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锂离子电池,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电压抑变特性的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1、自1962年首次报道以来,锂硫电池(lsb)由于环境友好性、低成本和极高的理论比容量(1675 mah g−1)和高能量密度(2600 wh kg−1),作为潜在的下一代储能装置被广泛研究。然而lsb的实际应用受到了一些主要挑战的阻碍,包括:(1)充放电时硫正极的大体积膨胀(80%),导致电极结构的粉碎;(2)硫及其反应产物硫化锂的电子导电性差,导致活性物质利用率低;(3)反应过程中产生的长链多硫化锂(lips)可溶于电解质中,并通过电解质移动到锂负极,形成穿梭效应,导致活性物质损失;(4)lips每一步转化反应动力学缓慢,会加速穿梭效应,进一步导致容量衰减;(5)锂负极中严重的枝晶生长会导致电池短路风险和死锂的形成,从而降低容量;这些都制约着锂硫电池的发展。
2、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在过去的几年里,大量的研究集中在硫正极和隔膜修饰上,开发高效吸附、催化材料,以加快反应动力学并防止多硫化物的“穿梭效应”。吸附主要基于强极性材料(包括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电压抑变特性的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将2.0~3.8 g的2-甲基咪唑溶解在300~700 mL甲醇中形成澄清溶液,然后将0.4~0.8 g的Zn(NO3)2·6H2O、0.4~0.8g的Co(NO3)2·6H2O和0.4~0.8 g的Tb(NO3)3·6H2O溶解在300~700 mL甲醇中形成澄清溶液;将上述两种澄清溶液混合并在室温下搅拌12~36 h,离心收集沉淀,将沉淀用甲醇反复洗涤,并在真空、70~90 oC下干燥12~48 h;最后,将干燥所得样品在Ar气氛下加热至800~1000oC并保持2~4 h,从而得到具有电压抑变特性的材料。
2.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电压抑变特性的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将2.0~3.8 g的2-甲基咪唑溶解在300~700 ml甲醇中形成澄清溶液,然后将0.4~0.8 g的zn(no3)2·6h2o、0.4~0.8g的co(no3)2·6h2o和0.4~0.8 g的tb(no3)3·6h2o溶解在300~700 ml甲醇中形成澄清溶液;将上述两种澄清溶液混合并在室温下搅拌12~36 h,离心收集沉淀,将沉淀用甲醇反复洗涤,并在真空、70~90 oc下干燥12~48 h...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