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缓冲结构的电芯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6551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4: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缓冲结构的电芯组,包括底部固定座、底板和第一壳体,第一壳体内部的底端活动设置有底部散热板,底部散热板的顶部固定有电芯组,第一壳体顶端的内侧通过螺栓安装有固定压条,电芯组通过固定压条固定在底部散热板的顶部,电芯组的顶部固定有电极连接基座,电极连接基座的一侧设置有安装基座,安装基座的外部通过活动柱活动安装有防护壳,防护壳的两侧设置有穿插槽,电极连接基座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电性连接板,电芯组顶端的外侧通过活动设置有第二提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提高了电芯正负极的防护功能,而且解决了电芯组散热缓慢和电芯组缺少防护措施的情况。芯组散热缓慢和电芯组缺少防护措施的情况。芯组散热缓慢和电芯组缺少防护措施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缓冲结构的电芯组


[0001]本技术涉及缓冲结构的电芯组
,具体为一种带有缓冲结构的电芯组。

技术介绍

[0002]电芯组一般由多个电芯通过串并联的方式电连接构成,现有电芯的电连接技术是将电芯固定排列好,再用夹具将铜排固定在极柱上,通过激光焊接将两者焊接在一起。
[0003]目前现有的电芯组一般通过焊接将多个电芯正负极,通常只做简单的防护措施,有很大的安全隐患,电芯组在使用时通常处在密闭的空间,而电芯组长时间工作会产生热量,从而导致散热较为缓慢而影响电芯组的使用寿命,造成使用成本上升,另外现有的电芯组一般采用直接安装在放置槽内部缺少防护措施,在遇到颠簸时容易对电芯造成损伤,导致电芯组无法使用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缓冲结构的电芯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目前现有的电芯组一般通过焊接将多个电芯正负极,通常只做简单的防护措施,有很大的安全隐患,电芯组在使用时通常处在密闭的空间,而电芯组长时间工作会产生热量,从而导致散热较为缓慢而影响电芯组的使用寿命,造成使用成本上升,另外现有的电芯组一般采用直接安装在放置槽内部缺少防护措施,在遇到颠簸时容易对电芯造成损伤,导致电芯组无法使用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缓冲结构的电芯组,包括底部固定座、底板和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内部的底端活动设置有底部散热板,所述底部散热板的顶部固定有电芯组,所述第一壳体顶端的内侧通过螺栓安装有固定压条,所述电芯组通过固定压条固定在底部散热板的顶部,所述电芯组的顶部固定有电极连接基座,所述电极连接基座的一侧设置有安装基座,所述安装基座的外部通过活动柱活动安装有防护壳,所述防护壳的两侧设置有穿插槽,所述电极连接基座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电性连接板,所述电芯组顶端的外侧通过活动设置有第二提手。
[0006]优选的,所述底部固定座的顶部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顶端的内部固定有缓冲件主体,所述底部固定座底端的外部固定有固定块。
[0007]优选的,所述缓冲件主体的内部设置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件主体内部缓冲弹簧的顶端活动设置有缓冲伸缩杆,所述缓冲伸缩杆通过槽活动安装于底部散热板的底端。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的内侧设置有侧面散热板,所述侧面散热板的内侧设置有防护板,且所述第一壳体顶部的外侧活动设置有第一提手。
[0009]优选的,所述底板底端固定有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内部的顶端设置有底座,
[0010]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底端设置有旋转驱动件,所述旋转驱动件的外部活动安装有扇叶。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一种带有缓冲结构的电芯组不仅提高了电芯正负极的防护功能,而且解决了电芯组散热缓慢和电芯组缺少防护措施的情况;
