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可远程监控的智能浮体封堵门及使用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可远程监控的智能浮体封堵门及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01551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15:56
本申请属于隧洞无人封堵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远程监控的智能浮体封堵门,包括浮体闸门结构、三维液压推进驱动装置、水下可视化测控导向系统以及水面综合控制系统,所述浮体闸门结构由多节门叶通过螺栓连接组装而成,且门叶间采用节间止水,所述浮体闸门结构内设有密封舱、充水舱、止水密封橡胶带和充排水管路,用于浮力调节。本发明专利技术中,水下可视化测控导向系统能够实时、准确反映浮体封堵门在水中的实际运动方向,以及可能出现的倾斜情况,并能够清晰地观察到浮体封堵门上随形水封橡胶与模拟洞口的贴合密封情况,对相似的不同水库泄洪洞水下封堵提供技术支撑,浮体封堵门可以多次重复利用,节约成本,体现了经济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浮体封堵门,具体涉及一种可远程监控的智能浮体封堵门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1、为了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等问题,我国建设完成了大批水利工程,随着建成时间日渐增长,相关工程都面临维修维护的迫切需求,传统的沙袋封路、混凝土灌浆等封堵方法均需要进行停水维护、维修耗时长、经济损失大、水资源浪费多,而且沙袋、混凝土等材料对环境也会造成一定的污染,对社会用水用电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2、同时,传统的封堵方法都需要潜水员水下进行操作,受到水深限度较大,安全风险较高。传统的封堵方法一旦潜水员撤离后,对水下的封堵状态无法实施监控,不能根据封堵状态的变化采取应对措施;鉴于此,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可远程监控的智能浮体封堵门,可以通过摄像头、声呐等传感器实施监控水下封堵状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可远程监控的智能浮体封堵门及使用方法,以有效解决了水下作业安全风险高,水下封堵状态无法实现监控等问题。

2、为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可远程监控的智能浮体封堵门,包括浮体闸门结构、三维液压推进驱动装置、水下可视化测控导向系统以及水面综合控制系统,所述浮体闸门结构由多节门叶通过螺栓连接组装而成,且门叶间采用节间止水,所述浮体闸门结构内设有密封舱、充水舱、止水密封橡胶带和充排水管路,用于浮力调节,所述止水密封橡胶带固定在舱与管路的连接处,所述浮体闸门结构上安装独立的三维液压推进驱动装置,所述水下可视化测控导向系统安装在浮体闸门结构的背面,且水下可视化测控导向系统与水面综合控制系统连接。

4、优选的,所述充排水管路与充水舱连接,通过充排水管路向充水舱注水,待闸门全部充水舱充满水,使其下沉封堵。

5、优选的,所述三维液压推进驱动装置包括水下电/液压源、液压推进器、液压马达、螺旋桨和控制调节器,所述水下电/液压源、液压推进器、液压马达均安装在浮体闸门结构的上端,且水下电/液压源为液压推进器、液压马达、螺旋桨和控制调节器供电使用,所述螺旋桨安装在浮体闸门结构的正面,所述控制调节器安装在浮体闸门结构内。

6、优选的,所述水下可视化测控导向系统包括水下摄像头、测量电视、探测声呐和传输电缆,所述水下摄像头、测量电视、探测声呐均安装在浮体闸门结构的背面,所述传输电缆将控制调节器与水面综合控制系统连接。

7、优选的,所述水面综合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室、供配电、操纵控制柜、计算机软硬件及数据采集系统、视频墙监视、全程数字记录。

8、优选的,通过操控浮体封堵门的三维液压推进驱动装置来实现潜行式浮体封堵门在水中上下、前后、左右、前倾后仰、旋转等多个方向上的平稳运动。

9、优选的,所述水下可视化测控导向系统能够实时、准确反映浮体封堵门在水中的实际运动方向。

10、一种可远程监控的智能浮体封堵门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1、步骤一:浮体封堵门在岸边安装组装成整体,起吊设备将封堵门放至水中,操控电子控制阀门进行封堵门水中直立翻转,并从下往上一节一节给充水舱充水,调整至封堵门姿态偏正浮力状态,使其下沉;

12、步骤二:利用三维液压推进驱动装置、水下可视化测控导向系统、操纵系统等设备实现浮体封堵门在深水中的三维推进,并在一段距离内自动寻找给定泄洪洞位置,根据洞口位置实现浮体封堵门的水下自动对中,与洞口贴合实现封堵,全程记录相关数据,并实时上传给水面;

13、步骤三:最后,浮体封堵门完成封堵任务后,进行充水平压,在满足一定条件下自动离底上浮,并在上游水域内完成由水中直立状态调整为水面平卧状态,拆卸相关设备后完成撤离。

