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车系统及其车辆对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999640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3:12
本技术提供一种停车系统及其车辆对中装置。车辆对中装置包括本体、对中推件、驱动组件及升降机构。对中推件对称设于本体的相对两侧,且对中推件沿纵向延伸。驱动组件设置于本体内,且与对中推件驱动连接,以用于驱动对中推件沿横向靠近或者远离本体。升降机构包括叉架组件,叉架组件包括间隔设置的叉架和可转动连接于相邻叉架之间的活动杆。叉架包括第一端以及位于第一端上方的第二端,第一端用于与基座可转动连接,第二端可转动连接于本体。活动杆能够沿纵向移动以带动两叉架转动而使本体沿竖向升降,以实现车辆对中装置的升降,以满足应用场景中的不同高度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智能停车,特别涉及一种停车系统及其车辆对中装置


技术介绍

1、智能车库的推广,有效解决了当今社会停车难的问题。车辆在停入智能车库后,需先停放在转移装置上,通过转移装置将车辆逐个转移至各停车位。在转移过程中,如果车辆未处于对中状态,则经常会发生剐蹭。

2、然而,在智能车库的自动停车系统中,对中机构大多为固定高度,无法满足有些特殊场景中存在的高度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停车系统及其车辆对中装置,该车辆对中装置能够进行高度调节。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车辆对中装置,包括:

4、本体;

5、对中推件,对称设于所述本体的相对两侧,且所述对中推件沿纵向延伸;

6、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本体内,且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对中推件驱动连接,以用于驱动所述对中推件沿横向靠近或者远离所述本体;

7、升降机构,包括叉架组件,所述叉架组件包括间隔设置的叉架和可转动连接于相邻所述叉架之间的活动杆,所述叉架包括第一端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端上方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用于与基座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端可转动连接于所述本体,所述活动杆能够沿纵向移动以带动两所述叉架转动而使所述本体沿竖向升降。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叉架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中部可转动连接;

9、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底端构成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二支撑杆的顶端构成所述第二端;所述活动杆与所述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及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的铰接点中的任意一者连接,所述活动杆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连接点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顶端以及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的铰接点之间,或者,所述活动杆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连接点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底端以及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的铰接点之间。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杆的顶端连接有第一滑轮,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本体通过所述第一滑轮连接;

11、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底端连接有第二滑轮,所述第二支撑杆与所述基座通过所述第二滑轮连接。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机构还包括动力件,所述动力件包括导杆及与所述导杆驱动连接的动力主体,所述导杆沿纵向延伸,所述导杆与所述活动杆铰接,所述动力主体驱动所述导杆沿纵向运动;

13、所述活动杆靠近所述动力件的一端设有铰接座,所述铰接座设有开口,且所述铰接座上开设穿孔,所述穿孔与所述开口连通;

14、所述导杆远离所述动力主体的一端开设有轴线沿横向延伸的通孔,铰接件同时穿过所述穿孔和所述通孔。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机构还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所述叉架组件和连接多个所述叉架组件的联动组件;

16、所述联动组件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联动杆,多个所述联动杆沿纵向延伸,所述联动杆两端分别连接两所述叉架组件的活动杆。

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与所述基座通过第一连接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座的底部与所述基座连接固定;

18、所述第二端与所述本体通过第二连接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座与所述第二端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座的顶部与所述本体连接固定。

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本体的底部沿横向的两端分别沿纵向间隔设有导向轮,且多个所述导向轮位于所述本体沿纵向的端部;

20、各所述导向轮的轴向沿纵向延伸。

2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车辆对中装置还包括对称设于所述本体的相对两侧的至少两支撑件,各所述支撑件分别设置于各所述对中推件的下方。

2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至少一连接件以及与至少一所述连接件驱动连接的驱动件,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及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第二连接杆分别与所述连接块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远离所述连接块的一端与其中一所述对中推件铰接,所述第二连接杆远离所述连接块的一端与另一所述对中推件铰接;

23、所述驱动件包括输出轴及与所述输出轴驱动连接的驱动部,所述输出轴与所述连接块连接,所述驱动部驱动所述输出轴带动所述连接块沿纵向运动,以使所述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带动对应的所述对中推件靠近或者远离所述本体。

