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图像识别应用,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多目视觉三维重构技术的骨料级配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1、混凝土的骨料采用不同的粒径搭配混合,被称为骨料的颗粒级配。通过使用良好的级配可以得到更好的混凝土性能。除了粒径尺寸之外,混凝土粗骨料的不规则粒形也将影响空隙率和总表面积,粒形为球形以及接近立方体形状的粗骨料对提高混凝土密实性、强度和耐久性更有利。传统的粗骨料形状评价方法主要是人工筛法,采用一系列不同孔径的孔筛将骨料按尺寸划分为不同的区间,或是人工使用卡尺测量骨料的尺寸,利用标准划分骨料的形状。
2、传统方法工作量大、费时费力,且精确度有限。目前已有利用相机和图像识别技术对骨料进行检测的研究,但该方法使用单个相机时需要对同一骨料多次拍摄多张照片,效率低;使用多个相机时对布置的精度要求高,搭设装置时步骤繁琐,不适用于需要重复使用的场景。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多目视觉三维重构技术的骨料级配检测系统,能够实现骨料级配的自动检测,可满足施工现场对骨料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多目视觉三维重构技术的骨料级配检测装置,包括支架(5)和筛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5)包括底板(54)和底板(54)四角阵列排布的支柱(53),所述支柱(53)下端支撑于地面,支柱(53)上端向底板(54)上方延伸固定连接有顶框(51);所述顶框(51)上设置有相机组(6)和入料斗(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目视觉三维重构技术的骨料级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相机组(6)包括设置于顶框(51)上方中央的多个相机支架(62)和相机支架(62)上设置朝下不同拍摄角度的多个相机(6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多目视觉三维重构技术的骨料级配检测装置,包括支架(5)和筛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5)包括底板(54)和底板(54)四角阵列排布的支柱(53),所述支柱(53)下端支撑于地面,支柱(53)上端向底板(54)上方延伸固定连接有顶框(51);所述顶框(51)上设置有相机组(6)和入料斗(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目视觉三维重构技术的骨料级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相机组(6)包括设置于顶框(51)上方中央的多个相机支架(62)和相机支架(62)上设置朝下不同拍摄角度的多个相机(6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目视觉三维重构技术的骨料级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53)与顶框(51)连接的夹角处均设置有支架灯(5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目视觉三维重构技术的骨料级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4)包括设置于底板(54)上方一侧的电动转轴(41)和伸缩电机(42),所述电动转轴(41)分别与筛分底板(24)一端和透光背板(11)一端转动连接,且伸缩电机(42)下端与底板(54)相固定,伸缩电机(42)上端伸缩端与筛分盒(1)的侧边围板(12)外部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目视觉三维重构技术的骨料级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筛分栏(22)上包括多个与筛分框(21)垂直设置的筛分柱(23),且各个筛分栏(22)上筛分柱(23)设置的排列密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俊星,王舸舟,高琳,王栋,刘华北,钟寄宸,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