14、鉴于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5、(一)、本申请中,通过操控浮体封堵门三维液压推进驱动装置来实现潜行式浮体封堵门在水中上下、前后、左右、前倾后仰、旋转等多个方向上的平稳运动,且水中运动速度不会造成对水下结构物或封堵门自身结构的损害。

16、(二)、本申请中,水下可视化测控导向系统能够实时、准确反映浮体封堵门在水中的实际运动方向,以及可能出现的倾斜情况,并能够清晰地观察到浮体封堵门上随形水封橡胶与模拟洞口的贴合密封情况。

17、(三)、本申请中,对相似的不同水库泄洪洞水下封堵提供技术支撑,浮体封堵门可以多次重复利用,节约成本,体现了经济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远程监控的智能浮体封堵门,其特征在于:包括浮体闸门结构、三维液压推进驱动装置、水下可视化测控导向系统以及水面综合控制系统(15),所述浮体闸门结构由多节门叶(1)通过螺栓连接组装而成,且门叶(1)间采用节间止水,所述浮体闸门结构内设有密封舱(2)、充水舱(3)、止水密封橡胶带(4)和充排水管路(5),用于浮力调节,所述止水密封橡胶带(4)固定在舱与管路的连接处,所述浮体闸门结构上安装独立的三维液压推进驱动装置,所述水下可视化测控导向系统安装在浮体闸门结构的背面,且水下可视化测控导向系统与水面综合控制系统(15)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远程监控的智能浮体封堵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排水管路(5)与充水舱(3)连接,通过充排水管路(5)向充水舱(3)注水,待闸门全部充水舱(3)充满水,使其下沉封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远程监控的智能浮体封堵门,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液压推进驱动装置包括水下电/液压源(6)、液压推进器(7)、液压马达(8)、螺旋桨(9)和控制调节器(10),所述水下电/液压源(6)、液压推进器(7)、液压马达(8)均安装在浮体闸门结构的上端,且水下电/液压源(6)为液压推进器(7)、液压马达(8)、螺旋桨(9)和控制调节器(10)供电使用,所述螺旋桨(9)安装在浮体闸门结构的正面,所述控制调节器(10)安装在浮体闸门结构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远程监控的智能浮体封堵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下可视化测控导向系统包括水下摄像头(11)、测量电视(12)、探测声呐(13)和传输电缆(14),所述水下摄像头(11)、测量电视(12)、探测声呐(13)均安装在浮体闸门结构的背面,所述传输电缆(14)将控制调节器(10)与水面综合控制系统(15)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远程监控的智能浮体封堵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面综合控制系统(15)包括控制室、供配电、操纵控制柜、计算机软硬件及数据采集系统、视频墙监视、全程数字记录。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远程监控的智能浮体封堵门,其特征在于:通过操控浮体封堵门的三维液压推进驱动装置来实现潜行式浮体封堵门在水中上下、前后、左右、前倾后仰、旋转等多个方向上的平稳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远程监控的智能浮体封堵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下可视化测控导向系统能够实时、准确反映浮体封堵门在水中的实际运动方向。

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一种可远程监控的智能浮体封堵门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远程监控的智能浮体封堵门,其特征在于:包括浮体闸门结构、三维液压推进驱动装置、水下可视化测控导向系统以及水面综合控制系统(15),所述浮体闸门结构由多节门叶(1)通过螺栓连接组装而成,且门叶(1)间采用节间止水,所述浮体闸门结构内设有密封舱(2)、充水舱(3)、止水密封橡胶带(4)和充排水管路(5),用于浮力调节,所述止水密封橡胶带(4)固定在舱与管路的连接处,所述浮体闸门结构上安装独立的三维液压推进驱动装置,所述水下可视化测控导向系统安装在浮体闸门结构的背面,且水下可视化测控导向系统与水面综合控制系统(15)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远程监控的智能浮体封堵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排水管路(5)与充水舱(3)连接,通过充排水管路(5)向充水舱(3)注水,待闸门全部充水舱(3)充满水,使其下沉封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远程监控的智能浮体封堵门,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液压推进驱动装置包括水下电/液压源(6)、液压推进器(7)、液压马达(8)、螺旋桨(9)和控制调节器(10),所述水下电/液压源(6)、液压推进器(7)、液压马达(8)均安装在浮体闸门结构的上端,且水下电/液压源(6)为液压推进器(7)、液压马达(8)、螺旋桨(9)和控制调节器(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查荣瑞李小冬李黎张鹏程品徐小坤郭锐刘海波张岗徐剑苏武华张巍明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