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后浇带整体监测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后浇带整体监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03320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18: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后浇带整体监测系统,包括一对后浇带夹持器、基准装置和后浇带上盖板,两后浇带夹持器分别夹持在相对两侧的后浇带,两后夹带夹持器相对水平活动连接基准装置,后浇带上盖板设置在后浇带上方盖住后夹带夹持器夹持端,基准装置设置有朝向两侧伸缩缝楼板的红外接收器,后浇带夹持器设置有随后浇带楼板厚度进行竖向位置变化和水平变化的红外发生器,红外发生器作用在基准装置上,基准装置设置有高度和位置传感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齿轮组实现向上拉伸固定板时,红外基准随动,使红外基准一直处于楼面板实际结构的理论中面上,由此获得更合理的检测基准,实现更好的监测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后浇带施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后浇带整体监测系统


技术介绍

1、目前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自身收缩不均或沉降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在施工墙体时,需要将墙体分开若干单元进行浇注,相邻单元之间留有缝隙,待墙体单元终凝后,再浇注混凝土浆液至裂缝中以形成后浇带,为提高后浇带的稳定性,避免新旧混凝土之间出现裂缝,形成薄弱部位,后浇带的强度等级需要比墙体的强度等级高,因此,在后浇带监理的过程中,后浇带强度的检测尤为重要。

2、由于楼体施工中楼面板并不能完全抽象为理想板面,故实质上后浇带两端的楼板结构是具有一定的斜度差异的,现有的监测方法多基于楼板上表面,这导致了对于楼板结构来说,其检测基础并不一定为理论中面,进而导致监测误差的产生。

3、由此现需一种后浇带整体监测系统,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楼体施工中楼面板并不能完全抽象为理想板面,故实质上后浇带两端的楼板结构是具有一定的斜度差异的,现有的监测方法多基于楼板上表面,这导致了对于楼板结构来说,其检测基础并不一定为理论中面,进而导致监测误差的产生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后浇带整体监测系统,采用随动式红外基准线作为理想板面基准,解决了上述问题。

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后浇带整体监测系统,包括一对后浇带夹持器、基准装置和后浇带上盖板,两后浇带夹持器分别夹持在相对两侧的后浇带,两后夹带夹持器相对水平活动连接基准装置,后浇带上盖板设置在后浇带上方盖住后夹带夹持器夹持端,基准装置设置有朝向两侧伸缩缝楼板的红外接收器,后浇带夹持器设置有随后浇带楼板厚度进行竖向位置变化和水平变化的红外发生器,红外发生器作用在基准装置上,基准装置设置有高度和位置传感器,红外发生器高度位置保持在后浇带夹持器中部。

3、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后浇带整体监测系统,作为优选方式,基准装置包括安装板、两条滑道、基板、第一接收器、第二接收器、plc和高度位置传感器,安装板为横向板设置于伸缩缝两侧楼板底面,基板垂直安装板设置,基板两板面分别朝向伸缩缝楼板侧面,第一接收器和第二接收器均为竖向的条状接收器,第一接收器和第二接收器分别设置于基板两板面,高度位置传感器设置于基板上,plc设置于安装板上,第一接收器、第二接收器和高度位置传感器均与plc信号连接,两滑道共线相对设置于基板两侧的安装板上表面滑道垂直基板。

4、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后浇带整体监测系统,作为优选方式,后浇带夹持器包括滑座、动力齿条、动力齿轮、中空轴、球座、探针红外传感器、爬升齿条、精度齿轮、一对调向弹簧、拉伸弹簧、固定板、两对竖向滑条、定位滑条和爬升齿轮,滑座为滑块结构设置在滑道上,竖向滑条相对设置于滑座顶部两侧,固定板内侧下表面固定设置在后浇带楼板上表面,固定板底板设置有两对滑块与竖向滑条活动连接,拉伸弹簧设置于固定板和滑座之间,动力齿条竖向固定于固定板下表面,动力齿轮啮合动力齿条,动力齿轮与精度齿轮输入端共轴连接,精度齿轮输出端共轴连接爬升齿轮,爬升齿轮啮合爬升齿条,爬升齿条竖向设置于滑座上表面,中空轴穿过爬升齿轮和精度齿轮,球座为带孔球型结构,球座嵌入中空轴中部通孔中,探针红外传感器工作端穿过球座的通孔与球座固定,探针红外传感器工作端作用于第一接收器或第二接收器,调向弹簧分别连接探针红外传感器尾端和固定板、探针红外传感器和滑座上与固定板设置调向弹簧的对应位置,定位滑条为带有通孔滑道的滑条,爬升齿轮和精度齿轮连接部分穿过定位滑条,定位滑条竖向设置于滑座上。

5、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后浇带整体监测系统,作为优选方式,后浇带夹持器还设置有用于安装精度齿轮的齿轮箱和对齿轮箱导向的竖向齿轮滑道。

6、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后浇带整体监测系统,作为优选方式,精度齿轮为谐波传动的齿轮。

7、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后浇带整体监测系统,作为优选方式,固定板顶端和基板顶端之间设置有卷尺。

8、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后浇带整体监测系统,作为优选方式,后浇带上盖板为截面为等边梯形的盖板,后浇带上盖板设置有下表面凹槽,后浇带夹持器固定板设置在下表面凹槽内部,后浇带上盖板固定在后浇带上。

9、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如下:

10、(1)通过齿轮组实现向上拉伸固定板时,红外基准随动,使红外基准一直处于楼面板实际结构的理论中面上,由此获得更合理的检测基准,实现更好的监测效果;

