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涡流纺牵伸设备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涡流纺牵伸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10437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15: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纤维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提供一种涡流纺牵伸设备。该涡流纺牵伸设备包括安装板、聚拢组件、加热组件、牵伸组件及成型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运用安装板及聚拢组件对并条的纤维进行挤压、压缩并进行扭转挤压,使得纤维得到初步的纤维凝聚成型,确保纤维的均匀性和稳定性的同时增加了纤维束的密度、减小空隙,使纤维更加紧凑,同时运用安装板、聚拢组件、加热组件、牵伸组件及成型组件对纤维进行多点、均匀、匀速地加热牵拉,有效地改善了纤维的牵伸性能和均匀度,使得纤维的分子排列更加均匀,提高了纤维的拉伸性能和延伸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纤维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提供一种涡流纺牵伸设备


技术介绍

1、涡流纺是利用空气涡流作用使开松成单根状态的纤维凝聚和加拈成纱的方法,由于用涡流代替机械的加拈和凝聚作用而不需要回转的机件,因而结构简单,纺纱速度较高,一般可比环锭纺纱高6~7倍。

2、在传统的牵伸装置中,是经罗拉牵伸装置牵伸后的纤维束从前罗拉钳口输出,随后在纺纱喷嘴入口处轴向气流的作用下沿螺旋形的纤维导引通道进入纺纱喷嘴。然而由于涡流纺仅能在进行拉伸后利用轴向气流对多个纤维进行加捻操作,当在拉伸的过程中出现纤维束的粗细不均匀或改变了纤维束直径时,将使得缠绕效果极不稳定,无法保证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涡流纺牵伸设备,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2、一种涡流纺牵伸设备,包括安装板、聚拢组件、加热组件、牵伸组件及成型组件,安装板一端固定安装于邻近涡流纺设备一端且与涡流纺设备的纺纱喷嘴相对设置,聚拢组件侧壁固定安装于安装板外侧侧壁中部邻近涡流纺设备一端,加热组件侧壁固定安装于安装板外侧侧壁中部另一端,且加热组件与聚拢组件相对设置,牵伸组件顶部固定安装于安装板外侧侧壁底部,成型组件的底面固定安装于牵伸组件顶部远离聚拢组件一端及安装板中部远离涡流纺设备一端,且成型组件与加热组件相对设置。

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聚拢组件包括聚拢外壳、聚拢驱动电机、聚拢传动元件及聚拢元件,聚拢外壳内侧侧壁固定安装于安装板外侧侧壁中部邻近涡流纺设备一端,聚拢外壳内部中空形成有中空腔体,中空腔体一端凸设有分隔板,使得中空腔体由内向外分隔形成有控制腔体及聚拢腔体,聚拢外壳远离涡流纺设备一端中部凸设有电机安装台,聚拢驱动电机固定安装于电机安装台中,聚拢传动元件转动地安装于聚拢腔体中,聚拢元件安装于控制腔体及聚拢腔体中。

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控制腔体外侧侧壁上下两端均贯穿开设第一弧形滑槽,控制腔体外侧侧壁中部贯穿开设有控制滑槽,两个第一弧形滑槽及控制滑槽均与聚拢腔体相连通,聚拢腔体外侧侧壁上下两端均贯穿开设第二弧形滑槽,且两个第二弧形滑槽分别与两个第一弧形滑槽相对设置,聚拢腔体外侧侧壁远离涡流纺设备一端分别贯穿凹设有两个第一转动孔,聚拢腔体聚拢外壳远离涡流纺设备一端中部贯穿凹设有预设槽,两个第一转动孔呈上下对称设置。

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聚拢传动元件包括聚拢传动元件包括第一转动轴、两个第二转动轴、两个收紧轮、定位台及第一旋紧管,第一转动轴一端与聚拢驱动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第一转动轴另一端凸设有第一锥齿轮,两个第二转动轴一端分别转动地安装于聚拢腔体内侧侧壁一端的顶部及底部,两个第二转动轴中部转动地安装于两个第一转动孔中,两个第二转动轴另一端与两个收紧轮固定连接,第一转动轴底部与两个第二转动轴底部之间分别套设有第一传动带,以实现传动连接,定位台内侧固定安装于安装板外侧侧壁中部且位于两个收紧轮之间,第一旋紧管一端转动地安装于定位台外侧,且第一旋紧管内部凹设有螺旋形的引导成型孔,第一旋紧管另一端外壁凸设有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连接。

