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渗透膜的新型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32492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3:04
一种反渗透膜的新型制备方法,设有反渗透膜、前端盖、后端盖、中心管和外筒;包括步骤将反渗透膜环绕中心管折叠成具有瓣片的环绕结构,于瓣片两侧的外侧面标记有第一压贴痕和第二压贴痕;于瓣片两侧的内侧面标记有第三压贴痕和第四压贴痕;于各第一压贴痕和第三压贴痕上涂覆粘胶,将各相邻瓣片的第一压贴痕和第二压贴痕依次压紧粘连在一起,以及将各瓣片内侧的第三压贴痕和第四压贴痕依次压紧粘连在一起;将各瓣片的两侧开口粘合在一起,将反渗透膜的两端粘连在一起;将中心管置入反渗透膜柱体的中心孔洞内,粘连密封反渗透膜柱体的中心孔洞的两个端部,制成反渗透膜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能提高反渗透膜的利用率,提高水净化的过滤效果。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反渗透膜的新型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过滤技术,尤其是设计一种反渗透膜的新型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水质净化是一项改善地球上人类居住环境的重要技术,而在工业发展越来越发达的今天,污水的处理、生活用水的净化以及污水地区通过净化水源获得水资源的技术都是使人类能够继续在这个地球生存下去的一种必要的技术。在水质净化的技术中,通过反渗透膜技术来获得净化水源的方式是一种最为经济和有效的方式。反渗透膜是一种模拟生物半透膜制成的具有一定特性的人工半透膜,是反渗透技术的核心构件。反渗透技术原理是在高于溶液渗透压的作用下,依据其他物质不能透过半透膜而将这些物质和水分离开来。反渗透膜的膜孔径非常小,因此能够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溶解盐类、胶体、微生物、有机物等。具有水质好、耗能低、无污染、工艺简单、操作简便等优点。反渗透膜装置一般是采用卷筒式的结构,在前端的进水后,通过卷收的反渗透膜的分流,获得分离净化的产品水和保留有污染物的浓水;通过收集产品水获得新的水资源。
[0003]但是现有的卷收式的反渗透膜装置主要是以折叠成层层相叠的环绕中心柱的结构,以褶皱的形式将高压腔内的容器空间分成两个部分,原水从外侧经过一层反渗透膜的过滤后进入到内侧,完成反渗透膜的过滤,过滤后的净水从中心柱管道输出。而这种反渗透膜的设计,只能实现一层反渗透膜的过滤作用。当然也有的产品是通过重叠两层反渗透膜来实现两层反渗透膜的过滤的,但是重叠两层反渗透膜后,两层反渗透膜折叠组成的单叶太厚,影响了每一个折叠页的精密贴合的作用,同时,也导致了在每一层之间还需要额外增加一层隔网,使得反渗透膜的整体卷收面积变小,影响了反渗透膜的过滤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反渗透膜的新型制备方法,使用一层反渗透膜形成多层渗透膜过滤的效果,提高反渗透膜的使用效率,提高反渗透膜的过滤效果。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0006]一种反渗透膜的新型制备方法,其中,设有一反渗透膜、前端盖、后端盖、中心管和外筒;包括步骤:
[0007]一、将反渗透膜切割成指定的长度和宽度,其宽度小于所述外筒内长度;将其环绕所述中心管折叠成截面为花瓣状的具有瓣片的环绕结构,各所述瓣片绕所述中心管朝一个方向旋转并相互压紧;
[0008]二、于瓣片两侧的外侧面分别标记有第一压贴痕和第二压贴痕,前一所述瓣片的第一压贴痕与后一所述瓣片的第二压贴痕对应贴合;于瓣片两侧的内侧面分别标记有第三压贴痕和第四压贴痕,所述第三压贴痕和第四压贴痕于同一瓣片内侧相对应贴合;所述第三压贴痕和第四压贴痕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压贴痕和第二压贴痕朝向中心管方向的内侧位置;
[0009]三、于各所述第一压贴痕和第三压贴痕上涂覆粘胶,将各前一瓣片的所述第一压贴痕和后一瓣片的第二压贴痕依次压紧粘连在一起,以及将各瓣片内侧的所述第三压贴痕和第四压贴痕依次压紧粘连在一起;
[0010]四、将各所述瓣片的两侧开口粘合在一起,将反渗透膜的两端粘连在一起,形成反渗透膜柱体;
[0011]五、将所述中心管置入反渗透膜柱体的中心孔洞内,粘连密封反渗透膜柱体的中心孔洞的两个端部,制成反渗透膜组件;
[0012]六、将反渗透膜组件装入所述外筒中,在进水口端安装上前端盖,在出水口端安装后端盖。
[0013]如上所述的反渗透膜的新型制备方法,其中,在步骤三之后还包括:在所述瓣片内由第三压贴痕和第四压贴痕分隔形成的第一瓣内腔和第二瓣内腔中插入隔网。
[0014]如上所述的反渗透膜的新型制备方法,其中,在步骤三之后还包括:在所述第一压贴痕和第二压贴痕粘连后形成的内侧的第一瓣外腔中插入隔网。
