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调节活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09454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15:02
本技术公开一种自调节活塞,属于活塞支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调节活塞,包括安装在活塞腔内的活塞柱以及连接在所述活塞柱上的支撑板,所述活塞柱远离所述活塞腔的端部设置有球面凹槽,所述球面凹槽内活动设置有与所述球面凹槽的球面弧度一致的球面连接件,所述球面连接件连接有所述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面用于稳定支撑待支撑件。本技术通过在支撑板和活塞柱之间利用球面凹槽和球面连接件进行连接,能够在待支撑件发生偏转时自动调节球面凹槽和球面连接件之间的相对弯曲角度,避免了对活塞柱与活塞腔之间的配合磨损,能够提高自调节活塞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活塞支撑,特别是涉及一种自调节活塞


技术介绍

1、压光机是造纸生产线中决定纸张质量指标的关键设备,通过配置热辊和可控中高辊的软压光机可以满足不同纸种压光整饰的需要。其中,可控中高辊是软压光机中比较重要的部分,热辊和可控中高辊相对挤压,由于可控中高辊的表面包覆有复合材料,在热辊的挤压下会发生形变,从而使挤压部的半径减小,变形区的线速度减小,进而可控中高辊的挤压部会与热辊的挤压部发生相对滑动,从而对纸张进行压光。

2、可控中高辊的结构主要包括内部的芯轴以及转动套设在芯轴外的筒体,筒体上包覆有复合材料,筒体与芯轴转动连接。由于可控中高辊的长度较长,因此很容易在中部产生弯曲,从而造成两端与中部的压光效果不同,影响纸的质量,因此在芯轴和筒体之间会设置静压支承,从而避免筒体中部弯曲。

3、对于静压支承,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静压支承活塞,通过液压油控制支承的高度以调整筒体的弯曲情况,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105648828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可控中高辊,即采用了上述结构,通过在芯轴上沿轴向分布若干静压支承活塞调整筒体的变形,静压支撑活塞安装在芯轴的安装孔内,由于芯轴的变形,原本垂直于芯轴安装的静压支承活塞会与芯轴之间改变垂直关系,如此会导致静压支承活塞与芯轴的安装孔之间产生摩擦、磨损,甚至变形,长期使用会造成静压支撑活塞密封性能降低,降低其使用效果。

4、现有技术中较少有关于对可控中高辊进行改进的技术方案,专利文献中申请公布号为cn105544279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超级压光机,该方案中也记载有可控中高辊,但与授权公告号为cn105648828b的专利类似,也只是记载有静压支撑活塞安装在芯轴的安装孔的技术方案,仍旧存在静压支撑活塞与芯轴的安装孔之间的摩擦、磨损和变形的技术问题。

5、因此,如何能够解决芯轴变形导致的静压支撑活塞与其安装孔的配合问题,提高可控中高辊的使用寿命,是本领域切实存在且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调节活塞,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通过在支撑板和活塞柱之间利用球面凹槽和球面连接件进行连接,能够在待支撑件发生偏转时自动调节球面凹槽和球面连接件之间的相对弯曲角度,避免了对活塞柱与活塞腔之间的配合磨损,能够提高自调节活塞的使用寿命。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

3、本技术提供一种自调节活塞,包括安装在活塞腔内的活塞柱以及连接在所述活塞柱上的支撑板,所述活塞柱远离所述活塞腔的端部设置有球面凹槽,所述球面凹槽内活动设置有与所述球面凹槽的球面弧度一致的球面连接件,所述球面连接件连接有所述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面用于稳定支撑待支撑件。

4、优选地,所述球面连接件为半球形结构,所述球面凹槽为少半球形结构。

5、优选地,所述活塞腔的内壁上设置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内径侧与所述活塞柱密封接触。

6、优选地,所述活塞腔的底部设置有进出油孔。

7、优选地,所述活塞柱上设置有连通所述活塞腔和所述球面凹槽的毛细通道。

8、优选地,所述支撑板的顶面为平面。

9、优选地,所述活塞腔设置在芯轴上,所述支撑板的顶面为弧面,所述弧面的弧度与筒体的内圆面弧度匹配,所述活塞柱上设置有连通所述活塞腔的第一油孔,所述球面连接件上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一油孔的第二油孔,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二油孔的第三油孔,所述第三油孔连通所述弧面与所述筒体的内圆面之间的间隙,并在所述间隙内形成静压支承油膜。

10、优选地,所述第二油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一油孔的孔径,在所述球面连接件的活动范围内,所述第二油孔的进口始终覆盖所述第一油孔的出口。

11、优选地,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矩阵式分布的四个静压槽,所述静压槽与所述第三油孔连通。

12、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13、(1)本技术通过在支撑板和活塞柱之间利用球面凹槽和球面连接件进行连接,能够在待支撑件发生偏转时自动调节球面凹槽和球面连接件之间的相对弯曲角度,避免了对活塞柱与活塞腔之间的配合磨损,能够提高自调节活塞的使用寿命;

14、(2)本技术球面连接件上所开设的第二油孔的孔径大于活塞柱上所设置的第一油孔的孔径,能够在球面连接件的活动范围内,使得第二油孔的进口始终覆盖第一油孔的出口,从而在芯轴弯曲时,能够避免球面连接件堵塞第一油孔造成供油不畅,保证供油压力的稳定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调节活塞,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活塞腔内的活塞柱以及连接在所述活塞柱上的支撑板,所述活塞柱远离所述活塞腔的端部设置有球面凹槽,所述球面凹槽内活动设置有与所述球面凹槽的球面弧度一致的球面连接件,所述球面连接件连接有所述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面用于稳定支撑待支撑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调节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球面连接件为半球形结构,所述球面凹槽为少半球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调节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腔的内壁上设置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内径侧与所述活塞柱密封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调节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腔的底部设置有进出油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调节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柱上设置有连通所述活塞腔和所述球面凹槽的毛细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调节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的顶面为平面。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自调节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腔设置在芯轴上,所述支撑板的顶面为弧面,所述弧面的弧度与筒体的内圆面弧度匹配,所述活塞柱上设置有连通所述活塞腔的第一油孔,所述球面连接件上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一油孔的第二油孔,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二油孔的第三油孔,所述第三油孔连通所述弧面与所述筒体的内圆面之间的间隙,并在所述间隙内形成静压支承油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调节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油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一油孔的孔径,在所述球面连接件的活动范围内,所述第二油孔的进口始终覆盖所述第一油孔的出口。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调节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矩阵式分布的四个静压槽,所述静压槽与所述第三油孔连通。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调节活塞,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活塞腔内的活塞柱以及连接在所述活塞柱上的支撑板,所述活塞柱远离所述活塞腔的端部设置有球面凹槽,所述球面凹槽内活动设置有与所述球面凹槽的球面弧度一致的球面连接件,所述球面连接件连接有所述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面用于稳定支撑待支撑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调节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球面连接件为半球形结构,所述球面凹槽为少半球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调节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腔的内壁上设置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内径侧与所述活塞柱密封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调节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腔的底部设置有进出油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调节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柱上设置有连通所述活塞腔和所述球面凹槽的毛细通道。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诸葛宝钧马东浩任山王坤王刚吴保海杨光卢同厚曹海波陈业锟张冲田大振刘光东刘华宋懿贞
申请(专利权)人:淄博泰鼎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