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多头同芯绕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01298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15:34
本技术涉及电缆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电缆多头同芯绕包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有转盘,所述转盘的左侧安装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为回形设计,所述安装架的上表面与下表面均旋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内端均通过轴承安装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为中空设计,所述限位环的内壁均安装有滚珠,所述限位环的两侧均安装有油箱,所述油箱与限位环之间均安装有进油管。通过旋转螺纹杆能够带动限位环进行移动,限位环移动将会靠近芯线的表面,通过滚珠对芯线进行限位,油箱通过进油管能够将润滑油注入限位环中,滚珠在滚动时能够与润滑油接触,从而较少滚珠与芯线之间的摩擦力,防止芯线表面因磨损发生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缆,具体为一种电缆多头同芯绕包装置


技术介绍

1、电缆用以传输信息和实现电磁能转换的线材产品。广义的电线电缆亦简称为电缆,狭义的电缆是指绝缘电缆,它可定义为:由下列部分组成的集合体;一根或多根绝缘线芯,以及它们各自可能具有的包覆层,总保护层及外护层,电缆亦可有附加的没有绝缘的导体。

2、现有的电缆同芯需要在表面包覆不同的材料,在绕包时一般采用带状的纸带、云母带、无碱玻璃纤维带、无纺布、塑料带等,线状的棉纱、丝等纤维材料;

3、在对电缆的线芯进行绕包时,需要对电缆的两根线芯进行同心布置,在布置时需要将两根线芯穿过绕包盘的开槽中,再对线芯进行限位处理。但是限位块需要与线芯进行接触才能实现牢靠限位,传统方式线芯在移动时就会与限位块产生静摩擦,摩擦力很大,会阻扰线芯的移动,同时在摩擦时也会对线芯的表面造成破坏。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缆多头同芯绕包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p>

3、(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缆多头同芯绕包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设有转盘(2),所述转盘(2)的左侧安装有安装架(3),所述安装架(3)为回形设计,所述安装架(3)的上表面与下表面均旋接有螺纹杆(4),所述螺纹杆(4)的内端均通过轴承安装有限位环(5),所述限位环(5)为中空设计,所述限位环(5)的内壁均安装有滚珠(6),所述限位环(5)的两侧均安装有油箱(7),所述油箱(7)与限位环(5)之间均安装有进油管(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多头同芯绕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右侧安装有固定板(9),所述固定板(9)的左侧安装有第一电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多头同芯绕包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设有转盘(2),所述转盘(2)的左侧安装有安装架(3),所述安装架(3)为回形设计,所述安装架(3)的上表面与下表面均旋接有螺纹杆(4),所述螺纹杆(4)的内端均通过轴承安装有限位环(5),所述限位环(5)为中空设计,所述限位环(5)的内壁均安装有滚珠(6),所述限位环(5)的两侧均安装有油箱(7),所述油箱(7)与限位环(5)之间均安装有进油管(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多头同芯绕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右侧安装有固定板(9),所述固定板(9)的左侧安装有第一电机(10),所述第一电机(10)的转子同轴安装有第一齿轮(11),所述第一齿轮(11)的上表面啮合有第二齿轮(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缆多头同芯绕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齿轮(12)的安装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丽娜
申请(专利权)人:东沪电缆东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