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美昌专利>正文

一种塑料圆织机的梭船及运行轨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1138 阅读:2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塑料机械领域,特别是一种塑料圆织机的梭船及运行轨道结构,包括有:下门圈、外侧下梭轮、外侧上梭轮、上门圈、梭船体、内侧上梭轮、内侧下梭轮,其特征是所述上门圈的下沿设计成双锥面,下门圈的上沿设计为双锥面,梭船安装在上下门圈之间,梭船上安装有6-8只梭轮,分布在梭船体的两侧,分两层分布,其中4只梭轮与上下门圈组成的内八字型梭轮运行轨道滚动接触,承载整梭运行的离心力,另2-4只梭轮与上下门圈组成的外八字型梭轮运行轨道滚动接触,防止飞梭的发生,本发明专利技术克服了目前使用的圆织机上的梭船及运行轨道结构存在着的种种缺陷,运行稳定故障少,噪音低,易损件少费用低且节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塑料圆织机领域,特别是一种塑料圆织机的梭船及运行轨道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制造使用塑料圆织机的梭船及运行轨道结构有四种类型,一种是依靠 梭船上的4只梭轮在上下门圈锥面跑道上运行;第2种是利用梭船上的4只梭轮在上下 门圈平面阶梯型跑道上运行防飞梭,依靠梭底板在上下门圈之间的柵门轨道上滑动摩擦运 行;第3种是利用梭船上的4只梭轮在上下门圈平面阶梯型跑道上运行防飞梭,依靠梭底板 在上下门圈之间的滚柱轨道上滚动摩擦运行;第4种是利用梭船上的4只梭轮在上下门圈 平面阶梯型跑道上运行防飞梭,依靠梭底3-4只滚轮在上下门圈之间的柵门轨道上滚动摩 擦运行;这4种类型结构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断丝、飞梭、噪音大、易损件多、电耗高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塑料圆织机的梭船及运行轨道结构。 可以有效防止飞梭的发生,降低噪音,减少断丝故障提高工效,减少易损件降低费用,可以 节能降耗。一种塑料圆织机的梭船及运行轨道结构,包括有下门圈、外侧下梭轮、外侧上梭 轮、上门圈、梭船体、内侧上梭轮、内侧下梭轮、其特征是所述上门圈的下沿设计成双锥面, 下门圈的上沿设计为双锥面,上门圈的内锥面和下门圈的内锥面组成内八字型的一组梭轮 运行轨道,上门圈的外锥面和下门圈的外锥面组成外八字型的另一梭轮组运行轨道,梭船 体安装在上下门圈之间,梭船体上安装有6只、7只、或8只梭轮,分布在梭船体的两侧,分两 层分布,其中2只内侧下梭轮与下门圈的内锥面滚动接触,2只内侧上梭轮与上门圈的内锥 面滚动接触,另1只或2只外侧下梭轮与下门圈外锥面滚动接触,1只或2只外侧上梭轮与 上门圈外锥面滚动接触,。作为优选,所述的一种塑料圆织机的梭船及运行轨道结构,其特征是所述上下门 圈的内锥面斜度为15-30度,上下门圈的外锥面斜度为0-20度,当外锥面斜度为0度或接 近0度时,在内锥面与外锥面之间设计有台阶。作为优选,所述的一种塑料圆织机的梭船及运行轨道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梭船 体上的梭轮,2只内侧下梭轮安装在梭船体的一侧斜面上,此斜面斜度与下门圈的内锥面斜 度垂直成90度,2只内侧上梭轮安装在梭船体的另一侧斜面上,此斜面斜度与上门圈的内 锥面斜度垂直成90度。作为优选,所述的一种塑料圆织机的梭船及运行轨道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梭船 上的梭轮,1只或2只外侧下梭轮安装在梭船体的一侧斜面或平面上,梭轮外周面斜度与下 门圈的外锥面斜度相同且滚动接触,另1只或2只外侧上梭轮安装在摆臂上,摆臂紧固安 装在梭船的另一侧斜面或平面上,梭轮外圆周面斜度与上门圈的外锥面斜度相同且滚动接 触。作为优选,所述的一种塑料圆织机的梭船及运行轨道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梭船上的梭轮,特别是与上门圈的外锥面斜面滚动接触的1只或2只外侧的上梭轮设计为偏心 轮。作为优选,所述的一种塑料圆织机的梭船及运行轨道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梭船, 在上下门圈之间均布有4只、6只、8只、12只梭船,圆织机主轴每转一圈,编织物上相对形成 4根、6根、8根、12根纬丝。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由于上门圈的下沿设计成双锥面,下门圈的上沿设计为双锥 面,上门圈的内锥面和下门圈的内锥面组成内八字型的一组梭轮运行轨道,使2只内侧上 梭轮和2只内侧下梭轮在此轨道上运行来承载整梭运行的离心力,上门圈的外锥面和下门 圈的外锥面组成外八字型的另一梭轮组运行轨道,使1只或2只外侧下梭轮和1只或2只 外侧上梭轮在此轨道上运行能有效防止飞梭的发生。从而可以降低噪音,减少断丝故障提 高工效,减少易损件降低费用,可以节能降耗。