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聚拢元件包括两个第三转动轴、两个聚拢轮、调节气缸、滑移轮及两个调节杆,两个第三转动轴一端分别安装于两个第一弧形滑槽中,两个第三转动轴中部分别安装于两个第二弧形滑槽中,两个第三转动轴另一端分别与两个聚拢轮固定连接,且两个第三转动轴与两个第二转动轴底部之间分别套设有第二传动带,以实现传动连接,调节气缸固定安装于控制腔体远离涡流纺设备一端,滑移轮中部滑动地安装于控制滑槽中,滑移轮一端与调节气缸输出轴端固定连接,滑移轮另一端与两个调节杆一端转动连接,两个调节杆一端分别与两个第三转动轴底端转动连接。

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加热组件包括加热安装板、四个轴承座、驱动电机、两个导线管座及四个加热辊轮,加热安装板内侧侧壁固定安装于安装板外侧侧壁中部,加热安装板内侧侧壁中部贯穿凹设有安装孔,四个轴承座分别对称安装于加热安装板外侧侧壁四个角部处,驱动电机固定安装于安装孔中,且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凸设有主动齿轮,两个导线管座内侧侧壁分别固定安装于加热安装板外侧侧壁两端,两个导线管座一侧侧壁均贯穿凹设有第一导向孔,且两个第一导向孔相对设置,四个加热辊轮分别转动地安装于四个轴承座中,且四个轴承座内侧侧壁均设有从动齿轮,且位于同一端的两个从动齿轮啮合连接,位于底部的两个从动齿轮分别与主动齿轮的两端啮合连接。

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牵伸组件包括牵伸气缸、夹头座、固定座、滑移座、滑动柱及螺旋柱,牵伸气缸固定安装于安装板外侧侧壁底部,夹头座底部固定安装于牵伸气缸输出轴上,夹头座顶部凸设有夹头过度板,夹头过度板一端贯穿凹设有导线孔,导线孔内设置有第二卡夹,导线孔与第一导向孔相对设置,固定座内侧侧壁固定安装于安装板外侧侧壁中部远离涡流纺设备一端,固定座端壁顶部贯穿凹设有第一滑移孔,固定座端壁底部贯穿凹设有第一螺旋孔,滑动柱一端滑动地安装于第一滑移孔中,滑动柱另一端固定安装于夹头座端壁顶部,螺旋柱一端安装于第一螺旋孔中,螺旋柱另一端转动地安装于夹头座端壁底部,滑移座端壁顶部及底部分别贯穿凹设有第二滑移孔及第二螺旋孔,滑移座通过第二滑移孔及第二螺旋孔安装于滑动柱及螺旋柱中部,且第二螺旋孔中还设置有啮合控制器。

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成型组件包括运动固定板、成型安装板、分拨元件及两个成型元件,运动固定板底面固定安装于滑移座顶面,运动固定板顶面中部凸设有夹持座,夹持座中部贯穿凹设有夹固孔,夹固孔内设置有第一卡夹,运动固定板顶面两侧分别凸设有第一滑轨,第一滑轨长度方向与安装板长度方向相同,两个第一滑轨上均设置有第一滑块,两个第一滑块顶部分别与成型安装板顶面两侧固定连接,成型安装板顶面邻近牵伸气缸一侧凸设有连接柱,成型安装板底面远离涡流纺设备一端两侧分别凸设有第二滑轨,且两个第二滑轨分别位于夹头过度板两侧,第二滑轨长度方向与第一滑轨长度方向垂直设置,运动固定板顶面邻近牵伸气缸一侧设置有拉伸气缸,拉伸气缸输出轴与连接柱顶端固定连接,分拨元件分别安装于成型安装板中,两个成型元件分别滑动地安装于两个第二滑轨中。

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分拨元件包括分拨气缸、第一拨杆、第二拨杆及拨杆转轴,分拨气缸固定安装于成型安装板远离拉伸气缸一端,第一拨杆一端转动地安装于分拨气缸输出轴上,第一拨杆中部转动地安装于成型安装板顶面远离拉伸气缸一端角部处,拨杆转轴底部滑动地安装于成型安装板顶面远离涡流纺设备一端中部,第一拨杆另一端转动地于拨杆转轴中部,第二拨杆一端滑动地于拨杆转轴顶部,第二拨杆另一端转动地安装于成型安装板顶面邻近拉伸气缸一端角部处,且第二拨杆另一端凸设有第一从动拨杆,第一拨杆中部凸设有第二从动拨杆。

