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盆底治疗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8911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2: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盆底治疗仪,包括主机、侵入电极和非侵入电极组件,侵入电极和与主机电性连接。非侵入电极组件包括可弯曲金属杆制成的矩形框架,矩形框架两端通过长度可调的束缚带连接。矩形框架内可拆卸的搭接有四组可弯曲金属板制成的安装板,每组安装板上可拆卸的安装有四个支架,支架中万向转动安装有万向球,万向球中穿设有滑杆,滑杆通过弹力复位机构与万向球连接,滑杆底部万向转动安装有电极贴片,电极贴片与主机电性连接。本盆底治疗仪中的非侵入电极组件可以根据患者体型来调整电极贴片至最佳位置,使每一个电极贴片能够准确的覆盖治疗穴位。又避免了胶贴式连接,使患者如何移动都能保持电极贴片不掉落,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盆底治疗仪,具体涉及一种盆底治疗仪。


技术介绍

1、盆底治疗仪是一种专门用于治疗盆底功能障碍的设备。盆底治疗仪从早期仅能在医院中使用的昂贵的大型设备逐渐发展成了经济的小型化设备,使得在家进行盆底治疗成为可能。

2、小型化设备主要包括巴掌大的治疗仪主机和侵入式电极,随着治疗方案的不断进步,目前还在主要设备的基础上添加了非侵入式电极贴片,通过侵入式电极配合非侵入式电极贴片结合进行治疗,不仅可以更大面积的,更全面的收集生物反馈信息,还可以进行更大面积的电刺激治疗,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3、目前的非侵入式电极贴片在治疗时主要靠手压或胶贴在小腹等治疗部位。先说手压式,手压式使得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无法解放双手,非常不便,并且当非侵入式电极贴片数量增多时,往往多个电极贴片集中在一块大的基板上,大多数使用者的小腹并非为平坦状态,往往有多层褶皱,使得基板无法很好的贴合使用者的小腹,使用效果差,再加上使用者的体形各不相同,导致小腹处的穴位距离也不相同,集成式的基板无法准确的覆盖这些穴位,导致使用者在使用的过程中,往往感觉部分电极处的反应强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盆底治疗仪,包括主机、侵入电极和非侵入电极组件,所述侵入电极和与主机电性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非侵入电极组件包括矩形框架,所述矩形框架包括两根可弯曲金属杆制成的竖边杆和两根可弯曲金属杆制成的横边杆,所述两竖边杆之间还通过长度可调的束缚带连接,所述两根横边杆之间隔设有至少三组安装板,每组安装板包括两块长条形的可弯曲金属板制成的安装板,安装板的两端分别可拆卸的安装在两根横边杆上,所述每组两块安装板之间还间隔设有至少三个支架,所述支架包括两个分开设置的底板,所述底板分别可拆卸的安装在每组的两块安装板上端面上,所述底板上方设有竖板,两块竖板之间连接有夹块,夹块中万向转动安装有万向球,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盆底治疗仪,包括主机、侵入电极和非侵入电极组件,所述侵入电极和与主机电性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非侵入电极组件包括矩形框架,所述矩形框架包括两根可弯曲金属杆制成的竖边杆和两根可弯曲金属杆制成的横边杆,所述两竖边杆之间还通过长度可调的束缚带连接,所述两根横边杆之间隔设有至少三组安装板,每组安装板包括两块长条形的可弯曲金属板制成的安装板,安装板的两端分别可拆卸的安装在两根横边杆上,所述每组两块安装板之间还间隔设有至少三个支架,所述支架包括两个分开设置的底板,所述底板分别可拆卸的安装在每组的两块安装板上端面上,所述底板上方设有竖板,两块竖板之间连接有夹块,夹块中万向转动安装有万向球,所述夹块侧壁中螺接穿设有用于抵紧万向球的螺栓,所述万向球中开设有圆柱槽,所述圆柱槽的两端均开设有通向万向球表面的圆柱孔,所述圆柱孔中滑动穿设有滑杆,所述圆柱槽中设有套设在滑杆外的弹簧,所述弹簧底部与滑杆固定连接且抵顶圆柱槽的下端壁,弹簧顶部抵顶圆柱槽的上端壁,所述滑杆顶部和底部均穿出万向球,所述滑杆底部还万向转动安装有贴片外壳,所述贴片外壳底部安装有电极贴片,所述电极贴片和主机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盆底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两端的上下端面之间还开设有第一长条孔,第一长条孔中滑动穿设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底部穿出第一长条孔并设有扣接块,所述扣接块由底部向上开设有嵌入槽,所述嵌入槽的内壁上设有阻尼胶垫,所述扣接块通过嵌入槽可拆卸的扣接在横边杆上,所述阻尼胶垫用于增大扣接块和横边杆之间的摩擦系数,所述第一螺杆顶部穿出第一长条孔并螺接有第一螺帽,所述第一螺帽底部与安装板第一长条孔周围的上端面相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盆底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的两个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艾小春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丰得利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