24、在一些实施例中,各所述对中推件包括对中推杆及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穿设于所述本体上,且所述导向杆沿横向延伸;所述对中推杆与所述导向杆连接,且位于所述本体的外侧。

25、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停车系统,包括基座及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对中装置,所述车辆对中装置设于所述基座内。

2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座包括第一梳齿架及第二梳齿架,所述第一梳齿架沿纵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梳齿,所述第二梳齿架沿纵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二梳齿,所述第二梳齿架能够沿竖向相对于所述第一梳齿架上升至超出所述第一梳齿架顶部而形成一行走通道,或下降至与所述第一梳齿架顶部齐平;

27、所述第一梳齿架具有顶部开口的容置空间,所述车辆对中装置设于所述容置空间内;

28、所述车辆对中装置包括本体及升降机构,所述本体随着所述升降机构沿竖向运动,而能够上升至超出所述第一梳齿架顶部,或下降至与所述第一梳齿架的顶部齐平。

29、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30、本技术中,车辆对中装置包括本体、对中推件、驱动组件及升降机构。对中推件对称设于本体的相对两侧,且对中推件沿纵向延伸。驱动组件设置于本体内,且与对中推件驱动连接,以用于驱动对中推件沿横向靠近或者远离本体。升降机构包括叉架组件,叉架组件包括间隔设置的叉架和可转动连接于相邻叉架之间的活动杆。叉架包括第一端以及位于第一端上方的第二端,第一端用于与基座可转动连接,第二端可转动连接于本体。活动杆能够沿纵向移动以带动两叉架转动而使本体沿竖向升降。

31、上述车辆对中装置通过设置升降机构实现本体与对中推件的升降,以实现车辆对中装置的升降,使得其能够升降至不同高度对各种车辆进行对中工作,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中的不同高度需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叉架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中部可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顶端连接有第一滑轮,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本体通过所述第一滑轮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还包括动力件,所述动力件包括导杆及与所述导杆驱动连接的动力主体,所述导杆沿纵向延伸,所述导杆与所述活动杆铰接,所述动力主体驱动所述导杆沿纵向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还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所述叉架组件和连接多个所述叉架组件的联动组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与所述基座通过第一连接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座的底部与所述基座连接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底部沿横向的两端分别沿纵向间隔设有导向轮,且多个所述导向轮位于所述本体沿纵向的端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对中装置还包括对称设于所述本体的相对两侧的至少两支撑件,各所述支撑件分别设置于各所述对中推件的下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至少一连接件以及与至少一所述连接件驱动连接的驱动件,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及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第二连接杆分别与所述连接块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远离所述连接块的一端与其中一所述对中推件铰接,所述第二连接杆远离所述连接块的一端与另一所述对中推件铰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对中推件包括对中推杆及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穿设于所述本体上,且所述导向杆沿横向延伸;所述对中推杆与所述导向杆连接,且位于所述本体的外侧。

11.一种停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及如权利要求1~10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对中装置,所述车辆对中装置设于所述基座内。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停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包括第一梳齿架及第二梳齿架,所述第一梳齿架沿纵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梳齿,所述第二梳齿架沿纵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二梳齿,所述第二梳齿架能够沿竖向相对于所述第一梳齿架上升至超出所述第一梳齿架顶部而形成一行走通道,或下降至与所述第一梳齿架顶部齐平;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叉架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中部可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顶端连接有第一滑轮,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本体通过所述第一滑轮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还包括动力件,所述动力件包括导杆及与所述导杆驱动连接的动力主体,所述导杆沿纵向延伸,所述导杆与所述活动杆铰接,所述动力主体驱动所述导杆沿纵向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还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所述叉架组件和连接多个所述叉架组件的联动组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与所述基座通过第一连接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座的底部与所述基座连接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底部沿横向的两端分别沿纵向间隔设有导向轮,且多个所述导向轮位于所述本体沿纵向的端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对中装置还包括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能源龚振豪
申请(专利权)人:中集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