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更换连接装置的可拔同轴电流引线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01652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更换连接装置的可拔同轴电流引线,其特征是它主要由金属导线管(4)、电流引线底座(5)、室温端电流引线负极(6)和室温端电流引线正极(9)组成,所述室温端电流引线负极(6)和室温端电流引线正极(9)通过金属导线管(4)和电流引线底座(5)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可更换连接装置的可拔同轴电流引线结构简单,加工方便,电缆连接端子和底座接触端子可更换,下端弹性过度连接组件增加连接可靠度,安装角度可旋转,具有减小整体电流引线的截面积,减小整个励磁过程中漏热量,提高整体使用寿命的功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MRI成像超导磁体,高能物理超导磁体,加速器磁体的一种电流引线 装置,具体是一种可更换连接装置的可拔同轴电流引线
技术介绍
目前,超导磁体运行在4. 2K的低温系统中,为磁体励磁的电源处于室温,连接室 温的电源和低温磁体的导体称为电流引线,这是室温到低温的过度段。沿电流引线流入低 温区的热量主要有两个来源热传导带来的漏热以及流过电流而产生的焦耳热。如果励磁 完成时将引线拔出低温容器,那么就会因拆除该热载体而使容器的冷量损失大大降低,这 是解决引线漏热的比较完善的方案。现有可拔电流引线可分离接头在低温下的可靠性差,需要足够的机械力以保证良 好的电,热接触,接触点的接触电阻限制了磁体的工作电流。并且在超导磁体励磁过程中, 由于电流引线多次插拔摩擦致使接触端子电阻过大则出现电流引线漏热过大,增加液氦消 耗量,甚至导致磁体失超。由于操作环境变换每次电缆与磁体的连接角度不完全相同如果 接线端子只有一个方向就给实际操作带来困难。在可拔电流引线实际应用过程中,就要求电流引线具有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每次 插入连接端子都能接触良好,并且在连接端子磨损情况下能快速更换连接端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更换连接装置的可拔同轴电流引线,以克服上述弊端。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种可更换连接装置的可拔同轴电流引线,它主要由金属导线管、电流引线底座、 室温端电流引线负极和室温端电流引线正极组成,所述室温端电流引线负极和室温端电流 引线正极通过金属导线管和电流引线底座连接;室温端电流引线负极连接低温端电流引线 负极,室温端电流引线正极连接低温端电流引线正极,低温端电流引线正极和低温端电流 引线负极可拆卸地置于电流引线底座中,低温端电流引线正极与电流引线底座内的低温端 正极连接端子电气连接,低温端电流引线负极与电流引线底座内的低温端负极连接端子电 气连接。所述电流引线底座包括低温端正极冷沉接线端子、绝缘固定压板和低温端负极冷 沉接线端子,所述绝缘固定压板设置在低温端正极冷沉接线端子与低温端负极冷沉接线端 子之间,低温端正极连接端子设置在低温端正极冷沉接线端子内;低温端负极连接端子设 置在低温端负极冷沉接线端子内。所述低温端正极冷沉接线端子上方设有上固定压板,低温端负极冷沉接线端子下 方设有下固定压板,上固定压板与下固定压板间通过底座固定螺栓和底座固定螺母固定。所述低温端电流引线正极上设有第一导电弹性过度元件,第一导电弹性过度元件3通过低温端电流弓I线正极接线端子连接低温端正极连接端子。所述低温端电流引线负极上设有第二导电弹性过度元件,第一导电弹性过度元件 通过低温端电流引线负极接线端子连接低温端负极连接端子。所述室温端电流引线负极和室温端电流引线正极分别与室温负极接线端子和室 温正极接线端子电气连接;室温端电流引线负极伸出室温负极接线端子的顶端设有电流引 线整体结构预紧螺母。所述室温端电流弓丨线负极外设有室温密封面。所述室温正极接线端子上设有接线端子高度调整环。所述接线端子高度调整环由两个对合的半圆结构组成,高度调整环的两个对合的 半圆结构通过斜面与其上方的套筒连接。所述室温端电流引线负极设置在室温端电流引线正极内;低温端电流引线负极设 置在低温端电流引线正极内。当旋紧电流引线整体结构预紧螺母时,高度调整环上方的套筒位置下降,室温负 极接线端子和室温正极接线端子间距离缩短,当旋松电流引线整体结构预紧螺母时,高度 调整环上方的套筒位置上升,室温负极接线端子和室温正极接线端子间距离延长。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可更换连接装置的可拔同轴电流引线结构简单,加工方便,电缆连接端 子和底座接触端子可更换,下端弹性过度连接组件增加连接可靠度,安装角度可旋转,具有 减小整体电流引线的截面积,减小整个励磁过程中漏热量,提高整体使用寿命的功效。