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芯及包含其的电池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2371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17:09
本技术提供一种电芯及包含其的电池模组,电芯包括盖板组件和壳体,盖板组件包括电极板和盖板本体,电极板设置于盖板本体上,盖板本体与壳体连接,电极板设有第一容纳腔,第一容纳腔与壳体的内部相连通。壳体内部化学反应产生的气体可以进入第一容纳腔中,使得气体不会大量存储于壳体内部,从而降低了壳体的膨胀量,进而降低了外界模组需要留给壳体变形的预留空间大小,提高了整体结构的紧凑性。另外,电极板开设第一容纳腔,降低了电芯的重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芯及包含其的电池模组


技术介绍

1、电芯通过其内的化学反应完成电芯的充放电。但化学反应时产生的气体大量存储于壳体内而导致电芯的膨胀变形量增大,降低了电芯的使用寿命。另外,电芯需要与外界的模组进行配合,为了提高电芯与模组配合的安全性,需要增大电芯与模组之间的预留空间,以使电芯可以有充足的空间进行膨胀。而预留空间的增大则不利于电芯与模组整体结构的紧凑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化学反应时产生的气体会导致电芯的膨胀变形量增大,降低了电芯的使用寿命,并且为了提高电芯与模组配合的安全性,需要增大电芯与模组之间的预留空间,以使电芯可以有充足的空间进行膨胀,不利于电芯与模组成体结构的紧凑性的缺陷,提供一种电芯及包含其的电池模组。

2、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3、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芯,所述电芯包括盖板组件和壳体,所述盖板组件包括电极板和盖板本体,所述电极板设置于所述盖板本体上,所述盖板本体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电极板设有第一容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包括盖板组件和壳体,所述盖板组件包括电极板和盖板本体,所述电极板设置于所述盖板本体上,所述盖板本体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电极板设有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与所述壳体的内部相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板包括第一电极部,所述第一电极部向靠近所述壳体的方向突出,所述第一容纳腔开设于所述第一电极部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部靠近所述壳体的表面开设有第一贯穿孔,所述第一容纳腔通过所述第一贯穿孔与所述壳体内部相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还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包括盖板组件和壳体,所述盖板组件包括电极板和盖板本体,所述电极板设置于所述盖板本体上,所述盖板本体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电极板设有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与所述壳体的内部相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板包括第一电极部,所述第一电极部向靠近所述壳体的方向突出,所述第一容纳腔开设于所述第一电极部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部靠近所述壳体的表面开设有第一贯穿孔,所述第一容纳腔通过所述第一贯穿孔与所述壳体内部相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还包括第一极耳,所述第一极耳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极部和所述壳体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极耳上开设与所述壳体内部相连通的第二贯穿孔,所述第一贯穿孔和所述第二贯穿孔连通。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还包括第二极耳,所述第二极耳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极部和所述壳体电性连接,在所述第一贯穿孔的轴线方向上投影,所述第二极耳与所述第一贯穿孔不重合。

6.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车佩佩钱佳曹生荣
申请(专利权)人:远景动力技术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