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利用废水处理生化污泥的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利用废水处理生化污泥的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00603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5: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利用废水处理生化污泥的装置,包括依次相通的中和池、中和沉淀池、生化池和生化沉淀池,生化沉淀池输出端还连接中和池,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利用废水处理生化污泥的方法,硝化棉废水中含有大量硫酸和硝酸盐;酸采用加入石灰的方式进行中和,中和后的废水进入反硝化脱氮处理,再进入好氧进一步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反硝化过程产生大量碱度,曝气过程中,空气中二氧化碳进入水体,与水中钙离子结合,生成碳酸钙;生成的碱度和碳酸钙比重大于水,因此沉淀进入污泥中,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将生化污泥回流至中和池,与酸水进行反应,充分利用污泥中的碱度和碳酸钙,既节约了石灰的投加,又减少了污泥的产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污泥处理,涉及利用废水处理生化污泥的装置。本专利技术还涉及利用废水处理生化污泥的方法。


技术介绍

1、废水生物反硝化处理过程中,产生大量剩余污泥,传统处理方式为通过污泥浓缩池提浓后进行污泥脱水,外运处置;污泥处置应坚持“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现有的处理过程中污泥产生量大,酸水中和的石灰使用量大,导致污染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利用废水处理生化污泥的装置,解决了现有废水生物反硝化处理过程中污泥处理生产量大,酸水中和过程中碱性材料用量大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第一个技术方案是,利用废水处理生化污泥的装置,具体包括依次相通的中和池、中和沉淀池、生化池和生化沉淀池,生化沉淀池输出端还连接中和池。

3、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第二个技术方案是,利用废水处理生化污泥的方法,采用利用废水处理生化污泥的装置,具体按以下步骤实施:

4、步骤1,污泥管线排放至中和池,将酸水加入中和池反应;

5、步骤2,中和池反应结束后转至中和沉淀池进行沉淀;

6、步骤3,将沉淀后的废水转至生化池进行反应;

7、步骤4,在生化池反应结束后将废水转至生化沉淀池,最后将沉淀剩余污泥排放至中和池。

8、本专利技术第二个技术方案的特点还在于:

9、其中步骤1中先通入酸水与污泥进行反应,然后再补加石灰,调节ph至2~4,反应20~30min;

10、其中步骤2中和沉淀池沉淀2~4h;

11、其中步骤3中生化池内添加有活性污泥,生化池内的反应过程具体为:经步骤2沉淀后的废水用泵打到吸附池,同时向吸附池投加预先配制好的碳源,吸附池保持一定浓度范围的活性污泥,降解部分有机物和总氮,同时吸附废水中的钙离子;经吸附池初步处理后的泥水进入第一沉池沉淀,沉淀分离后的废水进入缺氧池,对总氮进行去除;去除总氮后的废水依次进入曝气池、一次好氧池、第二沉池、二次好氧池,降解废水中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去除cod;第二沉池生化污泥部分回流至缺氧池,部分用泵打入吸附池;经生化处理的废水从二次好氧池流入第三沉池使水中的悬浮物沉降分离,三沉池污泥用泵打到吸附池,沉淀后的清水排出生化池系统;

12、其中生化池内反应温度为20~35℃,生化池内反应时间为72~75h;

13、其中生化沉淀池内沉淀2~4h,然后将剩余污泥排放至中和池内。

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5、本专利技术的利用废水处理生化污泥的方法,污泥得到了综合利用,石灰投加量减少,污泥产生量减少。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利用废水处理生化污泥的装置,具体包括依次相通的中和池、中和沉淀池、生化池和生化沉淀池,生化沉淀池输出端还连接中和池。

2.利用废水处理生化污泥的方法,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废水处理生化污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体按以下步骤实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废水处理生化污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先通入酸水与污泥进行反应,然后再补加石灰,调节pH至2~4,反应20~30min。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废水处理生化污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和沉淀池沉淀2~4h。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废水处理生化污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生化池内添加有活性污泥,生化池内的反应过程具体为:经步骤2沉淀后的废水用泵打到吸附池,同时向吸附池投加预先配制好的碳源,吸附池保持一定浓度范围的活性污泥,降解部分有机物和总氮,同时吸附废水中的钙离子;经吸附池初步处理后的泥水进入第一沉池沉淀,沉淀分离后的废水进入缺氧池,对总氮进行去除;去除总氮后的废水依次进入曝气池、一次好氧池、第二沉池、二次好氧池,降解废水中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去除COD;第二沉池生化污泥部分回流至缺氧池,部分用泵打入吸附池;经生化处理的废水从二次好氧池流入第三沉池使水中的悬浮物沉降分离,三沉池污泥用泵打到吸附池,沉淀后的清水排出生化池系统。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废水处理生化污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化池内反应温度为20~35℃,生化池内反应时间为72~75h。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废水处理生化污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化沉淀池内沉淀2~4h,然后将剩余污泥排放至中和池内。

...

【技术特征摘要】

1.利用废水处理生化污泥的装置,具体包括依次相通的中和池、中和沉淀池、生化池和生化沉淀池,生化沉淀池输出端还连接中和池。

2.利用废水处理生化污泥的方法,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废水处理生化污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体按以下步骤实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废水处理生化污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先通入酸水与污泥进行反应,然后再补加石灰,调节ph至2~4,反应20~30min。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废水处理生化污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和沉淀池沉淀2~4h。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废水处理生化污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生化池内添加有活性污泥,生化池内的反应过程具体为:经步骤2沉淀后的废水用泵打到吸附池,同时向吸附池投加预先配制好的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勇梁三石商珣珣郭海涛杨雨立朱毓
申请(专利权)人:北方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