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舶曲面总段的托架工装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00215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3: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船舶曲面总段的托架工装,其包括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和所述第二支撑组件之间通过第一连接杆连接,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包括支撑座和托架面板,所述托架面板设有多个且设置在所述支撑座的顶端,所述托架面板上设有用于与曲面总段连接的第二连接杆,所述托架面板上放置有枕木,所述第二支撑组件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的结构相同;采用一种船舶曲面总段的托架工装的使用方法,解决了船舶曲面总段难放置的问题,减少船舶曲面总段单独吊装及转运过程中因碰撞产生的变形风险,能够满足船舶曲面总段在转运、搭载过程中的正态放置要求;节省船台合拢阶段的调整时间,提升合拢效率,有效缩短船台周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船舶建造,具体涉及一种船舶曲面总段的托架工装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1、艇艏部总段一般由左、右两侧近棱锥型半立体分段以及中间甲板分段总组而成,且左、右两侧分段船底板、舷侧外板均为曲度大且复杂的双曲线型。因艏部预留收放跳板安装位置,且尾部与相邻总段连接形成装载空舱,该总段左、右两部分仅由中间单层甲板连接,内部呈中空状态,且左、右两侧分段内部亦有舱室分布,整体强度较弱。按以往的建造方法,为控制总段装焊精度,该总段采用在胎总组的方式进行装焊,通过胎架约束变形,总段脱胎前通过采用内部安装加强工装的方式进行保型加强。

2、但在该曲面总段实际吊运、放置及搭载阶段中,由于其重心较高、整体线型特殊等特点,单独放置时只能以首部卧倒状态放置或在首部做临时支撑;起吊时姿态难以控制,曲面总段底板与外板难免出现碰撞变形;在正态放置时,亦有整体向后滑移的风险。

3、曲面总段合拢阶段中,采用横梁与钢支墩的组合形式,作为曲面总段船台放置托架,此该组合形式的尺寸较大,在曲面总段拉拢及姿态调整时施工难度较大,将耗费大量的姿态调整等施工工时,合拢后该组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船舶曲面总段的托架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与船舶曲面总段形状配合的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和所述第二支撑组件之间通过第一连接杆连接,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包括支撑座和托架面板,所述托架面板设有多个且设置在所述支撑座的顶端,所述托架面板上设有用于与曲面总段连接的第二连接杆,所述托架面板上放置有枕木,所述第二支撑组件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二连接杆和所述枕木的上端面均与船舶曲面总段的底面形状相匹配,所述支撑座包括竖杆、底部纵杆、中部横杆和底部横杆,所述竖杆设有两排,每排所述竖杆沿所述底部纵杆的长度方向上设置,所述托架面板设置在所述竖杆的上端,两排所述竖杆的中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舶曲面总段的托架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与船舶曲面总段形状配合的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和所述第二支撑组件之间通过第一连接杆连接,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包括支撑座和托架面板,所述托架面板设有多个且设置在所述支撑座的顶端,所述托架面板上设有用于与曲面总段连接的第二连接杆,所述托架面板上放置有枕木,所述第二支撑组件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二连接杆和所述枕木的上端面均与船舶曲面总段的底面形状相匹配,所述支撑座包括竖杆、底部纵杆、中部横杆和底部横杆,所述竖杆设有两排,每排所述竖杆沿所述底部纵杆的长度方向上设置,所述托架面板设置在所述竖杆的上端,两排所述竖杆的中部之间通过所述中部横杆连接,两排所述竖杆的底部之间通过所述底部横杆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的底部横杆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组件的底部横杆连接,其中,多个所述竖杆的高度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缪敏锐刘铮李彬龚勇钧白丽琼
申请(专利权)人: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