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两个成型元件呈对称设置,每个成型元件包括滑移挤兑块、两个成型头及剪断刀头,滑移挤兑块顶部一端滑动地安装于第二滑轨中,滑移挤兑块顶部另一端与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涡流纺牵伸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板(10)、聚拢组件(20)、加热组件(30)、牵伸组件(40)及成型组件(50),安装板(10)一端固定安装于邻近涡流纺设备一端且与涡流纺设备的纺纱喷嘴相对设置,聚拢组件(20)侧壁固定安装于安装板(10)外侧侧壁中部邻近涡流纺设备一端,加热组件(30)侧壁固定安装于安装板(10)外侧侧壁中部另一端,且加热组件(30)与聚拢组件(20)相对设置,牵伸组件(40)顶部固定安装于安装板(10)外侧侧壁底部,成型组件(50)的底面固定安装于牵伸组件(40)顶部远离聚拢组件(20)一端及安装板(10)中部远离涡流纺设备一端,且成型组件(50)与加热组件(30)相对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流纺牵伸设备,其特征在于:聚拢组件(20)包括聚拢外壳(21)、聚拢驱动电机(22)、聚拢传动元件(23)及聚拢元件(24),聚拢外壳(21)内侧侧壁固定安装于安装板(10)外侧侧壁中部邻近涡流纺设备一端,聚拢外壳(21)内部中空形成有中空腔体,中空腔体一端凸设有分隔板(211),使得中空腔体由内向外分隔形成有控制腔体(212)及聚拢腔体(213),聚拢外壳(21)远离涡流纺设备一端中部凸设有电机安装台(217),聚拢驱动电机(22)固定安装于电机安装台(217)中,聚拢传动元件(23)转动地安装于聚拢腔体(213)中,聚拢元件(24)安装于控制腔体(212)及聚拢腔体(213)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涡流纺牵伸设备,其特征在于:控制腔体(212)外侧侧壁上下两端均贯穿开设第一弧形滑槽(219),控制腔体(212)外侧侧壁中部贯穿开设有控制滑槽(214),两个第一弧形滑槽(219)及控制滑槽(214)均与聚拢腔体(213)相连通,聚拢腔体(213)外侧侧壁上下两端均贯穿开设第二弧形滑槽(215),且两个第二弧形滑槽(215)分别与两个第一弧形滑槽(219)相对设置,聚拢腔体(213)外侧侧壁远离涡流纺设备一端分别贯穿凹设有两个第一转动孔(216),聚拢腔体(213)聚拢外壳(21)远离涡流纺设备一端中部贯穿凹设有预设槽(218),两个第一转动孔(216)呈上下对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涡流纺牵伸设备,其特征在于:聚拢传动元件(23)包括聚拢传动元件(23)包括第一转动轴(231)、两个第二转动轴(232)、两个收紧轮(233)、定位台(234)及第一旋紧管(235),第一转动轴(231)一端与聚拢驱动电机(22)输出轴固定连接,第一转动轴(231)另一端凸设有第一锥齿轮,两个第二转动轴(232)一端分别转动地安装于聚拢腔体(213)内侧侧壁一端的顶部及底部,两个第二转动轴(232)中部转动地安装于两个第一转动孔(216)中,两个第二转动轴(232)另一端与两个收紧轮(233)固定连接,第一转动轴(231)底部与两个第二转动轴(232)底部之间分别套设有第一传动带(236),以实现传动连接,定位台(234)内侧固定安装于安装板(10)外侧侧壁中部且位于两个收紧轮(233)之间,第一旋紧管(235)一端转动地安装于定位台(234)外侧,且第一旋紧管(235)内部凹设有螺旋形的引导成型孔,第一旋紧管(235)另一端外壁凸设有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涡流纺牵伸设备,其特征在于:聚拢元件(24)包括两个第三转动轴(241)、两个聚拢轮(242)、调节气缸(243)、滑移轮(244)及两个调节杆(245),两个第三转动轴(241)一端分别安装于两个第一弧形滑槽(219)中,两个第三转动轴(241)中部分别安装于两个第二弧形滑槽(215)中,两个第三转动轴(241)另一端分别与两个聚拢轮(242)固定连接,且两个第三转动轴(241)与两个第二转动轴(232)底部之间分别套设有第二传动带(247),以实现传动连接,调节气缸(243)固定安装于控制腔体(212)远离涡流纺设备一端,滑移轮(244)中部滑动地安装于控制滑槽(214)中,滑移轮(244)一端与调节气缸(243)输出轴端固定连接,滑移轮(244)另一端与两个调节杆(245)一端转动连接,两个调节杆(245)一端分别与两个第三转动轴(241)底端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涡流纺牵伸设备,其特征在于:加热组件(30)包括加热安装板(31)、四个轴承座(32)、驱动电机(33)、两个导线管座(34)及四个加热辊轮(35),加热安装板(31)内侧侧壁固定安装于安装板(10)外侧侧壁中部,加热安装板(31)内侧侧壁中部贯穿凹设有安装孔,四个轴承座(32)分别对称安装于加热安装板(31)外侧侧壁四个角部处,驱动电机(33)固定安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