11、(2)本装置通过基准装置实现将采集端设定为整体楼板,实现对整体建筑结构的监控而非针对某一检测点进行监测,由此获取多方面的监测数据,用于对整体伸缩缝变化进行判断。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后浇带整体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对后浇带夹持器(1)、基准装置(2)和后浇带上盖板(3),两所述后浇带夹持器(1)分别夹持在相对两侧的后浇带,两所述后夹带夹持器相对水平活动连接所述基准装置(2),所述后浇带上盖板(3)设置在后浇带上方盖住所述后夹带夹持器夹持端,所述基准装置(2)设置有朝向两侧伸缩缝楼板的红外接收器,所述后浇带夹持器(1)设置有随后浇带楼板厚度进行竖向位置变化和水平变化的红外发生器,所述红外发生器作用在所述基准装置(2)上,所述基准装置(2)设置有高度和位置传感器,所述红外发生器高度位置保持在所述后浇带夹持器(1)中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浇带整体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后浇带整体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浇带夹持器(1)包括滑座(11)、动力齿条(12)、动力齿轮(13)、中空轴(14)、球座(15)、探针红外传感器(16)、爬升齿条(17)、精度齿轮(18)、一对调向弹簧(19)、拉伸弹簧(10)、固定板(1a)、两对竖向滑条(1b)、定位滑条(1c)和爬升齿轮(1d),所述滑座(11)为滑块结构设置在所述滑道(22)上,所述竖向滑条(1b)相对设置于所述滑座(11)顶部两侧,所述固定板(1a)内侧下表面固定设置在所述后浇带楼板上表面,所述固定板(1a)底板设置有两对滑块与所述竖向滑条(1b)活动连接,所述拉伸弹簧(10)设置于所述固定板(1a)和所述滑座(11)之间,所述动力齿条(12)竖向固定于所述固定板(1a)下表面,所述动力齿轮(13)啮合所述动力齿条(12),所述动力齿轮(13)与所述精度齿轮(18)输入端共轴连接,所述精度齿轮(18)输出端共轴连接所述爬升齿轮(1d),所述爬升齿轮(1d)啮合所述爬升齿条(17),所述爬升齿条(17)竖向设置于所述滑座(11)上表面,所述中空轴(14)穿过所述爬升齿轮(1d)和所述精度齿轮(18),所述球座(15)为带孔球型结构,所述球座(15)嵌入所述中空轴(14)中部通孔中,所述探针红外传感器(16)工作端穿过所述球座(15)的通孔与所述球座(15)固定,所述探针红外传感器(16)工作端作用于所述第一接收器(24)或所述第二接收器(25),所述调向弹簧(19)分别连接所述探针红外传感器(16)尾端和所述固定板(1a)、所述探针红外传感器(16)和所述滑座(11)上与所述固定板(1a)设置所述调向弹簧(19)的对应位置,所述定位滑条(1c)为带有通孔滑道(22)的滑条,所述爬升齿轮(1d)和所述精度齿轮(18)连接部分穿过所述定位滑条(1c),所述定位滑条(1c)竖向设置于所述滑座(11)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后浇带整体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浇带夹持器(1)还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精度齿轮(18)的齿轮箱和对齿轮箱导向的竖向齿轮滑道(2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后浇带整体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精度齿轮(18)为谐波传动的齿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后浇带整体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a)顶端和所述基板(23)顶端之间设置有卷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浇带整体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浇带上盖板(3)为截面为等边梯形的盖板,所述后浇带上盖板(3)设置有下表面凹槽,所述后浇带夹持器(1)固定板(1a)设置在所述下表面凹槽内部,所述后浇带上盖板(3)固定在后浇带上。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浇带整体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对后浇带夹持器(1)、基准装置(2)和后浇带上盖板(3),两所述后浇带夹持器(1)分别夹持在相对两侧的后浇带,两所述后夹带夹持器相对水平活动连接所述基准装置(2),所述后浇带上盖板(3)设置在后浇带上方盖住所述后夹带夹持器夹持端,所述基准装置(2)设置有朝向两侧伸缩缝楼板的红外接收器,所述后浇带夹持器(1)设置有随后浇带楼板厚度进行竖向位置变化和水平变化的红外发生器,所述红外发生器作用在所述基准装置(2)上,所述基准装置(2)设置有高度和位置传感器,所述红外发生器高度位置保持在所述后浇带夹持器(1)中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浇带整体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后浇带整体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浇带夹持器(1)包括滑座(11)、动力齿条(12)、动力齿轮(13)、中空轴(14)、球座(15)、探针红外传感器(16)、爬升齿条(17)、精度齿轮(18)、一对调向弹簧(19)、拉伸弹簧(10)、固定板(1a)、两对竖向滑条(1b)、定位滑条(1c)和爬升齿轮(1d),所述滑座(11)为滑块结构设置在所述滑道(22)上,所述竖向滑条(1b)相对设置于所述滑座(11)顶部两侧,所述固定板(1a)内侧下表面固定设置在所述后浇带楼板上表面,所述固定板(1a)底板设置有两对滑块与所述竖向滑条(1b)活动连接,所述拉伸弹簧(10)设置于所述固定板(1a)和所述滑座(11)之间,所述动力齿条(12)竖向固定于所述固定板(1a)下表面,所述动力齿轮(13)啮合所述动力齿条(12),所述动力齿轮(13)与所述精度齿轮(18)输入端共轴连接,所述精度齿轮(18)输出端共轴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冰张春雨徐志勇陈东升吴大玮刘立新隗旭许贵生赵继周南晓建白瑜张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