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的纳滤脱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989832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2:10
本技术涉及脱色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高效的纳滤脱色装置,包括滤芯;所述滤芯的外侧设置有外壳,所述外壳的一侧固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端设置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外壳上设置有第二齿圈,所述第二齿圈与所述第一齿轮的连接方式为啮合连接,所述第二齿圈的一侧固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端固接有第一磁球,所述外壳的顶端固接有弹性片,所述弹性片关于所述外壳的顶端设置多组,本技术通过弹性片的结构设计,通过该设计不仅操作简单,而且能够对滤芯进行震动,从而能够降低杂质粘附在管道内壁,提高了水的流动性,从而便于进行脱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脱色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高效的纳滤脱色装置


技术介绍

1、纳滤膜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纳滤膜不仅能过滤肉眼不可见的微生物,也能对污染的水质进行脱色,纳滤膜是指膜表面分离层拥有纳米级的的孔结构,纳滤膜分离设备在制药、生物化工、食品工业等诸多领域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2、纳滤膜在进行脱色时,由于纳滤膜可以透过调味料主成分的氨基酸(分子量为数百),而只截留分子量更大的色素,故而可在保留调味料主成分的前提下实现脱色功能,除调味料外,纳滤膜可用于各种提取液的脱色、脱盐处理。

3、现有技术中,在长时间使用观察中,发现现有的纳滤脱色装罟在进行使用时,能够对杂质进行过滤,但是在过滤的过程中,杂质容易粘附在管道内壁,从而降低了水的流动性,导致对脱色加工的效果造成影响;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高效的纳滤脱色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高效的纳滤脱色装置。

2、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高效的纳滤脱色装置,包括滤芯;所述滤芯的外侧设置有外壳,所述外壳的一侧固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端设置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外壳上设置有第二齿圈,所述第二齿圈与所述第一齿轮的连接方式为啮合连接,所述第二齿圈的一侧固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端固接有第一磁球,所述外壳的顶端固接有弹性片,所述弹性片关于所述外壳的顶端设置多组,所述弹性片的顶端固接有第二磁球,所述第二磁球与所述第一磁球的连接方式为磁性连接,通过该设计不仅操作简单,而且能够对滤芯进行震动,从而能够降低杂质粘附在管道内壁。

3、优选的,所述第二齿圈的内侧设置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内侧固接有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关于所述连接环的内侧设置多组,所述第一伸缩杆的外侧设置有第一缓震弹簧,所述第一伸缩杆的一端固接有第一抵压块,所述第一抵压块的一侧固接有橡胶垫,通过该设计能够对第二齿圈进行安装,同时能够对不同型号的外壳进行夹持固定。

4、优选的,所述滤芯的外侧开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关于所述滤芯的外侧设置多组,所述外壳的内侧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一复位弹簧的一端固接有第一卡块,所述第一卡块与所述第一卡槽的连接方式为卡接,通过该设计便于对滤芯进行安装与拆卸。

5、优选的,所述滤芯的一端固接有第一磁环,所述外壳的内侧固接有第二磁环,所述第二磁环与所述第一磁环的连接方式为磁性连接,通过该设计在对滤芯进行安装时,能够对滤芯进行快速定位。

6、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内侧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关于所述外壳的内侧对称设置两组,所述连接板的内侧固接有清洁刷,所述清洁刷关于所述连接板的内侧设置多组,通过该设计在对滤芯进行安装与拆卸时,能够对滤芯表面进行清理。

7、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内侧对称开设有第一梯形滑槽,所述连接板的一侧固接有第一梯形滑块,所述第一梯形滑块与所述第一梯形滑槽的连接方式为磁性连接,所述第一梯形滑块的一侧固接有拉手,通过该设计便于工作人员将清洁刷取出。

8、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

9、1.本技术通过弹性片的结构设计,通过该设计不仅操作简单,而且能够对滤芯进行震动,从而能够降低杂质粘附在管道内壁,提高了水的流动性,从而便于进行脱色;

