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变电源缓冲保护机构和逆变电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67654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4 15:31
本申请提供一种逆变电源缓冲保护机构和逆变电源,涉及逆变电源技术领域,包括安装座、缓冲保护组件和散热组件,所述安装座安装于逆变电源的外侧,所述安装座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缓冲保护组件与所述安装座相连,所述缓冲保护组件具有供所述逆变电源容置的缓冲保护通道,所述缓冲保护通道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散热组件与所述安装座相连,所述散热组件、所述安装座与所述缓冲保护组件共同构成供所述逆变电源散热的散热通道,所述散热通道位于所述缓冲保护通道外侧并与所述缓冲保护通道连通。本申请能够对逆变电源进行保护,降低发生碰撞时对逆变电源造成的损伤,确保逆变电源内部部件正常工作,也便于逆变电源的散热,保证逆变电源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逆变电源,尤其涉及一种逆变电源缓冲保护机构和逆变电源


技术介绍

1、利用晶闸管电路把直流电转变成交流电,这种对应于整流的逆向过程,定义为逆变,而逆变电源作为直流转换为交流的电源,因其具有体积小、效率高、响应速度快等优势广泛地应用于电力、通讯、汽车、工业设备、太阳能及风能发电等领域。

2、相关技术中,逆变电源通常仅靠自身壳体保护其内部部件,在外界环境对壳体产生碰撞时,壳体容易被损伤破坏,以致影响其内部部件的正常工作,降低了逆变电源的使用寿命,同时增加了维修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2、为此,本技术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一种逆变电源缓冲保护机构,该逆变电源缓冲保护机构能够对逆变电源进行保护,以降低发生碰撞时对逆变电源造成的损伤,确保逆变电源内部部件正常工作,同时也便于逆变电源的散热,保证了逆变电源的使用寿命。

3、本技术另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逆变电源。

4、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逆变电源缓冲保护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逆变电源缓冲保护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电源缓冲保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有两个,两个所述安装座沿第二方向相对应分设所述逆变电源的两侧,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逆变电源缓冲保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通道包括分设所述缓冲保护通道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侧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以及位于所述缓冲保护通道的上方并连通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的第三通道,所述支撑板与所述缓冲保护组件间隔开,两个所述底板、两个所述支撑板和所述缓冲保护组件共同构成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

4.根据权利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逆变电源缓冲保护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电源缓冲保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有两个,两个所述安装座沿第二方向相对应分设所述逆变电源的两侧,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逆变电源缓冲保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通道包括分设所述缓冲保护通道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侧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以及位于所述缓冲保护通道的上方并连通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的第三通道,所述支撑板与所述缓冲保护组件间隔开,两个所述底板、两个所述支撑板和所述缓冲保护组件共同构成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逆变电源缓冲保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遮挡网板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依次排列并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遮挡网、顶板和第二遮挡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逆变电源缓冲保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沿所述第一方向贯穿所述支撑板,所述卡槽成型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散热组件还包括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在所述第二方向的尺寸大于所述卡槽的槽宽,所述限位块抵靠在所述第一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建康郭耀先于江洲胡永清刘承富王安爱杨永忠高健张勋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