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茶壶壶口打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茶壶壶口打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002111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3: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茶壶壶口打磨装置,涉及茶壶加工领域,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外表面安装有控制器,所述箱体能够减少打磨过程中所产生的粉末。该茶壶壶口打磨装置,能够通过设置有箱体、机械手臂、更换机构和打磨砂轮之间的配合设置,能够使得工作人员在需要对打磨砂轮进行更换的时候可以快速的完成,从而有效的避免了由于在对打磨砂轮进行更换的时候较为麻烦而导致的工作人员作业难度增加的情况,进一步的保证了工作人员对茶壶工件的打磨效率,同时不再需要工作人员手动对茶壶工件进行固定,从而有效的避免了工作人员在对茶壶工件进行固定的时候较为费时费力的情况,进一步的保证了工作人员在使用时的便捷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茶壶加工,具体为一种茶壶壶口打磨装置


技术介绍

1、在瓷器生产中,尤其是茶壶的生产,一般是茶壶和壶盖分别进行标准化生产后,然后相互配合形成一套茶具,但在生产过程中,有时会遇到例如壶口处有小凸起或者壶口不平的原因,导致茶壶和壶盖无法良好配合,这样就需要壶口打磨,通过人工或者机械进行打磨。

2、根据专利号为cn109333245a的专利中公开的一种茶壶壶口打磨装置,其通过设置皮带传动机构而带动三爪卡盘进行旋转,并且配合机械臂结构的定位,使得位于三爪卡盘内的茶壶壶口进行良好的、自动化的打磨,从而保证了茶壶壶口打磨平滑。

3、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在对壶口进行打磨的过程中,通常分为粗磨和细磨,首先使用表面较为粗糙的粗磨轮对壶口进行初次打磨,然后再使用外表面较为平整的细磨轮对其进行再次打磨,因此在打磨的过程中需要对打磨轮进行更换,但是在上述对比文件的技术方案中,不具有对打磨轮的快速更换功能,这样便导致工作人员在对打磨轮进行更换的时候较为麻烦,不仅增加了工作人员的作业难度,并且降低了工作人员对茶壶的打磨效率,同时上述对比文件的技术方案中,需要工作人员使用扳手手动对茶壶进行固定,从而导致工作人员在对茶壶进行固定的时候费时费力,给工作人员带来的了极大的不便。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茶壶壶口打磨装置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茶壶壶口打磨装置,解决了现有打磨装置不具有对打磨轮的快速更换功能以及需要工作人员手动对茶壶进行固定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茶壶壶口打磨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外表面安装有控制器,所述箱体能够减少打磨过程中所产生的粉末;

3、所述箱体的内顶壁安装有机械手臂,所述机械手臂与箱体外表面所安装的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更换机构,所述更换机构安装于机械手臂的外表面;

4、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用于对茶壶工件进行固定。

5、进一步的,所述更换机构包括螺纹杆一,所述螺纹杆一固定连接于机械手臂的外表面,所述螺纹杆一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承载垫。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承载垫的外表面开设有定位孔,且连接块的长度大于承载垫的长度,承载垫和连接块均与圆形。

7、进一步的,所述承载垫的外表面铰接有一组传动杆,每个所述传动杆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夹持垫,所述螺纹杆一的外表面套设有活动套,所述活动套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一组固定座。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传动杆可以在承载垫的外表面翻转,随着传动杆的翻转,能够带动夹持垫的翻转,活动套可以在螺纹杆一的外表面滑动,随着活动套的移动,能够带动固定座的移动。

9、进一步的,每个所述固定座的外表面均铰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与传动杆相铰接,所述活动套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螺纹块,所述螺纹块螺纹连接于螺纹杆一的外表面。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随着螺纹块的转动能够移动,随着螺纹块的移动能够带动活动套的移动,随着固定座的移动能够带动转动杆的转动,进而驱动转动杆翻转。

11、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放置台,所述放置台的内壁转动连接有四个螺纹杆二,四个所述螺纹杆二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锥齿轮一,四个所述螺纹杆二的外表面均螺纹连接有l形板。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放置台的上表面开设有四个预留腔,螺纹杆二可以在放置台的内壁转动,随着螺纹杆二的转动,能够带动l形板的移动。

13、进一步的,四个所述l形板均延伸至放置台的上方并与放置台滑动连接,四个所述l形板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夹持板,所述放置台的底面安装有正反转电机,所述正反转电机的输出端延伸至放置台的内部并与放置台转动连接,所述正反转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锥齿轮二,所述锥齿轮二与锥齿轮一相啮合。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正反转电机属于现有技术,且本专利技术中不对正反转电机型号做进一步的限定,通过启动正反转电机能够带动锥齿轮二的转动,随着锥齿轮二的转动能够带动锥齿轮一的转动,随着锥齿轮一的转动能够带动螺纹杆二的转动。

15、进一步的,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打磨砂轮,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茶壶工件。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打磨砂轮和茶壶工件均属于现有技术,由于打磨砂轮和茶壶工件均不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主要创新方向,因此附图中均不对打磨砂轮和茶壶工件的具体细节进行展示,通过夹持板与茶壶工件外表面的接触,能够实现对茶壶工件的固定,通过夹持垫与打磨砂轮外表面的接触,能够实现对打磨砂轮的固定。

