齿轮一,所述电机设于所述下座上表面上,所述电机电连接于所述蓄电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移动钢结构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花键套下端设有主动锥齿轮二,所述下座下表面设有两个支座一,所述两个支座一上分别转动穿设有转轴四和转轴五,所述转轴四和转轴五间连接有电磁离合器,所述电磁离合器安装于支座一的侧壁上,所述转轴四和转轴五的端部上均设有被动锥齿轮二,两个所述被动锥齿轮二分别啮合于所述主动锥齿轮二和被动锥齿轮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移动钢结构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能转换装置包括设于所述转轴二上的电驱绕组和间隔设于所述固定壳内壁上的磁铁块,所述磁铁块位于所述电驱绕组的外周,所述电驱绕组电连接于所述蓄电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移动钢结构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机构包括设于所述上座上表面的两个支座二和设于所述花键轴上端的锁紧齿轮,其一所述的支座二上滑动穿设有内螺纹套,所述内螺纹套前端设有与所述锁紧齿轮相匹配的弧形齿条,另一所述支座二上转动穿设有螺杆,所述螺杆前端设于所述内螺纹套内并与之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移动钢结构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花键套上转动套设有阻尼壳,所述阻尼壳内设有阻尼液,所述阻尼壳固定设于所述下座上,所述阻尼壳内壁和内花键套外壁上均交错设有多个阻尼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移动钢结构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机构包括设于所述转轴二上的主动锥齿轮三、转动穿设于所述空心柱顶部上的转轴六、设于所述空心柱内的减速器,所述转轴六的一端设有被动锥齿轮三,所述主动锥齿轮三啮合于所述被动锥齿轮三,所述转轴六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减速器的输入端,所述减速器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转轴一。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移动钢结构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机构包括滑杆一、滑杆二、油缸一、油缸二,支座三和单向齿轮,所述滑杆一和滑杆二分别设于所述上座下表面的两侧上,所述滑杆一和滑杆二的下侧均滑动穿设于所述下座的两侧上,所述滑杆一上套设有弹簧一,所述弹簧一抵接于所述上座下表面与下座上表面间,所述滑杆二上设有活塞一和弹簧二,所述油缸一设于所述下座的上表面上,所述活塞一滑动设于所述油缸一内,所述弹簧二抵接于所述活塞二下表面和上座上表面间,所述油缸二通过支架设于所述上座下表面上,所述油缸二通过液压软管连接于所述油缸一,所述油缸二内设有活塞二,所述油缸一、油缸二和液压软管内均设有液压油,所述支座三设于所述上座下表面上,所述支座三上滑动穿设有直齿条,所述直齿条穿设于所述油缸二侧壁上并与所述活塞二连接,所述单向齿轮设于所述转轴一的下端上并与所述直齿条啮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移动钢结构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设于所述转壳上的被动链轮和设于所述转轴一上的主动链轮,所述主动链轮与被动链轮间通过传动链连接,所述转轴一外壁上间隔设有多个锁槽,所述主动链轮内间隔设有多个滑槽,所述滑槽内设有弹簧三和滑块,所述弹簧三抵接于所述滑槽侧壁与滑块侧壁间,所述滑块远离所述弹簧三的一侧上设有锁杆,所述锁杆穿设于所述滑槽侧壁上并与所述锁槽相对齐,所述锁杆前端的两侧上均设有卸荷弧形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移动钢结构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座的下表面上设有多个液压缸,所述液压缸上设有支撑座。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移动钢结构建筑,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座、上座和转壳,所述下座的下表面上转动设有多个轮轴,所述轮轴两端均设有滚轮,所述轮轴连接有电驱动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移动钢结构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驱动装置包括转动穿设于所述下座上的转轴三和设于所述轮轴上的被动锥齿轮一,所述转轴三两端分别连接有电机和主动锥齿轮一,所述主动锥齿轮一啮合于所述被动锥齿轮一,所述电机设于所述下座上表面上,所述电机电连接于所述蓄电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移动钢结构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花键套下端设有主动锥齿轮二,所述下座下表面设有两个支座一,所述两个支座一上分别转动穿设有转轴四和转轴五,所述转轴四和转轴五间连接有电磁离合器,所述电磁离合器安装于支座一的侧壁上,所述转轴四和转轴五的端部上均设有被动锥齿轮二,两个所述被动锥齿轮二分别啮合于所述主动锥齿轮二和被动锥齿轮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移动钢结构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能转换装置包括设于所述转轴二上的电驱绕组和间隔设于所述固定壳内壁上的磁铁块,所述磁铁块位于所述电驱绕组的外周,所述电驱绕组电连接于所述蓄电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移动钢结构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机构包括设于所述上座上表面的两个支座二和设于所述花键轴上端的锁紧齿轮,其一所述的支座二上滑动穿设有内螺纹套,所述内螺纹套前端设有与所述锁紧齿轮相匹配的弧形齿条,另一所述支座二上转动穿设有螺杆,所述螺杆前端设于所述内螺纹套内并与之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移动钢结构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花键套上转动套设有阻尼壳,所述阻尼壳内设有阻尼液,所述阻尼壳固定设于所述下座上,所述阻尼壳内壁和内花键套外壁上均交错设有多个阻尼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移动钢结构建筑,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聚磊王立赵永锋赵飞张东伟江河孔亚斐段洪雨刘远
申请(专利权)人:北汇绿建海南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