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降解玉米赤霉烯酮的复合酶制剂及制备和脱除粮食饲料中玉米赤霉烯酮毒素的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降解玉米赤霉烯酮的复合酶制剂及制备和脱除粮食饲料中玉米赤霉烯酮毒素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99889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3: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真菌毒素的酶法降解领域,公开了一种降解玉米赤霉烯酮的复合酶制剂及制备和脱除粮食饲料中玉米赤霉烯酮毒素的方法。以所述复合酶制剂的总重量计,纤维素酶的含量为15‑35wt%、淀粉酶的含量为20‑40wt%、α‑半乳糖苷酶的含量为15‑30wt%、云芝漆酶的含量为5‑25wt%、卵磷脂的含量为0.5‑1wt%、吐温‑80的含量为0.25‑0.5wt%、NaCl的含量为0.1‑0.5wt%。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复合酶制剂克服了现有的单纯Zen降解酶在饲料中易失活和因无法充分与Zen接触导致的脱毒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真菌毒素的酶法降解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降解玉米赤霉烯酮的复合酶制剂及制备和脱除粮食饲料中玉米赤霉烯酮毒素的方法


技术介绍

1、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之一,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n)是一种从发霉玉米中分离的真菌毒素,它是由多种镰刀菌属真菌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其骨架结构为二羟基苯酸内酯。研究发现zen普遍存在于玉米、小麦、大米等粮食及其产品中,是严重危害人类和动物健康的霉菌毒素之一。其毒性主要表现在:1.损害哺乳动物的血液系统、免疫系统、生殖系统及肝肾等器官。2.促使动物肝脏、卵巢等组织癌变,3.大量摄入可导致动物急性中毒,甚至死亡。我国规定玉米饲料原料中zen含量不得超过500μg/kg。

2、我国玉米主产区位于亚热带和温带,受高温、潮湿天气影响,玉米在生长、收获、储藏和运输过程中极易被镰刀菌所浸染,进而导致玉米及其饲料中zen含量超标,给我国饲料和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经济损失。因此在实际生产中,需要采取一些高效、安全的措施来降低玉米及其产品中的zen毒素。目前报道的zen脱毒方法包括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其中生物法脱毒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包括生物酶和微生物脱毒法。微生物或微生物酶脱毒法具有效率高、成本低、对饲料无二次污染等优点。

3、目前报道的zen降解酶主要包括:来源于天蓝色链霉菌的漆酶、源自不动杆菌的过氧化物酶、源自粉红粘帚霉菌的水解酶、源自棘状外瓶霉菌的玉米赤霉烯酮ld08等。虽然目前发现的zen降解酶在实验室条件下,对纯的zen毒素表现出高效的降解活性,但其对饲料中zen的降解活性较低或无活性。究其原因:一方面,饲料成分复杂,单纯的zen降解酶容易在饲料中失活,降低了其在饲料中的脱毒效果;另一方面,饲料中zen毒素被麸皮、淀粉等颗粒物质包裹,导致此类降解酶无法与zen充分接触,加上zen难溶于水,进一步降低了该类降解酶的脱毒活性。上述原因导致目前发现的zen降解酶无法应用于实际的饲料中zen的脱毒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降解玉米赤霉烯酮的复合酶制剂及制备和脱除粮食饲料中玉米赤霉烯酮毒素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复合酶制剂克服了现有的单纯zen降解酶在饲料中易失活和因无法充分与zen接触导致的脱毒效率低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降解玉米赤霉烯酮的复合酶制剂,以所述复合酶制剂的总重量计,纤维素酶的含量为15-35wt%、淀粉酶的含量为20-40wt%、α-半乳糖苷酶的含量为15-30wt%、云芝漆酶的含量为5-25wt%、卵磷脂的含量为0.5-1wt%、吐温-80的含量为0.25-0.5wt%、nacl的含量为0.1-0.5wt%。

3、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了所述的降解玉米赤霉烯酮的复合酶制剂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所述纤维素酶、淀粉酶、α-半乳糖苷酶、云芝漆酶、卵磷脂、吐温-80和nacl混合搅拌均匀,得到所述降解玉米赤霉烯酮的复合酶制剂。

4、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脱除粮食饲料中玉米赤霉烯酮毒素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粮食饲料、水和所述的降解玉米赤霉烯酮的复合酶制剂混合,得到混合体系,调节混合体系的ph,搅拌混合体系并离心去除上清液,得到脱毒后的粮食饲料。

5、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地,所述粮食饲料的原料为玉米、小麦和大米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地,所述粮食饲料为玉米粉、玉米浆干粉、小麦粉、小麦麸皮、大米粉和米糠中的至少一种。