[0012](1)通过设置底部固定座、底板、第一壳体、底部散热板、固定压条、电芯组、电极连接基座、安装基座、防护壳、穿插槽、电性连接板和第二提手,以便于通过螺栓将电性连接板固定在电极连接基座的顶部,将电性连接板的另一端连接到电芯,使得两个电芯串联,将安装基座外部活动安装的防护壳下移,从而解决了现有的电芯组对电极防护过于简单的问题;
[0013](2)通过设置底部固定座、底板、缓冲件主体、缓冲弹簧、缓冲伸缩杆、底部散热板、固定块,以便于缓冲件主体和缓冲伸缩杆在缓冲弹簧的弹性作用下对底部散热板产生缓作用,使得电芯组增加缓冲区,从而避免电芯组在缺少防护措施的情况造成损坏;
[0014](3)通过设置底板、第二壳体、底座、旋转驱动件和扇叶,以便于旋转驱动件带动扇叶旋转,使得底板过旋转带动气流通过底板内部设置的气孔将电芯组散发的热量带出,从而解决了电芯组散热缓慢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剖外部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的图1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底部固定座;2、底板;3、缓冲件主体;4、缓冲弹簧;5、缓冲伸缩杆;6、第一壳体;7、底部散热板;8、侧面散热板;9、防护板;10、固定压条;11、电芯组;12、电极连接基座;13、安装基座;14、防护壳;15、穿插槽;16、电性连接板;17、第一提手;18、第二提手;19、固定块;20、第二壳体;21、底座;22、旋转驱动件;23、扇叶。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带有缓冲结构的电芯组,包括底部固定座1、底板2和第一壳体6,第一壳体6内部的底端活动设置有底部散热板7,底部散热板7的顶部固定有电芯组11,第一壳体6顶端的内侧通过螺栓安装有固定压条10,电芯组11通过固定压条10固定在底部散热板7的顶部,电芯组11的顶部固定有电极连接基座12,电极连接基座12的一侧设置有安装基座13,安装基座13的外部通过活动柱活动安装有防护壳14,防护壳14的两侧设置有穿插槽15,电极连接基座12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电性连接板16,电芯组11顶端的外侧通过活动设置有第二提手18,以便于通过螺栓将电性连接板16固定在电极连接基座12的顶部,将电性连接板16的另一端连接到电芯,使得两个电芯串联,将安装基座13外部活动安装的防护壳14下移,从而解决了现有的电芯组11对电极防护过于简
单的问题;
[0023]底部固定座1的顶部设置有底板2,底板2顶端的内部固定有缓冲件主体3,底部固定座1底端的外部固定有固定块19,缓冲件主体3的内部设置有缓冲弹簧4,缓冲件主体3内部缓冲弹簧4的顶端活动设置有缓冲伸缩杆5,缓冲伸缩杆5通过槽活动安装于底部散热板7的底端,以便于缓冲件主体3和缓冲伸缩杆5在缓冲弹簧4的弹性作用下对底部散热板7产生缓作用,使得电芯组11增加缓冲区,从而避免电芯组11在缺少防护措施的情况下造成损坏;
[0024]第一壳体6的内侧设置有侧面散热板8,侧面散热板8的内侧设置有防护板9,且第一壳体6顶部的外侧活动设置有第一提手17;
[0025]底板2底端固定有第二壳体20,第二壳体20内部的顶端设置有底座21,底座21的底端设置有旋转驱动件22,旋转驱动件22的外部活动安装有扇叶23,以便于旋转驱动件22带动扇叶23旋转,使得扇叶23通过旋转带动气流通过底板2内部设置的气孔将电芯组11散发的热量带出,从而解决了电芯组11散热缓慢的问题。
[0026]本申请实施例在使用时:首先通过将电芯安装在防护板9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缓冲结构的电芯组,包括底部固定座(1)、底板(2)和第一壳体(6),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6)内部的底端活动设置有底部散热板(7),所述底部散热板(7)的顶部固定有电芯组(11),所述第一壳体(6)顶端的内侧通过螺栓安装有固定压条(10),所述电芯组(11)通过固定压条(10)固定在底部散热板(7)的顶部,所述电芯组(11)的顶部固定有电极连接基座(12),所述电极连接基座(12)的一侧设置有安装基座(13),所述安装基座(13)的外部通过活动柱活动安装有防护壳(14),所述防护壳(14)的两侧设置有穿插槽(15),所述电极连接基座(12)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电性连接板(16),所述电芯组(11)顶端的外侧通过活动设置有第二提手(1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缓冲结构的电芯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固定座(1)的顶部设置有底板(2),所述底板(2)顶端的内部固定有缓冲件主体(3),所述底部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映阳诸银萍吴王玥
申请(专利权)人:博仕上海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