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增加对穴位刺激作用的针灸温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增加对穴位刺激作用的针灸温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989070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2: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增加对穴位刺激作用的针灸温针装置,应用在针灸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壳体与电热温针组件的配合使用,可以在针身施针后,将壳体与电热温针组件套装在针柄处,并通过电热温针组件与外界控制主机连接即可控制电热丝对放置槽内的艾绒进行加热,使得艾绒可以形成艾热,将通过导热片将热量引导至针柄以及针身上,达到对人体穴位进行刺激的传统温针灸治疗方式,由于温针位电子加热方式,因此可以使得温针温度恒定,并具有持续性强度的效果,并且也不会产生明火,不会导致患者烫伤也不会产生艾烟和艾灰等,极大程度的提升了使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针灸,特别涉及一种增加对穴位刺激作用的针灸温针装置


技术介绍

1、艾灸属于中医针灸中的灸法,是一种传统的中医防病治病的治疗方法,其采用艾叶或艾绒制成的艾柱,然后使用明火点燃,利用其燃烧产生的艾热刺激人体的穴位或特殊部位,达到治疗的目的,受限于针灸温针的治疗方式,其在进行治疗的时候,将会面临多种使用情况,但不仅限于以下提出的一种,更具体的是,尤其为采用艾柱进行针灸温针治疗的方式,由于艾柱的燃烧会产生一定的烟气,存在部分患者难以忍受,并且艾柱燃烧还会产生艾灰,导致艾灰以掉落在人体皮肤上,易对人体造成烫伤,并且采用艾柱燃烧温针方式还存在针灸温度不能恒定,且持续时间较短的问题。

2、结合上述问题切入点会发现,目前市场上的现有艾柱针灸温针在进行使用的时候,很难同时去规避以上提出的问题,从而无法达到我们所期望的效果,故而,我们提出了一种在进行使用的时候,采用电子加热方式,与传统艾绒相结合使用的增加对穴位刺激作用的针灸温针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的一种增加对穴位刺激作用的针灸温针装置,其优点是通过设置壳体与电热温针组件的配合使用,可以在针身施针后,将壳体与电热温针组件套装在针柄处,并通过电热温针组件与外界控制主机连接即可控制电热丝对放置槽内的艾绒进行加热,使得艾绒可以形成艾热,将通过导热片将热量引导至针柄以及针身上,达到对人体穴位进行刺激的传统温针灸治疗方式,由于温针位电子加热方式,因此可以使得温针温度恒定,并具有持续性强度的效果,并且也不会产生明火,不会导致患者烫伤也不会产生艾烟和艾灰等,极大程度的提升了使用性。

2、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增加对穴位刺激作用的针灸温针装置,包括针柄和针身,所述针柄设置在针身的后侧,所述针柄的表面套接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电热温针组件,所述电热温针组件与针柄配合使用;

3、所述电热组件包括安装壳,所述安装壳栓接在壳体的内壁,所述安装壳的内部栓接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表面缠绕有电热丝,所述壳体的前侧栓接有锁紧件,所述锁紧件的内壁与针柄的表面紧密接触,所述安装壳的底部栓接有导热片,所述导热片的前侧与针柄接触。

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壳体与电热温针组件的配合使用,可以在针身施针后,将壳体与电热温针组件套装在针柄处,并通过电热温针组件与外界控制主机连接即可控制电热丝对放置槽内的艾绒进行加热,使得艾绒可以形成艾热,将通过导热片将热量引导至针柄以及针身上,达到对人体穴位进行刺激的传统温针灸治疗方式,由于温针位电子加热方式,因此可以使得温针温度恒定,并具有持续性强度的效果,并且也不会产生明火,不会导致患者烫伤也不会产生艾烟和艾灰等,极大程度的提升了使用性。

5、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放置槽包括外筒体和内筒体,所述外筒体栓接在安装壳的内部,所述内筒体滑动连接在外筒体的内部,所述外筒体内壁的底部栓接有凸台,所述凸台的顶部栓接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杆柱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推动架,所述定位柱的表面套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推动架和凸台栓接,所述推动架的顶部与内筒体的内壁接触。

