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砖保护脚手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738619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5 19:59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地砖保护脚手架,包括脚手架架体、脚手架底板和若干脚手架轮组,脚手架架体设置在脚手架底板上表面,脚手架轮组铰接于脚手架底板下表面,脚手架轮组为履带轮组;脚手架轮组包括若干履带轮组,履带轮组铰接在脚手架底板下表面,各履带轮组之间相互平行,履带轮组的履带为可拆卸结构。本装置通过履带结构增大了脚手架行走结构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在此基础上通过履带结构与地面的接触关系从点接触变为面接触,在脚手架负载情况下产生轻微移动造成的地面磨损也通过接触面分散,有效避免了单点破坏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脚手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地砖保护脚手架


技术介绍

1、脚手架,建筑界的通用术语,一般指建筑工地上用在外墙、内部装修或层高较高无法直接施工的地方搭设的支架结构,以便于施工过程中垂直和水平运输或施工、施工人员上下作业或外围安全网围护及高空构件安装等操作,被普遍应用在在广告业、市政、交通路桥、矿山等领域。在室内装修中,通常也会使用脚手架进行天花板的施工或安装工程。

2、常用的脚手架多采用万向轮结构,由于脚手架在一定程度上负重,导致万向轮与地面的点摩擦往往会对地面表面产生较大的摩擦破坏,在施工中增加了额外的工作量维护施工地面。

3、现需一种对地砖保护的脚手架结构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常用的脚手架多采用万向轮结构,由于脚手架在一定程度上负重,导致万向轮与地面的点摩擦往往会对地面表面产生较大的摩擦破坏,在施工中增加了额外的工作量维护施工地面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地砖保护脚手架,通过增大接触面积,解决了上述问题。

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地砖保护脚手架,包括脚手架架体、脚手架底板和若干脚手架轮组,脚手架架体设置在脚手架底板上表面,脚手架轮组铰接于脚手架底板下表面,脚手架轮组为履带轮组;

3、脚手架轮组包括若干履带轮组,履带轮组铰接在脚手架底板下表面,各履带轮组之间相互平行,履带轮组的履带为可拆卸结构。

4、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地砖保护脚手架,作为优选方式,脚手架架体包括若干脚手架模块,脚手架模块在竖向平面内为矩形结构,同竖向位置的脚手架模块等宽,同横向位置的脚手架模块等高。

5、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地砖保护脚手架,作为优选方式,脚手架模块包括侧面爬梯、四根立杆、四根固定杆、四根横杆和顶板,四根立杆为竖向设置的杆件,立杆在竖向投影方向矩形定点排布,横杆为横向杆件,四根横杆两端分别连接相邻的立杆顶端,四根横杆在竖向投影方向成矩形边线排布,每两个固定杆在一竖向平面内交叉固定,各固定杆两端点不等高且连接两相邻的立杆中部,两组固定杆所在平面相互平行,顶板固定在立杆顶端和横杆上表面,侧面爬梯竖向设置在一立杆内侧。

6、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地砖保护脚手架,作为优选方式,相邻位置的脚手架模块的立杆共用。

7、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地砖保护脚手架,作为优选方式,地砖保护脚手架还包括行走控制机构,行走控制机构为转向控制器,行走控制机构的输出端连接各履带轮组,行走控制机构设置在脚手架底板上。

8、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地砖保护脚手架,作为优选方式,履带轮组数量为两组。

9、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地砖保护脚手架,作为优选方式,履带轮组的履带为橡胶带。

10、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地砖保护脚手架,作为优选方式,行走控制机构包括转向杆、转向齿轮、第一行走轴、第二行走轴、第一行走齿轮和第二行走齿轮,转向杆竖向穿过在脚手架底板可转动设置,转向齿轮连接转向杆下端,第一行走轴和第二行走轴分别连接两履带轮组的最前端行走轮,一行走轮自由端连接第一行走齿轮,另一行走轮自由端连接第二行走齿轮,第一行走齿轮和第二行走齿轮均与转向齿轮垂直啮合。

11、当有转向需求时,转向杆转动,转向齿轮随转向杆转动,由于两行走齿轮均啮合转向齿轮,故行走齿轮带动的轴转动方向为反向,此时推动整体架体,一侧的履带转动方向与行进方向相反,此方向收到斥力,而另一侧方向转动方向与行进方向相同,由此两侧受力不平均的情况下整体架体产生转动。

