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舷侧锥形结构的极地漂流船型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舷侧锥形结构的极地漂流船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1189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15: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舷侧锥形结构的极地漂流船型,所述船型的船体包括:主船体结构区域,沿船长方向的投影设置于船底部;中横剖面投影中,舷侧从舭部开始向外偏折;锥形结构区域,沿船长方向投影设置于主船体结构区域以上;中横剖面投影中,舷侧从主船体结构区域上端开始向内偏折;干舷外板区域,沿船长方向投影设置于锥形结构区域以上;中横剖面投影,舷侧从锥形结构区域上端开始垂直向上;所述锥形结构区域与主船体结构区域在舷侧构成锥形凸出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解决了漂流站在重冰区长期漂流过程中,主船体为不被冰雪挤出冰层所造成的稳性丧失,本发明专利技术在破冰航行过程中,减少了船侧和船底与碎冰的接触,降低了船体受损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船舶设计制造的,具体涉及一种舷侧锥形结构的极地漂流船型


技术介绍

1、极寒地区冰况复杂,冰的分布和厚度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在冬季,极地漂流站在重冰区长期漂流时,冰雪会在船体外板上覆盖和堆积,当冰雪在水线面与船体接触且不断生长,冰雪会缓慢地把漂流站向上托起,致使漂流站稳性丧失。到了夏季,当极地漂流站在冰区航行时,需借助船体自身的重量和速度向下挤压来实现破冰,但这种向下挤压破冰的方式会使碎冰与船体直接接触,导致碎冰直接撞击船体侧面和底部,增加船体受损风险。综上所述,极地漂流站受到极地环境和冰层变化的影响,传统的破冰线型无法保证漂流站漂流航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使漂流站在重冰区长期漂流过程中,主船体为不被冰雪挤出冰层所造成的稳性丧失,以及漂流站在破冰航行过程中,如何减少船侧和船底与碎冰的接触,降低船体受损风险的技术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舷侧锥形结构的极地漂流船型,所述船型的船体包括:

4、主船体结构区域,沿船长方向的投影设置于船底部;中横剖面投影中,舷侧从舭部开始向外偏折;

5、锥形结构区域,沿船长方向投影设置于主船体结构区域以上;中横剖面投影中,舷侧从主船体结构区域上端开始向内偏折;

6、干舷外板区域,沿船长方向投影设置于锥形结构区域以上;中横剖面投影,舷侧从锥形结构区域上端开始垂直向上;

7、所述锥形结构区域与主船体结构区域在舷侧构成锥形凸出结构;所述锥形结构区域与主船体结构区域的交界处、即锥形凸出结构的最凸出处为折角点。

8、优选地,所述锥形凸出结构在中横剖面投影中的宽度占船体半宽的5~10%。

9、优选地,所述锥形凸出结构沿船长方向的长度为船体总长的30~60%。

10、优选地,所述折角点位于型深的40~80%处。

11、优选地,所述船型的冰带区域全部位于所述锥形结构区域。

12、优选地,所述折角点位于冰带区域以下。

13、优选地,在中横剖面投影中,所述主船体结构区域的舷侧从舭部开始向外偏折形成下折线,所述锥形结构区域的舷侧从主船体结构区域上端开始向内偏折形成上折线。

14、更优选地,所述下折线与主船体结构区域的底部之间为相切过渡结构;所述上折线与干舷外板区域之间为相切过渡结构。

15、更优选地,所述折角点所在的沿船高方向的直线,其与下折线之间的下夹角的取值范围为5°~20°。

16、更优选地,所述折角点所在的沿船高方向的直线,其与上折线之间的上夹角的取值范围为5°~10°。

17、本专利技术的舷侧锥形结构设计可以提高船舶稳定性和安全性。舷侧锥形结构上折线侧板,从下至上向内偏折,冰带区域始终与船体结构形成大于90°的夹角,使得冰雪覆盖保持向上向外的生长,保证主船体不被冰雪挤出冰层。在此之外,依靠冰雪的重量形成一定压载用,可以增加船舶稳性。在破冰作业时,上折线侧板从下至上向内偏折设计,可以使碎冰随着上折线的方向向外排冰,结合下折线侧板从上至下向内偏折的设计,可以有效保护船侧和船底不被碎冰撞击,降低船体受损风险。折角点设置在冰带区域以下,可以防止破冰挤压对折角点处的结构抨击损伤。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舷侧锥形结构的极地漂流船型,其特征在于,所述船型的船体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舷侧锥形结构的极地漂流船型,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凸出结构(4)在中横剖面投影中的宽度占船体半宽的5~1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舷侧锥形结构的极地漂流船型,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凸出结构(4)沿船长方向的长度为船体总长的30~6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舷侧锥形结构的极地漂流船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折角点(8)位于型深(9)的40~80%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舷侧锥形结构的极地漂流船型,其特征在于,所述船型的冰带区域(10)全部位于所述锥形结构区域(2)。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舷侧锥形结构的极地漂流船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折角点(8)位于冰带区域以下。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舷侧锥形结构的极地漂流船型,其特征在于,在中横剖面投影中,所述主船体结构区域(3)的舷侧从舭部(5)开始向外偏折形成下折线(6),所述锥形结构区域(2)的舷侧从主船体结构区域(3)上端开始向内偏折形成上折线(7)。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舷侧锥形结构的极地漂流船型,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折线(6)与主船体结构区域(3)的底部之间为相切过渡结构;所述上折线(7)与干舷外板区域(1)之间为相切过渡结构。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舷侧锥形结构的极地漂流船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折角点(8)所在的沿船高方向的直线,其与下折线(6)之间的下夹角(11)的取值范围为5°~20°。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舷侧锥形结构的极地漂流船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折角点(8)所在的沿船高方向的直线,其与上折线(7)之间的上夹角(12)的取值范围为5°~1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舷侧锥形结构的极地漂流船型,其特征在于,所述船型的船体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舷侧锥形结构的极地漂流船型,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凸出结构(4)在中横剖面投影中的宽度占船体半宽的5~1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舷侧锥形结构的极地漂流船型,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凸出结构(4)沿船长方向的长度为船体总长的30~6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舷侧锥形结构的极地漂流船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折角点(8)位于型深(9)的40~80%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舷侧锥形结构的极地漂流船型,其特征在于,所述船型的冰带区域(10)全部位于所述锥形结构区域(2)。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舷侧锥形结构的极地漂流船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折角点(8)位于冰带区域以下。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舷侧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窦晓亮吴刚张东江吴俊胡始弘蒋武杰于海龙张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八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