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放置槽,可通过将艾绒放置在内筒体的内部,在通过内筒体与外筒体的滑动连接,使内筒体滑动安放至外筒体的内部,在内筒体安放过程中对内筒体施加外力,会使其对推动架产生推力,使其在定位柱的表面移动并迫使弹簧收缩,可以使内筒体完全放入外筒体的内部,而在内筒体施加外力消除后,由于弹簧的弹性作用下,因此使推动架复位,可以将内筒体顶出外筒体内部一定高度,因此便于内筒体的取出工作。

7、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锁紧件包括外螺纹套,所述外螺纹套栓接在壳体的前侧,所述外螺纹套的表面螺纹连接与内螺纹套,所述外螺纹套的前侧栓接有锥形套,所述锥形套的内壁与针柄的表面紧密接触。

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锁紧件,通过外螺纹套与内螺纹套的螺纹配合下,内螺纹套在外螺纹套的表面旋转并前移,可以使内螺纹套逐步挤压锥形套,使锥形套紧贴在针柄的表面,因此达到对壳体进行固定安装的效果,并且内螺纹套的前后移动,可以调整锥形套的变形直径,因此达到适用不同直径针柄使用的效果,降低了壳体安装的使用局限性。

9、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的后侧转动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的前侧与内筒体紧密接触,所述内筒体的底部设置有与定位柱和推动架配合使用的台阶槽。

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盖板,通过盖板的启闭可以便于取出或放置艾绒,并且盖板关闭后,采用螺栓或其他固定结构使盖板与壳体之间闭合,可以达到对内筒体施加外力的效果。

11、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壳、外筒体、内筒体和凸台的内部均设置为孔状结构,且凸台为梯形设置。

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安装壳、外筒体、内筒体和凸台的内部均设置为孔状结构,可以便于形成热量通道,便于将热量引导至针柄以及针身上,通过设置凸台为梯形设置,可以达到便于放置内筒体的效果。

13、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锥形套的表面呈环形开设有缺口,且锥形套为弹性材料制成,所述外螺纹套的前侧呈台阶状,且靠近锥形套的一侧与锥形套紧密接触。

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在锥形套的表面呈环形开设缺口,可以便于锥形套前端能够在内螺纹套挤压下进行直径的变化,从而便于锁定现在不同规格的针柄上,而通过设置外螺纹套的前侧呈台阶状,可以达到挤压锥形套形变的效果。

15、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包括主体层,所述主体层的内壁设置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的内壁设置有绝缘层。

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壳体由主体层、隔热层和绝缘层构成,隔热层能够隔绝电热丝产生热量的外泄,避免因热传导导致主体层温度过高而影响使用的效果,而通过绝缘层,可以避免因电热丝电流泄露而影响使用的情况出现,保证了使用安全性。

17、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隔热层为铝箔隔热膜构成,且粘接在主体层的内壁。

1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隔热层为铝箔隔热膜构成,且粘接在主体层的内壁,能够达到对热量隔绝以及保证热量集中,降低能耗的效果。

19、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绝缘层为聚乙烯膜构成,且粘接在隔热层的内壁。

2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绝缘层为聚乙烯膜构成,且粘接在隔热层的内壁,可以避免因电热丝电流泄露而影响使用的情况出现,保证了使用安全性。

21、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螺纹套的表面呈环形设置有若干个半圆凸起,且半圆凸起与外螺纹套一体成形。

2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半圆凸起,可以便于旋转内螺纹套,增大了与手部的摩擦力。