10、2.本技术通过第一抵压块的结构设计,通过该设计能够对第二齿圈进行安装,同时能够对不同型号的外壳进行夹持固定,从而便于工作人员进行使用,同时还能够提高摩擦力,减少出现滑落的现象。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的纳滤脱色装置,包括滤芯(1);所述滤芯(1)的外侧设置有外壳(10),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0)的一侧固接有支撑板(12),所述支撑板(12)的顶端设置有第一伺服电机(11),所述第一伺服电机(11)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一齿轮(13),所述外壳(10)上设置有第二齿圈(14),所述第二齿圈(14)与所述第一齿轮(13)的连接方式为啮合连接,所述第二齿圈(14)的一侧固接有连接杆(15),所述连接杆(15)的底端固接有第一磁球(16),所述外壳(10)的顶端固接有弹性片(17),所述弹性片(17)关于所述外壳(10)的顶端设置多组,所述弹性片(17)的顶端固接有第二磁球(18),所述第二磁球(18)与所述第一磁球(16)的连接方式为磁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纳滤脱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齿圈(14)的内侧设置有连接环(2),所述连接环(2)的内侧固接有第一伸缩杆(21),所述第一伸缩杆(21)关于所述连接环(2)的内侧设置多组,所述第一伸缩杆(21)的外侧设置有第一缓震弹簧(22),所述第一伸缩杆(21)的一端固接有第一抵压块(23),所述第一抵压块(23)的一侧固接有橡胶垫(2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的纳滤脱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1)的外侧开设有第一卡槽(33),所述第一卡槽(33)关于所述滤芯(1)的外侧设置多组,所述外壳(10)的内侧开设有第一滑槽(3),所述第一滑槽(3)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复位弹簧(31),所述第一复位弹簧(31)的一端固接有第一卡块(32),所述第一卡块(32)与所述第一卡槽(33)的连接方式为卡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效的纳滤脱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1)的一端固接有第一磁环(4),所述外壳(10)的内侧固接有第二磁环(41),所述第二磁环(41)与所述第一磁环(4)的连接方式为磁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效的纳滤脱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0)的内侧设置有连接板(5),所述连接板(5)关于所述外壳(10)的内侧对称设置两组,所述连接板(5)的内侧固接有清洁刷(51),所述清洁刷(51)关于所述连接板(5)的内侧设置多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效的纳滤脱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0)的内侧对称开设有第一梯形滑槽(6),所述连接板(5)的一侧固接有第一梯形滑块(61),所述第一梯形滑块(61)与所述第一梯形滑槽(6)的连接方式为磁性连接,所述第一梯形滑块(61)的一侧固接有拉手(6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的纳滤脱色装置,包括滤芯(1);所述滤芯(1)的外侧设置有外壳(10),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0)的一侧固接有支撑板(12),所述支撑板(12)的顶端设置有第一伺服电机(11),所述第一伺服电机(11)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一齿轮(13),所述外壳(10)上设置有第二齿圈(14),所述第二齿圈(14)与所述第一齿轮(13)的连接方式为啮合连接,所述第二齿圈(14)的一侧固接有连接杆(15),所述连接杆(15)的底端固接有第一磁球(16),所述外壳(10)的顶端固接有弹性片(17),所述弹性片(17)关于所述外壳(10)的顶端设置多组,所述弹性片(17)的顶端固接有第二磁球(18),所述第二磁球(18)与所述第一磁球(16)的连接方式为磁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纳滤脱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齿圈(14)的内侧设置有连接环(2),所述连接环(2)的内侧固接有第一伸缩杆(21),所述第一伸缩杆(21)关于所述连接环(2)的内侧设置多组,所述第一伸缩杆(21)的外侧设置有第一缓震弹簧(22),所述第一伸缩杆(21)的一端固接有第一抵压块(23),所述第一抵压块(23)的一侧固接有橡胶垫(2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的纳滤脱色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小阳余景海叶俊东宋涛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海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