17、进一步的,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承载盘,所述承载盘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一组连接腿,每个所述连接腿均与放置台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承载盘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转动连接于箱体的内底壁。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支撑杆的转动能够带动承载盘的转动,随着承载盘的转动且在连接腿的连接作用下能够带动放置台的转动。

19、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皮带轮一,所述箱体的内底壁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皮带轮二,所述皮带轮二通过皮带与皮带轮一传动连接。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伺服电机属于现有技术,且本专利技术中不对伺服电机的具体型号做进一步的限定,通过启动伺服电机能欧带动皮带轮二的转动,在皮带的作用下能够带动皮带轮一的转动,进而带动支撑杆的转动。

21、进一步的,所述箱体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相对称的箱门,两个所述箱门的外表面均开设有观察窗,两个所述箱门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箱体的外表面连通有除尘管。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箱门关闭,能够减少打磨时所产生的粉末散播,除尘管可以与外部的吸尘器连通,进而实现对打磨时所产生的粉末的消除。

23、与现有技术相比,该茶壶壶口打磨装置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24、一、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箱体、机械手臂、更换机构和打磨砂轮,能够使得工作人员在需要对打磨砂轮进行更换的时候可以快速的完成,从而有效的避免了由于在对打磨砂轮进行更换的时候较为麻烦而导致的工作人员作业难度增加的情况,进一步的保证了工作人员对茶壶工件的打磨效率,同时不再需要工作人员手动对茶壶工件进行固定,从而有效的避免了工作人员在对茶壶工件进行固定的时候较为费时费力的情况,进一步的保证了工作人员在使用时的便捷性。

25、二、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放置台、螺纹杆二、锥齿轮一、l形板、夹持板、正反转电机和锥齿轮二,能够使得工作人员较为方便的对茶壶工件进行固定,随着正反转电机的启动能够带动锥齿轮二的转动,随着锥齿轮二的转动,能够带动锥齿轮一的转动,进而带动螺纹杆二的转动,随着螺纹杆二的转动能够带动l形板的移动,随着l形板的移动能够带动夹持板的移动,直至夹持板的外表面与茶壶工件接触,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茶壶壶口打磨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壶壶口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更换机构(3)包括螺纹杆一(301),所述螺纹杆一(301)固定连接于机械手臂(2)的外表面,所述螺纹杆一(30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302),所述连接块(30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承载垫(3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茶壶壶口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垫(303)的外表面铰接有一组传动杆(304),每个所述传动杆(304)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夹持垫(305),所述螺纹杆一(301)的外表面套设有活动套(306),所述活动套(306)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一组固定座(30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茶壶壶口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固定座(307)的外表面均铰接有转动杆(308),所述转动杆(308)与传动杆(304)相铰接,所述活动套(306)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螺纹块(309),所述螺纹块(309)螺纹连接于螺纹杆一(301)的外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壶壶口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4)包括放置台(401),所述放置台(401)的内壁转动连接有四个螺纹杆二(402),四个所述螺纹杆二(402)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锥齿轮一(403),四个所述螺纹杆二(402)的外表面均螺纹连接有L形板(40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茶壶壶口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L形板(404)均延伸至放置台(401)的上方并与放置台(401)滑动连接,四个所述L形板(404)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夹持板(405),所述放置台(401)的底面安装有正反转电机(406),所述正反转电机(406)的输出端延伸至放置台(401)的内部并与放置台(401)转动连接,所述正反转电机(40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锥齿轮二(407),所述锥齿轮二(407)与锥齿轮一(403)相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壶壶口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内部设置有打磨砂轮(5),所述箱体(1)的内部设置有茶壶工件(6)。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壶壶口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内部设置有承载盘(7),所述承载盘(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一组连接腿(8),每个所述连接腿(8)均与放置台(401)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承载盘(7)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9),所述支撑杆(9)转动连接于箱体(1)的内底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茶壶壶口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9)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皮带轮一(10),所述箱体(1)的内底壁安装有伺服电机(11),所述伺服电机(1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皮带轮二(12),所述皮带轮二(12)通过皮带与皮带轮一(10)传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壶壶口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相对称的箱门(13),两个所述箱门(13)的外表面均开设有观察窗,两个所述箱门(13)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箱体(1)的外表面连通有除尘管(14)。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壶壶口打磨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壶壶口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更换机构(3)包括螺纹杆一(301),所述螺纹杆一(301)固定连接于机械手臂(2)的外表面,所述螺纹杆一(30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302),所述连接块(30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承载垫(3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茶壶壶口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垫(303)的外表面铰接有一组传动杆(304),每个所述传动杆(304)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夹持垫(305),所述螺纹杆一(301)的外表面套设有活动套(306),所述活动套(306)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一组固定座(30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茶壶壶口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固定座(307)的外表面均铰接有转动杆(308),所述转动杆(308)与传动杆(304)相铰接,所述活动套(306)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螺纹块(309),所述螺纹块(309)螺纹连接于螺纹杆一(301)的外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壶壶口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4)包括放置台(401),所述放置台(401)的内壁转动连接有四个螺纹杆二(402),四个所述螺纹杆二(402)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锥齿轮一(403),四个所述螺纹杆二(402)的外表面均螺纹连接有l形板(40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茶壶壶口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l形板(404)均延伸至放置台(4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洪甘廷梅
申请(专利权)人:海洛德常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