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旋回转式反渗透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57161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49
一种螺旋回转式反渗透膜装置,包括外筒、中心管和反渗透膜组件,反渗透膜组件包括绕中心管外周折叠的反渗透膜,以及设置于折叠后的相邻的反渗透膜之间的隔网;每一折叠页构成一反渗透膜页,折叠后的每一反渗透膜页的内侧面的长条形的开口与中心管的中心轴具有一设定角度的倾斜设置,形成螺旋式的环绕结构;中心管设置于反渗透膜组件的中心,与反渗透膜组件的内侧连通;中心管上设有多个与反渗透膜页的长条形的开口对应倾斜的入水长孔;中心管的下端部与出水管口连接,出水管口经由密封轴承与出水端盖枢转连接;出水管口上连接有旋转驱动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反渗透膜和中心管形成螺旋式结构,有效提高反渗透膜净化水过程中的产水率,提高净化效率。提高净化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螺旋回转式反渗透膜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反渗透膜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螺旋回转式反渗透膜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水质净化是一项改善地球上人类居住环境的重要技术,而在工业发展越来越发达的今天,污水的处理、生活用水的净化以及污水地区通过净化水源获得水资源的技术都是使人类能够继续在这个地球生存下去的一种必要的技术。在水质净化的技术中,通过反渗透膜技术来获得净化水源的方式是一种最为经济和有效的方式。反渗透膜是一种模拟生物半透膜制成的具有一定特性的人工半透膜,是反渗透技术的核心构件。反渗透技术原理是在高于溶液渗透压的作用下,依据其他物质不能透过半透膜而将这些物质和水分离开来。反渗透膜的膜孔径非常小,因此能够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溶解盐类、胶体、微生物、有机物等。系统具有水质好、耗能低、无污染、工艺简单、操作简便等优点。但是反渗透膜装置一般是采用卷筒式的结构,在前端的进水后,通过卷收的渗透膜的分流,获得分离净化的产品水和保留有污染物的浓水;通过收集产品水获得新的水资源。
[0003]常规的单卷筒状的反渗透膜装置具有较大的反渗透膜面积,但由于压力较大的缘故,在反渗透膜组件内部的净化水的流动阻力也限制了反渗透膜装置的产水率,产水速度较慢。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螺旋回转式反渗透膜装置,形成螺旋式结构,有效提高反渗透膜净化水过程中的产水率,提高净化效率。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0006]一种螺旋回转式反渗透膜装置,其中,包括外筒、中心管和反渗透膜组件,
[0007]所述反渗透膜组件包括绕所述中心管外周折叠的反渗透膜,以及设置于折叠后的相邻的反渗透膜之间的隔网,将所述反渗透膜的两侧隔开;每一折叠页构成一反渗透膜页,折叠后的每一所述膜页的内侧面的长条形的开口与所述中心管的中心轴具有一设定角度的倾斜设置,形成螺旋式的环绕结构;
[0008]所述外筒套设于所述反渗透膜组件外,其两端分别设有进水端盖和出水端盖,所述进水端盖上设有进水端口,所述进水端口与所述反渗透膜组件的外侧连通;
[0009]所述中心管设置于所述反渗透膜组件的中心,与所述反渗透膜组件的内侧连通;所述中心管上设有多个与所述反渗透膜页的长条形的开口对应倾斜的入水长孔;所述中心管的下端部与出水管口连接,所述出水管口经由密封轴承与所述出水端盖枢转连接;所述出水管口上连接有旋转驱动机构。
[0010]如上所述的螺旋回转式反渗透膜装置,其中,各所述入水长孔于所述中心管旋转方向后侧的侧壁上设有导水斜面。
[0011]如上所述的螺旋回转式反渗透膜装置,其中,所述中心管内设有螺旋杆结构,所述
螺旋杆结构前端经由密封轴承连接穿出所述进水端盖,并与一第二旋转驱动机构连接。
[0012]如上所述的螺旋回转式反渗透膜装置,其中,所述中心管内侧壁上设有连通所述中心管前端部和后端部的缓冲管道,所述缓冲管道于前端部设有返水出口,于中心管内靠近所述出水管口的位置设有返水入口。
[0013]如上所述的螺旋回转式反渗透膜装置,其中,所述缓冲管道的凸出至所述中心管内的外侧壁设有第二导水斜面。
[0014]由以上说明得知,本专利技术确实具有如下的优点:
[0015]本专利技术的螺旋回转式反渗透膜装置,巧妙地将反渗透膜页以螺旋回转的形式围绕在所述中心管周围,使得每一个反渗透膜页向内的开口距离增加,使得反渗透膜页内的净化水向所述中心管流动的压差导引作用更强,加速了净化水向中心管排出的速度。更进一步的,所述中心管设置为一自旋转的管体结构,并且各个入水长孔上设有导水斜面,借此,能够通过中心管的旋转作用,驱动加速净化水向中心管内流动。另外,中心管内的螺旋杆结构能够利用螺杆的原理,将净化水向出水管口方向驱动输送,加快了净化水的输送速度;在加速净化水的输送速度后,使得反渗透膜内侧压力进一步降低,能够更进一步地加强反渗透膜的反渗透作用。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的反渗透膜页和中心管的部分结构图。
[0018]主要元件标号说明:
[0019]本专利技术:
[0020]1:外筒
ꢀꢀꢀꢀꢀꢀꢀꢀꢀꢀꢀꢀꢀꢀꢀꢀꢀ
11:进水端盖
ꢀꢀꢀꢀꢀꢀꢀꢀꢀꢀ
12:出水端盖
[0021]13:出水管口
ꢀꢀꢀꢀꢀꢀꢀꢀꢀꢀꢀꢀ
2:反渗透膜组件
ꢀꢀꢀꢀꢀꢀꢀ
21:反渗透膜页
[0022]3:中心管
ꢀꢀꢀꢀꢀꢀꢀꢀꢀꢀꢀꢀꢀꢀꢀ
31:入水长孔
ꢀꢀꢀꢀꢀꢀꢀꢀꢀꢀ
32:缓冲管道
[0023]4:螺旋杆结构
ꢀꢀꢀꢀꢀꢀꢀꢀꢀꢀꢀ
41:螺旋叶片
ꢀꢀꢀꢀꢀꢀꢀꢀꢀꢀ
5:旋转驱动机构
[0024]6:第二旋转驱动机构
ꢀꢀꢀꢀꢀ
7:密封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0026]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螺旋回转式反渗透膜装置,其较佳的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至图2所示,较佳的,本专利技术的螺旋回转式反渗透膜装置包括外筒1、中心管3和反渗透膜组件2。所述反渗透膜组件2包括绕所述中心管3外周折叠的反渗透膜,以及设置于折叠后的相邻的反渗透膜之间的隔网,将所述反渗透膜的两侧隔开;每一折叠页构成一反渗透膜页21,折叠后的每一所述膜页的内侧面的长条形的开口与所述中心管3的中心轴具有一设定角度的倾斜设置,形成螺旋式的环绕结构;如图所示,所述反渗透膜页21为反渗透膜在折叠后形成的像向外延伸的单一个叶片的形状,每一个反渗透膜页21的两侧均为反渗透膜,其内部为反渗透膜内侧,与中心管3连通,通过反渗透膜而与外部隔离,这样,原水通过反渗透膜的反渗透作用进入到反渗透膜内侧,得到净化水,净化水沿中心管3向外输出。如图所示,各反渗透膜页
21与中心管3连通的内部开口形成了倾斜的绕所述中心管3的螺旋开口,相较于现有的与中心管3的中心轴平行设置的形式,极大的增加了所述反渗透膜页21的开口的长度,使得反渗透膜页21内的净水朝向中心管3移动的方向具有更大的出口,使得反渗透膜页21内的净水朝向中心管3方向具有更快的移动速度。
[0027]所述外筒1套设于所述反渗透膜组件2外,其两端分别设有进水端盖11和出水端盖12,所述进水端盖11上设有进水端口,所述进水端口与所述反渗透膜组件2的外侧连通;所述外筒1用于包覆所述反渗透膜组件2,并经由进水端盖11和出水端盖12的固定,可以安装至压力容器中。
[0028]所述中心管3设置于所述反渗透膜组件2的中心,与所述反渗透膜组件2的内侧连通;所述中心管3上设有多个与所述反渗透膜页21的长条形的开口对应倾斜的入水长孔31;所述中心管3的下端部与出水管口13连接,所述出水管口13经由密封轴承7与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旋回转式反渗透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筒、中心管和反渗透膜组件,所述反渗透膜组件包括绕所述中心管外周折叠的反渗透膜,以及设置于折叠后的相邻的反渗透膜之间的隔网,将所述反渗透膜的两侧隔开;每一折叠页构成一反渗透膜页,折叠后的每一所述膜页的内侧面的长条形的开口与所述中心管的中心轴具有一设定角度的倾斜设置,形成螺旋式的环绕结构;所述外筒套设于所述反渗透膜组件外,其两端分别设有进水端盖和出水端盖,所述进水端盖上设有进水端口,所述进水端口与所述反渗透膜组件的外侧连通;所述中心管设置于所述反渗透膜组件的中心,与所述反渗透膜组件的内侧连通;所述中心管上设有多个与所述反渗透膜页的长条形的开口对应倾斜的入水长孔;所述中心管的下端部与出水管口连接,所述出水管口经由密封轴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景海赵晓阳叶俊东宋涛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海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