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织结构的帘式超滤膜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9481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编织结构的帘式超滤膜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的右侧外表面靠近上端位置固定连接有连接板,该装置通过转动电机带动第一齿轮转动,而后带动齿条转动,通过齿条转动带动啮合在齿条上的第二齿轮上下移动,从而能够对固定板进行上下的位移,便于对滤膜组件进行清洗,通过将水管连接在清理辊上,能够在水进入到清理辊内部的开设的第二空腔中,通过开设的喷水口喷射出来,用于冲洗滤膜组件外表面附着的污渍,在喷洗后通过转动清理辊,使得清理辊设有清理刷的一面贴合在滤膜组件外表面,通过转动电机带动,使清理辊能够上下运动,从而对滤膜组件外表面进行刷擦清理,提高装置实用性,同时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力度,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编织结构的帘式超滤膜组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超滤膜
,具体涉及编织结构的帘式超滤膜组件。

技术介绍

[0002]用于超滤过程中的人工透膜。一般由高分子材料如:醋酸纤维素类、醋酸纤维素酯类、聚乙烯类、聚砜类及聚酰胺类等制成。一般预先制成管式、板面式、卷式、帘式等各种型式的膜组件,然后组装多个组件在一起应用,以增大过滤面积,超滤技术是介于微滤和纳滤之间的一种膜分离技术,平均孔径为3~100nm,具有净化、分离、浓缩溶液等功能。其截留机理主要包括膜的筛分作用和静电作用,过滤介质为超滤膜,在两侧压力差的驱动下,只有低分子量溶质和水能够通过超滤膜,从而达到净化、分离、浓缩的目的。超滤膜技术应用范围广泛,最早使用的超滤膜是天然的动物脏器薄膜,最初的超滤一直作为一项实验工作而没有得到发展,直到20世纪70年代,超滤技术才进入工业应用的快速发展阶段。
[0003]现有专利(公告号CN206897189U)一种带集气管的帘式超滤膜组件,上端集水塑件的两侧位置安装有固定卡夹,上端集水塑件的下侧安装有中空纤维膜束,集气管位于上端集水塑件的上侧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编织结构的帘式超滤膜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架(1)的右侧外表面靠近上端位置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所述连接板(2)的右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架(3),所述第二支撑架(3)的右侧外表面靠近中间位置开设有第一滑槽(4),所述第二支撑架(3)的内部开设有第一空腔(5),所述第一空腔(5)的内部设置有齿条(6),所述齿条(6)的下端位置啮合连接有第一齿轮(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结构的帘式超滤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7)的数量为两个,另一个所述第一齿轮(7)位于齿条(6)的上端位置,下端所述第一齿轮(7)的右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转动电机(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编织结构的帘式超滤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6)的中间位置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9),所述第二齿轮(9)的右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10),且第一滑块(10)滑动连接在第一滑槽(4)内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编织结构的帘式超滤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块(10)的右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1),所述固定板(11)的左侧外表面靠近前端位置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2),所述固定块(12)的外表面设置有清理辊(15)。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编织结构的帘式超滤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辊(15)的两侧外表面靠近中间位置均嵌入式连接有轴承(22).且固定块(12)固定连接在轴承(22)内部,所述清理辊(15)的内部开设有第二空腔(16),所述清理辊(15)的前端外表面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泉学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艾科滤膜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