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种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2是本专利技术第二种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3是本专利技术第三种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4是本专利技术第一种的另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5是本专利技术第一种的又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祥细说明实施例参照图1,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种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1-下门圈、2-外侧下梭 轮、3-外侧上梭轮、4-上门圈、5-梭船体、6-内侧上梭轮、7-内侧下梭轮,一种塑料圆织机 的梭船及运行轨道结构,其特征是所述上门圈4的下沿设计成双锥面,下门圈1的上沿设计 为双锥面,上门圈4的内锥面和下门圈1的内锥面组成内八字型的一组梭轮运行轨道,上门 圈4的外锥面和下门圈1的外锥面组成外八字型的另一梭轮组运行轨道,梭船体5安装在 上下门圈之间,上下门圈之间的距离有定位装置固定定位,梭船体5上安装有8只梭轮,分 布在梭船体的两侧,分两层分布,其中2只内侧下梭轮7与下门圈1的内锥面滚动接触,2只 内侧上梭轮6与上门圈4的内锥面滚动接触,2只外侧下梭轮2与下门圈1外锥面滚动接 触,2只外侧上梭轮3可用摆臂8调节到与上门圈4外锥面滚动接触;所述上下门圈内锥面 斜度为15-30度,上下门圈外锥面斜度为0-20度。参照图2,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种实施例一个结构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到下门 圈的外锥面为平面,即外锥面为0度时的情形,此种结构在内锥面与外平面之间设计有台 阶,上门圈结构一样,2只外侧下梭轮2与下门圈1外平面滚动接触,2只外侧上梭轮3可用 摆臂8调节到与上门圈4外平面滚动接触,台阶可以有效防止飞梭的发生。参照图3,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种实施例一个结构示意图,上下门圈的结构与第一 种即如图一样,也可以设计为外锥面为平面,即外锥面为0度时的情形,但2只外侧上梭轮 3不采用摆臂8调节而采用如图的偏心轮调节到与上门圈4外锥滚动接触。参照图4,图4是本专利技术第一种实施例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到除 了梭船体上少了一个外侧下梭轮外,其余结构与第一种第一个实施例的结构一样。 参照图5,图5是本专利技术第一种的又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到除 了梭船体上少了一个外侧下梭轮和一个外侧上梭轮外,其余结构与第一种第一个实施例的结构一样。参照图1-图5,2只内侧下梭轮7安装在梭船体5的一侧斜面上,此斜面斜度与下 门圈1的内锥面斜度垂直成90度,2只内侧上梭轮6安装在梭船体5的另一侧斜面上,此 斜面斜度与上门圈4的内锥面斜度垂直成90度,从而使2只内侧下梭轮7始终与下门圈1 的内锥面斜度垂直成90度运行,2只内侧上梭轮6始终与上门圈4的内锥面斜度垂直成90 度运行,从而使梭轮处于受力最佳状态,可提高梭轮的使用寿命;从图1-图5这几个实施例 中可以看到上下门圈上均布的是6只梭船,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均布4只、6只、8只、12只梭 船,使圆织机每转一圈,编织物上相对形成4根、6根、8根、12根纬丝,可提高工作效率和满 足不同幅宽编织物的需要。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塑料圆织机的梭船及运行轨道结构,当设备运 转时,由于上门圈4的下沿设计成双锥面,下门圈1的上沿设计为双锥面,上门圈4的内锥 面和下门圈1的内锥面组成内八字型的一组梭轮运行轨道,使2只内侧上梭轮6和2只内 侧下梭轮7在此轨道上运行来承载整梭运行的离心力,上门圈4的外锥面和下门圈1的外 锥面组成外八字型的另一梭轮组运行轨道,使1只或2只外侧下梭轮2和1只或2只外侧 上梭轮3在此轨道上运行能有效防止飞梭的发生。从而可以降低噪音,减少断丝故障提高 工效,减少易损件降低费用,可以节能降耗。权利要求一种塑料圆织机的梭船及运行轨道结构,包括有下门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塑料圆织机的梭船及运行轨道结构,包括有:下门圈、外侧下梭轮、外侧上梭轮、上门圈、梭船体、内侧上梭轮、内侧下梭轮,其特征是所述上门圈的下沿设计成双锥面,下门圈的上沿设计为双锥面,上门圈的内锥面和下门圈的内锥面组成内八字型的一组梭轮运行轨道,上门圈的外锥面和下门圈的外锥面组成外八字型的另一梭轮组运行轨道,梭船体安装在上下门圈之间,梭船体上安装有6只、7只、或8只梭轮,分布在梭船体的两侧,分两层分布,其中2只内侧下梭轮与下门圈的内锥面滚动接触,2只内侧上梭轮与上门圈的内锥面滚动接触,另1只或2只外侧下梭轮与下门圈外锥面滚动接触,1只或2只外侧上梭轮与上门圈外锥面滚动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美昌陈崇锡周传对
申请(专利权)人:黄美昌陈崇锡周传对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