23、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4、1、通过设置壳体与电热温针组件的配合使用,可以在针身施针后,将壳体与电热温针组件套装在针柄处,并通过电热温针组件与外界控制主机连接即可控制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增加对穴位刺激作用的针灸温针装置,包括针柄(1)和针身(2),其特征在于:所述针柄(1)设置在针身(2)的后侧,所述针柄(1)的表面套接有壳体(3),所述壳体(3)的内部设置有电热温针组件(4),所述电热温针组件(4)与针柄(1)配合使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加对穴位刺激作用的针灸温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槽(42)包括外筒体(421)和内筒体(422),所述外筒体(421)栓接在安装壳(41)的内部,所述内筒体(422)滑动连接在外筒体(421)的内部,所述外筒体(421)内壁的底部栓接有凸台(423),所述凸台(423)的顶部栓接有定位柱(424),所述定位杆柱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推动架(425),所述定位柱(424)的表面套接有弹簧(426),所述弹簧(426)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推动架(425)和凸台(423)栓接,所述推动架(425)的顶部与内筒体(422)的内壁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增加对穴位刺激作用的针灸温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件(44)包括外螺纹套(441),所述外螺纹套(441)栓接在壳体(3)的前侧,所述外螺纹套(441)的表面螺纹连接与内螺纹套(442),所述外螺纹套(441)的前侧栓接有锥形套(443),所述锥形套(443)的内壁与针柄(1)的表面紧密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增加对穴位刺激作用的针灸温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的后侧转动连接有盖板(5),所述盖板(5)的前侧与内筒体(422)紧密接触,所述内筒体(422)的底部设置有与定位柱(424)和推动架(425)配合使用的台阶槽(6)。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增加对穴位刺激作用的针灸温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壳(41)、外筒体(421)、内筒体(422)和凸台(423)的内部均设置为孔状结构,且凸台(423)为梯形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增加对穴位刺激作用的针灸温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套(443)的表面呈环形开设有缺口(7),且锥形套(443)为弹性材料制成,所述外螺纹套(441)的前侧呈台阶状,且靠近锥形套(443)的一侧与锥形套(443)紧密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加对穴位刺激作用的针灸温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包括主体层(31),所述主体层(31)的内壁设置有隔热层(32),所述隔热层(32)的内壁设置有绝缘层(3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增加对穴位刺激作用的针灸温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层(32)为铝箔隔热膜构成,且粘接在主体层(31)的内壁。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增加对穴位刺激作用的针灸温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33)为聚乙烯膜构成,且粘接在隔热层(32)的内壁。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增加对穴位刺激作用的针灸温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螺纹套(442)的表面呈环形设置有若干个半圆凸起(8),且半圆凸起(8)与外螺纹套(441)一体成形。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加对穴位刺激作用的针灸温针装置,包括针柄(1)和针身(2),其特征在于:所述针柄(1)设置在针身(2)的后侧,所述针柄(1)的表面套接有壳体(3),所述壳体(3)的内部设置有电热温针组件(4),所述电热温针组件(4)与针柄(1)配合使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加对穴位刺激作用的针灸温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槽(42)包括外筒体(421)和内筒体(422),所述外筒体(421)栓接在安装壳(41)的内部,所述内筒体(422)滑动连接在外筒体(421)的内部,所述外筒体(421)内壁的底部栓接有凸台(423),所述凸台(423)的顶部栓接有定位柱(424),所述定位杆柱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推动架(425),所述定位柱(424)的表面套接有弹簧(426),所述弹簧(426)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推动架(425)和凸台(423)栓接,所述推动架(425)的顶部与内筒体(422)的内壁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增加对穴位刺激作用的针灸温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件(44)包括外螺纹套(441),所述外螺纹套(441)栓接在壳体(3)的前侧,所述外螺纹套(441)的表面螺纹连接与内螺纹套(442),所述外螺纹套(441)的前侧栓接有锥形套(443),所述锥形套(443)的内壁与针柄(1)的表面紧密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增加对穴位刺激作用的针灸温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的后侧转动连接有盖板(5),所述盖板(5)的前侧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亮刚朱沧龙徐海勝王静周玉美陈曦冉光琴吕宁霁
申请(专利权)人:贵阳市乌当区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