涡流纺牵伸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板(10)、聚拢组件(20)、加热组件(30)、牵伸组件(40)及成型组件(50),安装板(10)一端固定安装于邻近涡流纺设备一端且与涡流纺设备的纺纱喷嘴相对设置,聚拢组件(20)侧壁固定安装于安装板(10)外侧侧壁中部邻近涡流纺设备一端,加热组件(30)侧壁固定安装于安装板(10)外侧侧壁中部另一端,且加热组件(30)与聚拢组件(20)相对设置,牵伸组件(40)顶部固定安装于安装板(10)外侧侧壁底部,成型组件(50)的底面固定安装于牵伸组件(40)顶部远离聚拢组件(20)一端及安装板(10)中部远离涡流纺设备一端,且成型组件(50)与加热组件(30)相对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流纺牵伸设备,其特征在于:聚拢组件(20)包括聚拢外壳(21)、聚拢驱动电机(22)、聚拢传动元件(23)及聚拢元件(24),聚拢外壳(21)内侧侧壁固定安装于安装板(10)外侧侧壁中部邻近涡流纺设备一端,聚拢外壳(21)内部中空形成有中空腔体,中空腔体一端凸设有分隔板(211),使得中空腔体由内向外分隔形成有控制腔体(212)及聚拢腔体(213),聚拢外壳(21)远离涡流纺设备一端中部凸设有电机安装台(217),聚拢驱动电机(22)固定安装于电机安装台(217)中,聚拢传动元件(23)转动地安装于聚拢腔体(213)中,聚拢元件(24)安装于控制腔体(212)及聚拢腔体(213)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涡流纺牵伸设备,其特征在于:控制腔体(212)外侧侧壁上下两端均贯穿开设第一弧形滑槽(219),控制腔体(212)外侧侧壁中部贯穿开设有控制滑槽(214),两个第一弧形滑槽(219)及控制滑槽(214)均与聚拢腔体(213)相连通,聚拢腔体(213)外侧侧壁上下两端均贯穿开设第二弧形滑槽(215),且两个第二弧形滑槽(215)分别与两个第一弧形滑槽(219)相对设置,聚拢腔体(213)外侧侧壁远离涡流纺设备一端分别贯穿凹设有两个第一转动孔(216),聚拢腔体(213)聚拢外壳(21)远离涡流纺设备一端中部贯穿凹设有预设槽(218),两个第一转动孔(216)呈上下对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涡流纺牵伸设备,其特征在于:聚拢传动元件(23)包括聚拢传动元件(23)包括第一转动轴(231)、两个第二转动轴(232)、两个收紧轮(233)、定位台(234)及第一旋紧管(235),第一转动轴(231)一端与聚拢驱动电机(22)输出轴固定连接,第一转动轴(231)另一端凸设有第一锥齿轮,两个第二转动轴(232)一端分别转动地安装于聚拢腔体(213)内侧侧壁一端的顶部及底部,两个第二转动轴(232)中部转动地安装于两个第一转动孔(216)中,两个第二转动轴(232)另一端与两个收紧轮(233)固定连接,第一转动轴(231)底部与两个第二转动轴(232)底部之间分别套设有第一传动带(236),以实现传动连接,定位台(234)内侧固定安装于安装板(10)外侧侧壁中部且位于两个收紧轮(233)之间,第一旋紧管(235)一端转动地安装于定位台(234)外侧,且第一旋紧管(235)内部凹设有螺旋形的引导成型孔,第一旋紧管(235)另一端外壁凸设有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涡流纺牵伸设备,其特征在于:聚拢元件(24)包括两个第三转动轴(241)、两个聚拢轮(242)、调节气缸(243)、滑移轮(244)及两个调节杆(245),两个第三转动轴(241)一端分别安装于两个第一弧形滑槽(219)中,两个第三转动轴(241)中部分别安装于两个第二弧形滑槽(215)中,两个第三转动轴(241)另一端分别与两个聚拢轮(242)固定连接,且两个第三转动轴(241)与两个第二转动轴(232)底部之间分别套设有第二传动带(247),以实现传动连接,调节气缸(243)固定安装于控制腔体(212)远离涡流纺设备一端,滑移轮(244)中部滑动地安装于控制滑槽(214)中,滑移轮(244)一端与调节气缸(243)输出轴端固定连接,滑移轮(244)另一端与两个调节杆(245)一端转动连接,两个调节杆(245)一端分别与两个第三转动轴(241)底端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涡流纺牵伸设备,其特征在于:加热组件(30)包括加热安装板(31)、四个轴承座(32)、驱动电机(33)、两个导线管座(34)及四个加热辊轮(35),加热安装板(31)内侧侧壁固定安装于安装板(10)外侧侧壁中部,加热安装板(31)内侧侧壁中部贯穿凹设有安装孔,四个轴承座(32)分别对称安装于加热安装板(31)外侧侧壁四个角部处,驱动电机(33)固定安装于安装孔中,且驱动电机(33)的输出轴凸设有主动齿轮(3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路张仕成刘忠岩李丽丽刘忠磊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京正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