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踏板车制造技术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叶吴睿轩专利>正文

一种踏板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0469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4: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踏板车,踏板车包括承重板、转向机构、传动系统、齿轮箱、提手;所述传动系统包括踏板、导轨、连杆、曲柄、齿轮轴、小齿轮、后轮转轴和后轮。传动系统将踏板受到来自使用者因自身重量产生的向下的压力转化并传输为后轮前进的动力。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踏板车通过人体重力驱动,减少能源消耗,低碳环保;传动结构简单,传递力的效率较高,经济适用,同时兼具娱乐性与锻炼身体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代步工具,特别是涉及一种踏板车


技术介绍

1、踏板车是目前市场上较为流行的运动器材,深受年轻人的欢迎。目前市场上较为流行的踏板车主要以电动的和非电动的为主。电动踏板车系统复杂,制造成本较高,并且依然有一定的能源消耗。传统的非电动踏板车很多是利用使用者单脚踏在踏板车上,另外一只脚蹬踩地面,利用其与地面产生摩擦力,使踏板车与地面产生反作用力,推动踏板车与使用者前行,不方便也比较费力,此外,由于使用者两条腿用力不同,运动量不同,易造成两腿粗细不均,而且娱乐性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踏板车。

2、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踏板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承重板1,转向机构2、传动系统3、齿轮箱4、提手5。所述承重板1为一板类零件,所述转向机构2与承重板1前端连接,控制运动方向;所述传动系统3与承重板1中部连接,提供前进动力;所述提手5与承重板1后端连接。

3、具体的,所述转向机构2包括手柄21、手柄支架22、前轮支架23、前轮24。所述手柄支架22为管类零件,通过螺栓与承重板1连接;所述手柄21穿过手柄支架22,下端与所述前轮支架23连接;所述前轮24安设于前轮支架23上;所述手柄21的上端水平轴线与所述前轮24轴线平行,通过摆动手柄21实现前轮24转向的功能。

4、具体的,所述传动系统3包括踏板31、导轨32、连杆33、曲柄34、齿轮轴35、小齿轮36、后轮转轴37和后轮38。所述导轨32连接在承重板1下方;所述踏板31与导轨 32滑动连接;所述连杆33一端与踏板31铰接,另一端与曲柄34铰接;所述曲柄34的另一端通过平键与齿轮轴35连接;所述踏板31、导轨32、连杆33、曲柄34组成曲柄滑块机构,实现了将重力转化为齿轮驱动力的功能。

5、具体的,所述齿轮轴35与所述小齿轮36相互啮合;所述小齿轮36通过平键与所述后轮转轴37连接;所述后轮38安设于后轮转轴37上,通过齿轮传动实现所属踏板车前进的功能。

6、具体的,所述踏板31、导轨32、连杆33、曲柄34的数目均为两个,对称分布于所述承重板1和齿轮轴35的两侧。

7、具体的,所述后轮38的数目为两个,对称分布于所述承重板1的两侧,与后轮转轴37连接,保证所述踏板车整体的稳定性。

8、具体的,所述齿轮箱4包括齿轮箱前挡板41、齿轮箱侧挡板42、齿轮箱后挡板43。所述齿轮箱侧挡42板为对称结构,两侧均开有两个孔,孔间距与所述齿轮轴35和小齿轮 36的中心距一致。所述齿轮箱侧挡板42顶部与承重板1连接,所述齿轮箱侧挡板42两侧的孔通过滚动轴承与齿轮轴35和小齿轮36连接。所述齿轮箱前挡板41和齿轮箱后挡板43 均与承重板1连接,并与齿轮箱侧挡板42共同组成封闭空间。

9、本专利技术中应根据踏板车领域的公知技术在必要的地方设置必要的部件、单元或系统,例如刹车、照明、喇叭等。

10、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1)当使用者双脚踩踏两个踏板施加重力时,通过曲柄滑块机构带动齿轮轴转动,齿轮轴与小齿轮啮合,通过后轮转轴带动后轮转动,从而实现整个车体带动人行走的功能;2)兼具运动功能和健身功能,使骑行变得更加有乐趣; 3)操作简单,稳定性好,适合不同年龄层的使用者使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踏板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承重板、转向机构、传动系统、齿轮箱、提手;所述承重板为一板类零件,所述转向机构与承重板前端连接,控制运动方向;所述传动系统与承重板中部连接,提供前进动力;所述提手与承重板后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踏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机构包括手柄、手柄支架、前轮支架、前轮;所述手柄支架为管类零件,通过螺栓与承重板连接;所述手柄穿过手柄支架,下端与所述前轮支架连接;所述前轮安装于前轮支架上;所述手柄的上端水平轴线与所述前轮轴线平行,通过摆动手柄实现前轮转向的功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踏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系统包括踏板、导轨、连杆、曲柄、齿轮轴、小齿轮、后轮转轴和后轮;所述导轨连接在承重板下方;所述踏板与导轨滑动连接;所述连杆一端与踏板铰接,另一端与曲柄铰接;所述曲柄的另一端通过平键与齿轮轴连接;所述踏板、导轨、连杆、曲柄组成曲柄滑块机构,实现了将重力转化为齿轮驱动力的功能。

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种踏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轴与小齿轮相互啮合;所述小齿轮通过平键与所述后轮转轴连接;所述后轮安设于后轮转轴上,通过齿轮传动实现所属踏板车前进的功能。

5.根据权利要求1、3、4所述的一种踏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导轨、连杆、曲柄的数目均为两个,对称分布于所述承重板和齿轮轴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1、3、4所述的一种踏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轮的数目为两个,对称分布于所述承重板的两侧,与后轮转轴连接,保证所述踏板车整体的稳定性。

7.根据权利要求1、3、4所述的一种踏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箱包括齿轮箱前挡板、齿轮箱侧挡板、齿轮箱后挡板;所述齿轮箱侧挡板为对称结构,两侧均开有两个孔,孔间距与所述齿轮轴和小齿轮的中心距一致;所述齿轮箱侧挡板顶部与承重板连接,所述齿轮箱侧挡板两侧的孔通过滚动轴承与齿轮轴和小齿轮连接;所述齿轮箱前挡板和齿轮箱后挡板均与承重板连接,并与齿轮箱侧挡板共同组成封闭空间。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踏板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承重板、转向机构、传动系统、齿轮箱、提手;所述承重板为一板类零件,所述转向机构与承重板前端连接,控制运动方向;所述传动系统与承重板中部连接,提供前进动力;所述提手与承重板后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踏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机构包括手柄、手柄支架、前轮支架、前轮;所述手柄支架为管类零件,通过螺栓与承重板连接;所述手柄穿过手柄支架,下端与所述前轮支架连接;所述前轮安装于前轮支架上;所述手柄的上端水平轴线与所述前轮轴线平行,通过摆动手柄实现前轮转向的功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踏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系统包括踏板、导轨、连杆、曲柄、齿轮轴、小齿轮、后轮转轴和后轮;所述导轨连接在承重板下方;所述踏板与导轨滑动连接;所述连杆一端与踏板铰接,另一端与曲柄铰接;所述曲柄的另一端通过平键与齿轮轴连接;所述踏板、导轨、连杆、曲柄组成曲柄滑块机构,实现了将重力转化为齿轮驱动力的功能。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吴睿轩
申请(专利权)人:叶吴睿轩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