7、本专利技术的降解玉米赤霉烯酮的复合酶制剂脱除粮食饲料中zen的机理如下:复合酶制剂中的纤维素酶、淀粉酶、α-半乳糖苷酶主要用于分解粮食饲料中的麸皮、淀粉等颗粒物质,使得包裹于其中的zen毒素充分释放,并在卵磷脂、吐温-80、nacl协助下,zen毒素被云芝漆酶充分降解,从而达到脱除zen毒素的效果。

8、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地,所述粮食饲料中的所述降解玉米赤霉烯酮的复合酶制剂的添加量为0.4-83.3g/kg。

9、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地,所述粮食饲料和水的用量比为1:(1-40)g/ml。

10、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地,调节混合体系的ph至4-9。

11、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地,所述搅拌的温度为30-67℃。

12、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地,所述搅拌的时间为3-96h。

13、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14、本专利技术通过将纤维素酶、淀粉酶、α-半乳糖苷酶、云芝漆酶、nacl、卵磷脂、吐温-80进行合理复配,获得了一种新的复合酶制剂,该复合酶制剂可提高或维持云芝漆酶对饲料中zen的降解活性,使得饲料中的zen毒素分子与酶制剂充分接触,提高云芝漆酶对zen的降解效率,进而降低饲料的脱毒成本。

15、本专利技术的复合酶制剂对玉米粉等饲料中zen的脱除率最高达97.7%(附图1、6和7所示),玉米粉等饲料中zen含量从3229.5μg/kg(脱毒前)降为28.6μg/kg(脱毒后),远低于国标(gb13078-2017)规定的500μg/kg。与现有zen的酶法脱毒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复合酶制剂具有脱毒效率高、脱毒工艺简单、脱毒成本低的优点,可用于实际工业化生产中各类zen超标饲料的脱毒处理。

16、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降解玉米赤霉烯酮的复合酶制剂,其特征在于,以所述复合酶制剂的总重量计,纤维素酶的含量为15-35wt%、淀粉酶的含量为20-40wt%、α-半乳糖苷酶的含量为15-30wt%、云芝漆酶的含量为5-25wt%、卵磷脂的含量为0.5-1wt%、吐温-80的含量为0.25-0.5wt%、NaCl的含量为0.1-0.5wt%。

2.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解玉米赤霉烯酮的复合酶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所述纤维素酶、淀粉酶、α-半乳糖苷酶、云芝漆酶、卵磷脂、吐温-80和NaCl混合搅拌均匀,得到所述降解玉米赤霉烯酮的复合酶制剂。

3.一种脱除粮食饲料中玉米赤霉烯酮毒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将粮食饲料、水和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解玉米赤霉烯酮的复合酶制剂混合,得到混合体系,调节混合体系的pH,搅拌混合体系并离心去除上清液,得到脱毒后的粮食饲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脱除粮食饲料中玉米赤霉烯酮毒素的方法,其中,所述粮食饲料的原料为玉米、小麦和大米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脱除粮食饲料中玉米赤霉烯酮毒素的方法,其中,所述粮食饲料为玉米粉、玉米浆干粉、小麦粉、小麦麸皮、大米粉和米糠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脱除粮食饲料中玉米赤霉烯酮毒素的方法,其中,所述粮食饲料中的所述降解玉米赤霉烯酮的复合酶制剂的添加量为0.4-83.3g/kg。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脱除粮食饲料中玉米赤霉烯酮毒素的方法,其中,所述粮食饲料和水的用量比为1:(1-40)g/mL。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脱除粮食饲料中玉米赤霉烯酮毒素的方法,其中,调节混合体系的pH至4-9。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脱除粮食饲料中玉米赤霉烯酮毒素的方法,其中,所述搅拌的温度为30-67℃。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脱除粮食饲料中玉米赤霉烯酮毒素的方法,其中,所述搅拌的时间为3-96h。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解玉米赤霉烯酮的复合酶制剂,其特征在于,以所述复合酶制剂的总重量计,纤维素酶的含量为15-35wt%、淀粉酶的含量为20-40wt%、α-半乳糖苷酶的含量为15-30wt%、云芝漆酶的含量为5-25wt%、卵磷脂的含量为0.5-1wt%、吐温-80的含量为0.25-0.5wt%、nacl的含量为0.1-0.5wt%。

2.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解玉米赤霉烯酮的复合酶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所述纤维素酶、淀粉酶、α-半乳糖苷酶、云芝漆酶、卵磷脂、吐温-80和nacl混合搅拌均匀,得到所述降解玉米赤霉烯酮的复合酶制剂。

3.一种脱除粮食饲料中玉米赤霉烯酮毒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将粮食饲料、水和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解玉米赤霉烯酮的复合酶制剂混合,得到混合体系,调节混合体系的ph,搅拌混合体系并离心去除上清液,得到脱毒后的粮食饲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脱除粮食饲料中玉米赤霉烯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维农杨玄晶冯江涛贺军波从艳霞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轻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