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电力管理用储能变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2010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16:37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电力管理用储能变流器,包括变流器体,所述变流器体前端的拐角处安装有运行指示灯,所述变流器体的一端镶嵌有显示控制屏,所述变流器体的外壁设置有散热滤尘结构,所述散热滤尘结构包括散热孔,所述散热孔设置在变流器体的外壁,所述散热孔的一侧安装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的一侧安装有散热风扇,所述变流器体的底端安装有移动轮,所述变流器体的顶端安装有便于移动结构,本技术通过设置散热滤尘结构,使用时通过将变流器体内部的散热风扇,启动通过散热风扇将变流器体内部的热量通过过滤网从变流器体外壁开设的散热孔上散发出去,来降低变流器体内部运行时产生的热量,从而实现了散热滤尘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变流器,具体为一种电池电力管理用储能变流器


技术介绍

1、储能变流器又叫pcs,是一种用于控制蓄电池充电和放电的设备,储能变流器通过接受指令对,根据功率指令的符号及大小控制变流器对电池进行充电或放电,实现对电网有功功率及无功功率的调节,可实现对电池的保护性充放电,确保电池运行安全;

2、在实际使用过程,储能变流器在运行时会产生的热量,储能变流器通过会有散热孔,在散热的同时会造成的储能变流器内部进入灰尘,增加散热负担,现需要一种电池电力管理用储能变流器,通过设置散热滤尘结构功能,在内部设置散热风扇加速变流器体内部散热的同时,设置过滤网可以对散热孔内部进入的灰尘进行过滤,散热的同时进行防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电力管理用储能变流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池电力管理用储能变流器,包括变流器体,所述变流器体前端的拐角处安装有运行指示灯,所述变流器体的一端镶嵌有显示控制屏,所述变流器体的外壁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电力管理用储能变流器,包括变流器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流器体(1)前端的拐角处安装有运行指示灯(2),所述变流器体(1)的一端镶嵌有显示控制屏(3),所述变流器体(1)的外壁设置有散热滤尘结构(4),所述散热滤尘结构(4)包括散热孔(401),所述散热孔(401)设置在变流器体(1)的外壁,所述散热孔(401)的一侧安装有过滤网(402),所述过滤网(402)的一侧安装有散热风扇(403),所述变流器体(1)的底端安装有移动轮(5),所述变流器体(1)的顶端安装有便于移动结构(6),所述变流器体(1)的另一端安装有一号外接座(7),所述一号外接座(7)的另一端安装有电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电力管理用储能变流器,包括变流器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流器体(1)前端的拐角处安装有运行指示灯(2),所述变流器体(1)的一端镶嵌有显示控制屏(3),所述变流器体(1)的外壁设置有散热滤尘结构(4),所述散热滤尘结构(4)包括散热孔(401),所述散热孔(401)设置在变流器体(1)的外壁,所述散热孔(401)的一侧安装有过滤网(402),所述过滤网(402)的一侧安装有散热风扇(403),所述变流器体(1)的底端安装有移动轮(5),所述变流器体(1)的顶端安装有便于移动结构(6),所述变流器体(1)的另一端安装有一号外接座(7),所述一号外接座(7)的另一端安装有电池外接座(8),所述变流器体(1)另一端安装有防护结构(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电力管理用储能变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孔(401)与变流器体(1)构成一体化结构,所述过滤网(402)通过变流器体(1)与散热孔(401)相连通,所述散热风扇(403)通过过滤网(402)与散热孔(401)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电力管理用储能变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便于移动结构(6)包括收纳槽(601),所述收纳槽(601)开设在变流器体(1)的顶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映阳诸银萍郁欢欢许诗逸
申请(专利权)人:博仕上海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