[0015]如上所述的反渗透膜的新型制备方法,其中,在步骤四之后还包括,在所述第一压贴痕和第二压贴痕粘连处外侧的两个瓣片的间隔处插入隔网。
[0016]由以上说明得知,本专利技术确实具有如下的优点:
[0017]本专利技术的反渗透膜的新型制备方法,和常规的卷绕在中心管层层相叠的反渗透膜组件相同,至采用一张反渗透膜来折叠卷绕;使得反渗透膜折叠得到的瓣片层数多,具有较大的过滤净化面积;更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在每个瓣片的外侧和内侧设置了阻隔水流通过的压贴痕,使得各个瓣片外和瓣片内分隔成多个腔体,各个腔体根据靠近中心管的距离的不同,具有一次减弱的内部压力,原水则会从最外侧按照类似S型的路径流入至靠近中心管的最内侧的墙体中,而水流也因此从外到内经过了多层反渗透膜,借此实现了多次反渗透膜的过滤作用。借此,本专利技术能够在不增加反渗透膜张数的情况下,实现了水流经过多次反渗透膜实现多次反渗透膜的过滤的效果,极大的提高了反渗透膜装置的过滤效果。同时,由于水流分别经过被粉尘多个分段的反渗透膜部分,因此,使得每个瓣片的整片反渗透膜由外到内都能够得以利用,不会出现向一般的反渗透膜装置那样,外部接近外筒部分的反渗透膜过滤使用较多而内部靠近中心管的反渗透膜使用效率较低的情况,从本质上提高了反渗透膜的整体利用率。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的方法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的反渗透膜折叠及压贴痕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的反渗透膜组件的水流通道类比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的多组压贴痕组的水流通道类比结构示意图。
[0022]主要元件标号说明:
[0023]本专利技术:
[0024]1:中心管
ꢀꢀꢀꢀꢀꢀꢀꢀꢀꢀꢀꢀꢀꢀꢀꢀ
2:反渗透膜
ꢀꢀꢀꢀꢀꢀꢀꢀꢀꢀꢀꢀ
3:瓣片
[0025]31:第一压贴痕
ꢀꢀꢀꢀꢀꢀꢀꢀꢀꢀꢀꢀ
32:第二压贴痕
ꢀꢀꢀꢀꢀꢀꢀꢀꢀ
33:第三压贴痕
[0026]34:第四压贴痕
ꢀꢀꢀꢀꢀꢀꢀꢀꢀꢀꢀꢀ
4:压贴痕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0028]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反渗透膜的新型制备方法,采用与现有的卷收在中心管周围进行旋转折叠的反渗透膜装置类似的结构,更进一步地进行了实质性的创造设计,使其每个瓣片3及瓣片3之间具有多个过滤腔体,实现了一张反渗透膜制成能够使水流多次经过反渗透膜进行过滤的反渗透膜组件结构,也在本质上解决了反渗透膜存在的靠近外筒的反渗透膜部分利用过度容易污染老化,而靠近中心管的反渗透膜利用率过低的情况,使得本专利技术制备的反渗透膜的过滤结构能够具有更高的整体利用效率。
[0029]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反渗透膜的新型制备方法,其较佳的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至图3所示,设有一反渗透膜2、中心管1、前端盖、后端盖和外筒;较佳的,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步骤:
[0030]S101步骤一,将反渗透膜切割成指定的长度和宽度,其宽度小于所述外筒内长度;将其环绕所述中心管1折叠成截面为花瓣状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渗透膜的新型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设有一反渗透膜、前端盖、后端盖、中心管和外筒;包括步骤:一、将反渗透膜切割成指定的长度和宽度,其宽度小于所述外筒内长度;将其环绕所述中心管折叠成截面为花瓣状的具有瓣片的环绕结构,各所述瓣片绕所述中心管朝一个方向旋转并相互压紧;二、于瓣片两侧的外侧面分别标记有第一压贴痕和第二压贴痕,前一所述瓣片的第一压贴痕与后一所述瓣片的第二压贴痕对应贴合;于瓣片两侧的内侧面分别标记有第三压贴痕和第四压贴痕,所述第三压贴痕和第四压贴痕于同一瓣片内侧相对应贴合;所述第三压贴痕和第四压贴痕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压贴痕和第二压贴痕朝向中心管方向的内侧位置;三、于各所述第一压贴痕和第三压贴痕上涂覆粘胶,将各前一瓣片的所述第一压贴痕和后一瓣片的第二压贴痕依次压紧粘连在一起,以及将各瓣片内侧的所述第三压贴痕和第四压贴痕依次压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景海赵晓阳叶俊东宋涛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海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