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改性筒形竹炭吸附处理稻田常用农药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03336 阅读:3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改性筒形竹炭吸附处理稻田常用农药的方法,包括先将筒型竹炭先经过强酸浸润,再进行清洗,最后调节pH值,得到改性筒形竹炭;在改性筒形竹炭的内筒内设置竹炭片;将多根设置过竹炭片的改性筒形竹炭相互平行立体固定连接,形成竹炭导流坝;用竹炭导流坝吸附水中的稻田常用农药。该法原材料青竹在我国分布较广且产量较高,取材较为方便,高温碳化的工艺也较为简单,成本较低,易于生产,在农村等经济条件欠发达地区也易于推广。该法简单易行,对设备条件要求低,并具有处理效率高,不产生副产物,危害性小,处理成本低,适用条件较为温和等特点,适合于农村农业中农药排放废水的处理,是一种高效节能型的水处理技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处理氯虫苯甲酰胺,噻嗪酮和吡蚜酮等几 种稻田常用农药的方法。
技术介绍
氯虫苯甲酰胺,噻嗪酮和吡蚜酮等几种农药主要用于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及稻飞 虱等害虫,杀虫效果较好,目前在我国水稻生产中使用较为频繁,使用量也相对较大。氯虫 苯甲酰胺,噻嗪酮和吡蚜酮等农药可通过农田排放进入水体环境,作为一类毒性较高的杀 虫剂类农药,其在环境中的残留也可带来较大的环境风险,对环境中的生物尤其是水生生 物可造成直接的不利影响,从而可能引起较大的经济损失,并还可通过饮用水或食物链对 人类产生潜在的不利影响。目前针对氯虫苯甲酰胺等这些稻田新型常用农药相关的具有强 制性的排放以及地表水等标准相对较少,人们对其关注程度也较低,在环境污染控制应用 的对这些农药的处理手段就更为缺乏。水稻生产中这些常用农药品种的未经处理的排放势 必会对农村水体,甚至饮用水水源地产生直接的危害。目前国内在农村地区开展水处理的 情况并不多,一些应用于污水处理和饮用水净化的深度处理工艺很难应用到农村的农药排 放污水的处理中来,而对于农村地区生活污水处理的较为常用的生物处理工艺,大量排入 的氯虫苯甲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改性筒形竹炭吸附处理稻田常用农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将具有开口端和竹节端并内部和两端贯通的筒型竹炭先经过强酸浸润,再进行清洗,最后调节pH值至5~7,得到改性筒形竹炭;B、在改性筒形竹炭的内筒内设置不完全封闭该内筒的竹炭片;C、将开口端朝同一方向的多根设置过竹炭片的改性筒形竹炭相互平行立体固定连接,形成竹炭导流坝;其中每两根竹炭的间隙为0.5~2cm;D、用竹炭导流坝吸附水中的稻田常用农药;其中竹炭导流坝的进水端为筒形竹炭的开口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少俊吴文铸卜元卿韩志华孔德洋单正军
申请(专利权)人: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