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室温端引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低温端引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电流引线底座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低温端引线安装在电流引线底座中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电流引线整体结构预紧螺母、2为室温负极接线端子、3为室温正极接线 端子、4为金属导线管、5为电流引线底座、6为室温端电流引线负极、7为室温密封面、8为接 线端子高度调整环、9为室温端电流引线正极、10为低温端电流引线正极、11为第一导电弹 性过度元件、12为低温端电流引线负极、13为第二导电弹性过度元件、14为上固定压板、15 为低温端正极连接端子、16为低温端负极连接端子、17为下固定压板、18为底座固定螺栓、 19为低温端正极冷沉接线端子、20为绝缘固定压板、21为低温端负极冷沉接线端子、22为 底座固定螺母、23为低温端电流引线正极接线端子、24为低温端电流引线负极接线端子。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种可更换连接装置的可拔同轴电流引线,它主要由金属导线管4、电流引线底座 5、室温端电流引线负极6和室温端电流引线正极9组成,所述室温端电流引线负极6和室 温端电流引线正极9通过金属导线管4和电流引线底座5连接;室温端电流引线负极6连接低温端电流引线负极12,室温端电流引线正极9连接低温端电流引线正极10,低温端电 流引线正极10和低温端电流引线负极12可拆卸地置于电流引线底座5中,低温端电流引 线正极10与电流引线底座5内的低温端正极连接端子15电气连接,低温端电流引线负极 12与电流引线底座5内的低温端负极连接端子16电气连接。室温端电流引线负极6设置 在室温端电流引线正极9内;低温端电流引线负极12设置在低温端电流引线正极10内。电流引线底座5包括低温端正极冷沉接线端子19、绝缘固定压板20和低温端负极 冷沉接线端子21,所述绝缘固定压板20设置在低温端正极冷沉接线端子19与低温端负极 冷沉接线端子21之间,低温端正极连接端子15设置在低温端正极冷沉接线端子19内;低 温端负极连接端子16设置在低温端负极冷沉接线端子21内。低温端正极冷沉接线端子19上方设有上固定压板14,低温端负极冷沉接线端子 21下方设有下固定压板17,上固定压板14与下固定压板17间通过底座固定螺栓18和底 座固定螺母22固定。低温端电流引线正极10上设有第一导电弹性过度元件11,第一导电弹性过度元 件11通过低温端电流引线正极接线端子23连接低温端正极连接端子15。低温端电流引线负极12上设有第二导电弹性过度元件13,第一导电弹性过度元 件11通过低温端电流引线负极接线端子24连接低温端负极连接端子16。室温端电流引线负极6和室温端电流引线正极9分别与室温负极接线端子2和室 温正极接线端子3电气连接;室温端电流引线负极6伸出室温负极接线端子2的顶端设有 电流引线整体结构预紧螺母1。室温端电流引线负极6外设有室温密封面7。室温正极接线端子3上设有接线端子高度调整环8。接线端子高度调整环8由两个对合的半圆结构组成,高度调整环8的两个对合的 半圆结构通过斜面与其上方的套筒连接。当旋紧电流引线整体结构预紧螺母1时,高度调整环8上方的套筒位置下降,室温 负极接线端子2和室温正极接线端子3间距离缩短,当旋松电流引线整体结构预紧螺母1 时,高度调整环8上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更换连接装置的可拔同轴电流引线,其特征是它主要由金属导线管(4)、电流引线底座(5)、室温端电流引线负极(6)和室温端电流引线正极(9)组成,所述室温端电流引线负极(6)和室温端电流引线正极(9)通过金属导线管(4)和电流引线底座(5)连接;室温端电流引线负极(6)连接低温端电流引线负极(12),室温端电流引线正极(9)连接低温端电流引线正极(10),低温端电流引线正极(10)和低温端电流引线负极(12)可拆卸地置于电流引线底座(5)中,低温端电流引线正极(10)与电流引线底座(5)内的低温端正极连接端子(15)电气连接,低温端电流引线负极(12)与电流引线底座(5)内的低温端负极连接端子(16)电气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臧振中汤洪明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丰盛超导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