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料检测装置及加热炉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990086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2:12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装料检测装置和加热炉系统,包括第一测距仪、第一冷检机以及第二测距仪;上料装置用于炉体的上料,且上料装置包括第一辊道和第二辊道;所述第二辊道位于第一辊道与炉体入炉侧的炉门之间,且第一辊道、第二辊道和炉体入炉侧的炉门形成炉外的料坯运输路线;所述第一测距仪的测距点位于第一辊道的料坯运输路线上;所第一冷检机的检测点位于第一辊道和第二辊道之间的料坯运输路线上;所述第二测距仪的测距点位于第二辊道和炉体入炉侧的炉门之间的料坯运输路线上。本技术采用第一测距仪、第一冷检机以及第三测距仪对料坯进行定位和跟踪,便于知晓料坯在炉外辊道上的位置,进而便于对料坯进行定位和跟踪。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检测装置,具体地,涉及一种装料检测装置及加热炉系统


技术介绍

1、在冶金工业中,加热炉是将物料或工件(一般是金属)加热到轧制成锻造温度的设备(工业炉)。加热炉应用遍及石油、化工、冶金、机械、热处理、表面处理、建材、电子、材料、轻工、日化、制药等诸多行业领域。

2、加热炉系统包括加热炉、上料装置和出料装置;上料装置包括上料台架、第一运输道(第一辊道)以及第二运输道(第二辊道),上料台架位于第一运输道的上方,第一运输道和第二运输道运输连接;第二运输道背离第一运输道的端部位于加热炉的入炉门口处。加热炉通过上料装置进行装料(钢坯)时,上料台架将钢坯放到第一运输道上,进而钢坯通过第二运输道进入加热炉中。

3、针对上述中的现有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钢坯在第一运输道和第二运输道的接触过程中,例如第一运输道和第二运输道为辊道时,钢坯在辊道上运输时容易打滑,甚至在双排布料中,上料台架在对两个钢坯进行上料时,两个钢坯之间会有时间间隔,但由于前一个钢坯在辊道上打滑,造成“连钢”现象,若旁边没有工作人员,不易知道钢坯在运输道上的位置,较难对料坯将进行定位跟踪。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料检测装置及加热炉系统。

2、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装料检测装置,包括第一测距仪、第一冷检机以及第二测距仪;

3、上料装置用于炉体的上料,且上料装置包括第一辊道和第二辊道;

4、所述第二辊道位于第一辊道与炉体入炉侧的炉门之间,且第一辊道、第二辊道和炉体入炉侧的炉门形成炉外的料坯运输路线;

5、所述第一测距仪的测距点位于第一辊道的料坯运输路线上;

6、所第一冷检机的检测点位于第一辊道和第二辊道之间的料坯运输路线上;

7、所述第二测距仪的测距点位于第二辊道和炉体入炉侧的炉门之间的料坯运输路线上。

8、优选的,该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二编码器;

9、所述炉体内设置有多个悬臂辊以及多个驱动件,悬臂辊和驱动件一一对应设置;

10、多个悬臂辊构成悬臂辊段;

11、所述悬臂辊段位于炉体入炉侧的炉门处,炉体入炉侧的炉门以及悬臂辊段形成炉内的料坯运输路线;

12、所述第二编码器设置在驱动件上。

13、优选的,所述第二编码器距靠近于炉体入炉侧的炉门的悬臂辊的距离大于料坯长度。

14、优选的,该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二冷检机;

15、所述第二冷检机的检测点位于第二辊道的料坯运输路线上;

16、所述第一冷检机的检测点和第二冷检机的检测点之间的距离大于料坯长度和50cm之和。

17、优选的,该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一编码器;

18、所述第一编码器位于靠近炉体入炉侧的炉门处的驱动件上。

19、优选的,所述第一测距仪为第一激光测距仪;

20、所述第二测距仪为第二激光测距仪。

21、优选的,所述第二测距仪距炉体入炉侧的炉门的距离大于50cm。

22、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加热炉系统,包括装料检测装置、上料装置以及加热炉;

23、所述炉体为加热炉体。

24、优选的,所述驱动件为电机。

25、优选的,所述上料装置还包括上料台架;

26、所述上料台架位于第一辊道的上方。

2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28、1、本技术采用第一测距仪对第一辊道上的料坯进行定位和跟踪,采用第一冷检机对通过第一辊道和第二辊道之间的料坯进行定位和跟踪,采用第三测距仪对第二辊道和炉体入炉侧的炉门之间的料坯进行定位和跟踪,便于知晓料坯在炉外辊道上的位置,进而便于对料坯进行定位和跟踪;

29、2、本技术采用第二编码器对炉内的料坯进行定位和跟踪,便于知晓料坯在炉内的位置;

30、3、本技术采用第二冷检机对第二辊道上的料坯进行定位和跟踪,进一步提高了对料坯进行定位和跟踪的准确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料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测距仪、第一冷检机以及第二测距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料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二编码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料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编码器距靠近于炉体入炉侧的炉门的悬臂辊的距离大于料坯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料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二冷检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料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一编码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料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测距仪为第一激光测距仪;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料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测距仪距炉体入炉侧的炉门的距离大于50cm。

8.一种加热炉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装料检测装置、上料装置以及加热炉;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加热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为电机(9)。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加热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装置还包括上料台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料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测距仪、第一冷检机以及第二测距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料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二编码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料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编码器距靠近于炉体入炉侧的炉门的悬臂辊的距离大于料坯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料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二冷检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料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一编码器;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成
申请(专利权)人:策立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