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AN收发器芯片外观检测补光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989932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2:11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CAN收发器芯片外观检测补光系统包括:检测台,安装在所述检测台上的升降柱,以及与所述升降柱连接的补光灯;所述补光灯包括:补光壳体,与所述升降柱连接;万向节,一端与所述补光壳体连接,位于补光壳体中心位置处;发光灯板,与所述万向节另一端连接;调向单元,设计四组,分别安装在所述发光灯板的角落,用于调整发光灯板的倾斜度。所述补光壳体与发光灯板均呈矩形。本技术通过设计补光灯进行对CAN收发器芯片外观检测时进行补光,同时通过设计调向单元驱使发光灯板调整倾斜度,进而完成对CAN收发器芯片外观检测时的多角度照射,形成缺陷的多个光线入射角,使得缺陷更容易检测到,减少检测缺陷遗漏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检测领域,具体是一种can收发器芯片外观检测补光系统。


技术介绍

1、can收发器芯片是一种应用于can总线系统的硬件设备,主要用于实现can数据的传输和接收,在工业控制、汽车电子、通讯等领域广泛应用。

2、can收发器芯片背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增加网络容量:随着can总线在各行业应用越来越广泛,网络的容量也会变得越来越大。can收发器芯片采用更高效的通信协议,可以提高网络的容量和带宽;

4、改善通信质量: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中,can总线的通信质量容易受到噪声和干扰的影响,can收发器芯片采用更高质量的线缆和信号处理技术,可以有效减少干扰并提高通信质量;

5、提高安全性:在一些重要应用领域(如汽车电子、医疗设备等),数据传输的安全性非常重要,can收发器芯片通过采用更加先进的加密算法,增强了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6、由于can收发器芯片属于精密器件,因此对其成品的检测尤为重要,而检测一般分为两个方面,一种为芯片内部通路方面,另外一种为芯片外观损伤;

7、传统的外观损伤基本通过视觉采集器搭配机器人学习算法完成,然而有些划痕则需要不同入射角的光线进行照射,才可以更加清楚的显示缺陷划痕等,显然传统的can收发器芯片检测系统并未搭配补光系统,因此容易造成检测缺漏;

8、因此,提供一种针对can收发器芯片外观检测的补光系统,是目前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技术目的:提供一种can收发器芯片外观检测补光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2、技术方案:一种can收发器芯片外观检测补光系统,包括:

3、检测台,安装在所述检测台上的升降柱,以及与所述升降柱连接的补光灯;

4、所述补光灯包括:

5、补光壳体,与所述升降柱连接;

6、万向节,一端与所述补光壳体连接,位于补光壳体中心位置处;

7、发光灯板,与所述万向节另一端连接;

8、调向单元,设计四组,分别安装在所述发光灯板的角落,用于调整发光灯板的倾斜度。

9、所述补光壳体与发光灯板均呈矩形。

10、本技术通过设计补光灯进行对can收发器芯片外观检测时进行补光,同时通过设计调向单元驱使发光灯板调整倾斜度,进而完成对can收发器芯片外观检测时的多角度照射,形成缺陷的多个光线入射角,使得缺陷更容易检测到,减少检测缺陷遗漏现象。

11、在进一步实施例中,所述调向单元包括:

12、调向气缸,与补光壳体铰接,铰接处位于补光壳体的角落;

13、调向伸缩杆,设置在所述调向气缸输出端,与所述发光灯板铰接,铰接处位于发光灯板的角落。

14、在进一步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柱包括:

15、柱体,安装在所述检测台上;

16、滑动件,安装在所述柱体上,包括与所述柱体连接的升降滑轨,以及与所述升降滑轨适配的升降架;

17、驱动件,与所述滑动件连接,包括设置在所述检测台内的升降电机,设置在所述升降电机输出端的升降输出轴,以及与所述升降输出轴连接的升降丝杆;

18、所述升降架套接于所述升降丝杆。

19、通过设计升降柱可以带动补光灯进行升降,进而改变光线的入射高度,进而可以根据实际工况调整补光灯的高度。

20、在进一步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架与补光壳体连接。

21、在进一步实施例中,所述检测台上设有检测位,所述补光灯位于所述检测位上方。

22、有益效果:本技术公开了一种can收发器芯片外观检测补光系统,本技术通过设计补光灯进行对can收发器芯片外观检测时进行补光,同时通过设计调向单元驱使发光灯板调整倾斜度,进而完成对can收发器芯片外观检测时的多角度照射,形成缺陷的多个光线入射角,使得缺陷更容易检测到,减少检测缺陷遗漏现象。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CAN收发器芯片外观检测补光系统,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AN收发器芯片外观检测补光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补光壳体(31)及发光灯板(33)均呈矩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AN收发器芯片外观检测补光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调向单元(34)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AN收发器芯片外观检测补光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升降柱(2)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CAN收发器芯片外观检测补光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升降架(25)与补光壳体(31)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AN收发器芯片外观检测补光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检测台(1)上设有检测位,所述补光灯(3)位于所述检测位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can收发器芯片外观检测补光系统,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an收发器芯片外观检测补光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补光壳体(31)及发光灯板(33)均呈矩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an收发器芯片外观检测补光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调向单元(34)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a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栋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华芯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