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盘移动定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27800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17:46
本技术涉及一种载盘移动定位结构,包括传送带和设于传送带上的载盘,所述传送带的两侧沿长度方向均设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的外侧设有沿传送带的长度方向设置且可周向转动的驱动杆,所述驱动杆上设有径向设置的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端部设有定位轴承,所述定位轴承的轴线沿驱动杆的直径方向设置,所述载盘的侧壁上设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上设有与定位轴承配合定位的缺口。本技术具有可对载盘进行停留点的二次定位,提高对载盘停留点的定位准确度,避免载盘停止时位置发生偏差,影响产品的转移,且可避免载盘受外力发生偏移,保证载盘的稳定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定位结构,具体涉及一种载盘移动定位结构


技术介绍

1、现有技术中的托盘推送运输机构多为输送线,对于载料托盘,存在滞后、碰撞等错位现象,且移动范围较大,无法快速、精确的移动至固定的待取点。

2、在公开号为cn108584399a的中国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载料托盘推送运输装置,包括推送机构和运输机构,所述运输机构安装在所述推送机构行程终点的位置,所述推送机构包括推送板和导轨,所述推送板沿所述导轨滑动;所述运输机构包括沿载料托盘推送方向转动设置的多根辊子。

3、在将载盘移动至固定的待取点后,由于传送带的精度问题,载盘停止时会产生一定偏差,导致载盘无法停止在精确的固定代取点,且载盘载物时容易受外力作用产生偏移。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载盘移动定位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载盘停留点易偏差,且载盘易偏移等问题。

2、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载盘移动定位结构,包括传送带和设于传送带上的载盘,所述传送带的两侧沿长度方向均设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的外侧设有沿传送带的长度方向设置且可周向转动的驱动杆,所述驱动杆上设有径向设置的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端部设有定位轴承,所述定位轴承的轴线沿驱动杆的直径方向设置,所述载盘的侧壁上设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上设有与定位轴承配合定位的缺口;上述固定支架对驱动杆固定,使得驱动杆可在固定支架的侧壁上带动定位杆转动,使得定位轴承可与缺口配合,通过定位轴承对载盘进行停留点的二次定位,提高对载盘停留点的定位准确度,避免载盘停止时位置发生偏差,影响产品的转移,且通过定位轴承和定位块的缺口的限位配合,可避免载盘受力发生偏移,保证载盘的稳定。

3、作为优选,所述缺口为与定位轴承的侧壁对应的圆弧结构;上述缺口为圆弧结构,可与定位轴承的侧壁配合,以便于定位轴承可顺畅的进入缺口内,降低定位轴承与缺口限位配合的阻碍,加强定位精准度。

4、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支架的顶部对应于传送带的两侧均设有用于对载盘两侧限位的限位支架;上述限位支架可以对载盘的两侧边进行限位,防止载盘移动时发生偏移或脱离,同时在载盘尺寸改变时,可通过移动限位支架之间的间距,适应不同尺寸的载盘,保持对载盘的限位。

5、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支架的外壁上设有固定件,所述驱动杆穿设于固定件上且可周向转动;上述固定件可对驱动杆的位置固定并保持支撑,同时驱动杆可在固定件的支撑下进行转动,以驱动定位杆转动。

6、作为优选,所述驱动杆的端部设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端部连接有驱动气缸,所述驱动气缸的输出端与第一连杆的端部转动连接,所述驱动气缸的另一端与固定座转动连接;上述第一连杆和驱动气缸的设置,使得驱动杆可通过驱动气缸对第一连杆的驱动进行转动,从而可以通过驱动杆控制定位轴承靠近或远离缺口,以实现对载盘停留的精准控制。

7、作为优选,其中一个所述限位支架的侧壁上对应于载盘的停留点设有与驱动气缸信号连接的位移传感器;上述位移传感器的设置,可对载盘的抵达位置进行感应,以便于自动启动驱动气缸,使得定位轴承自动靠近缺口进行对载盘定位。

8、因此,本技术具有可对载盘进行停留点的二次定位,提高对载盘停留点的定位准确度,避免载盘停止时位置发生偏差,影响产品的转移,且可避免载盘受外力发生偏移,保证载盘的稳定等特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载盘移动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传送带(1)和设于传送带(1)上的载盘(2),所述传送带(1)的两侧沿长度方向均设有固定支架(11),所述固定支架(11)的外侧设有沿传送带(1)的长度方向设置且可周向转动的驱动杆(3),所述驱动杆(3)上设有径向设置的定位杆(31),所述定位杆(31)的端部设有定位轴承(32),所述定位轴承(32)的轴线沿驱动杆(3)的直径方向设置,所述载盘(2)的侧壁上设有定位块(21),所述定位块(21)上设有与定位轴承(32)配合定位的缺口(2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盘移动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211)为与定位轴承(32)的侧壁对应的圆弧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盘移动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11)的顶部对应于传送带(1)的两侧均设有用于对载盘(2)两侧限位的限位支架(12)。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载盘移动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11)的外壁上设有固定件(111),所述驱动杆(3)穿设于固定件(111)上且可周向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载盘移动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杆(3)的端部设有第一连杆(33),所述第一连杆(33)的端部连接有驱动气缸(34),所述驱动气缸(34)的输出端与第一连杆(33)的端部转动连接,所述驱动气缸(34)的另一端与固定座(341)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载盘移动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限位支架(12)的侧壁上对应于载盘(2)的停留点设有与驱动气缸(34)信号连接的位移传感器(12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载盘移动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传送带(1)和设于传送带(1)上的载盘(2),所述传送带(1)的两侧沿长度方向均设有固定支架(11),所述固定支架(11)的外侧设有沿传送带(1)的长度方向设置且可周向转动的驱动杆(3),所述驱动杆(3)上设有径向设置的定位杆(31),所述定位杆(31)的端部设有定位轴承(32),所述定位轴承(32)的轴线沿驱动杆(3)的直径方向设置,所述载盘(2)的侧壁上设有定位块(21),所述定位块(21)上设有与定位轴承(32)配合定位的缺口(2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盘移动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211)为与定位轴承(32)的侧壁对应的圆弧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盘移动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11)的顶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辉陈加锭楼宏峰朱志华吴丽萍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恒成硬质合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