12、本技术有益效果如下:

13、本装置通过履带结构增大了脚手架行走结构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在此基础上通过履带结构与地面的接触关系从点接触变为面接触,在脚手架负载情况下产生轻微移动造成的地面磨损也通过接触面分散,有效避免了单点破坏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砖保护脚手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脚手架架体(1)、脚手架底板(2)和若干脚手架轮组(3),所述脚手架架体(1)设置在所述脚手架底板(2)上表面,所述脚手架轮组(3)铰接于所述脚手架底板(2)下表面,所述脚手架轮组(3)为履带轮组(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砖保护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脚手架架体(1)包括若干脚手架模块(11),所述脚手架模块(11)在竖向平面内为矩形结构,同竖向位置的所述脚手架模块(11)等宽,同横向位置的所述脚手架模块(11)等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砖保护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脚手架模块(11)包括侧面爬梯(111)、四根立杆(112)、四根固定杆(113)、四根横杆(114)和顶板(115),四根所述立杆(112)为竖向设置的杆件,所述立杆(112)在竖向投影方向矩形定点排布,所述横杆(114)为横向杆件,四根所述横杆(114)两端分别连接相邻的所述立杆(112)顶端,四根所述横杆(114)在竖向投影方向成矩形边线排布,每两个所述固定杆(113)在一竖向平面内交叉固定,各所述固定杆(113)两端点不等高且连接两相邻的所述立杆(112)中部,两组所述固定杆(113)所在平面相互平行,所述顶板(115)固定在所述立杆(112)顶端和所述横杆(114)上表面,所述侧面爬梯(111)竖向设置在一所述立杆(112)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砖保护脚手架,其特征在于:相邻位置的所述脚手架模块(11)的所述立杆(112)共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砖保护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地砖保护脚手架还包括行走控制机构(4),所述行走控制机构(4)为转向控制器,所述行走控制机构(4)的输出端连接各所述履带轮组(31),所述行走控制机构(4)设置在所述脚手架底板(2)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地砖保护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带轮组(31)数量为两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地砖保护脚手架,其特征在于:行走控制机构(4)包括转向杆(41)、转向齿轮(42)、第一行走轴(43)、第二行走轴(44)、第一行走齿轮(45)和第二行走齿轮(46),所述转向杆(41)竖向穿过在所述脚手架底板(2)底板可转动设置,所述转向齿轮(42)连接所述转向杆(41)下端,所述第一行走轴(43)和所述第二行走轴(44)分别连接所述两所述履带轮组(31)的最前端行走轮,一所述行走轮自由端连接所述第一行走齿轮(45),另一所述行走轮自由端连接所述第二行走齿轮(46),所述第一行走齿轮(45)和所述第二行走齿轮(46)均与所述转向齿轮(42)垂直啮合。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砖保护脚手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脚手架架体(1)、脚手架底板(2)和若干脚手架轮组(3),所述脚手架架体(1)设置在所述脚手架底板(2)上表面,所述脚手架轮组(3)铰接于所述脚手架底板(2)下表面,所述脚手架轮组(3)为履带轮组(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砖保护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脚手架架体(1)包括若干脚手架模块(11),所述脚手架模块(11)在竖向平面内为矩形结构,同竖向位置的所述脚手架模块(11)等宽,同横向位置的所述脚手架模块(11)等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砖保护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脚手架模块(11)包括侧面爬梯(111)、四根立杆(112)、四根固定杆(113)、四根横杆(114)和顶板(115),四根所述立杆(112)为竖向设置的杆件,所述立杆(112)在竖向投影方向矩形定点排布,所述横杆(114)为横向杆件,四根所述横杆(114)两端分别连接相邻的所述立杆(112)顶端,四根所述横杆(114)在竖向投影方向成矩形边线排布,每两个所述固定杆(113)在一竖向平面内交叉固定,各所述固定杆(113)两端点不等高且连接两相邻的所述立杆(112)中部,两组所述固定杆(113)所在平面相互平行,所述顶板(115)固定在所述立杆(112)顶端和所述横杆(114)上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晓曜罗育锋齐旭燕蒋立雷李慧慧郑刚张微国凤伟刘乘玮韩玉芳刘仕林陈景然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