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实现颅脑影像与现实面部实体结构匹配的定位球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98909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2:07
一种可实现颅脑影像与现实面部实体结构匹配的定位球及方法,其中的定位球,包括反光球体及支撑座,所述反光球体包括反光壳体及设置在所述反光壳体中心的加强内芯,所述反光壳体用于在追踪过程中反射红外光,所述加强内芯用于形成MRI显影;所述反光球体设置在所述支撑座的一侧中部,所述支撑座的背离所述反光球体另一侧端部分别设有胶接层。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在MRI时预先识别标识点位置,能够提高实际检查时的快捷性和定位准确性,同时具有简化操作难度、节省时间成本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实现颅脑影像与现实面部实体结构匹配的定位球及方法,属于医疗定位。


技术介绍

1、经颅磁刺激(英文缩写tms)是一种无创的神经干预技术。它是基于电磁相互转换的原理,对刺激线圈快速充放电会产生时变的感应磁场,时变磁场会在人体组织内产生感应电场和感生电流,从而对脑组织内的神经元活动进行兴奋性或抑制性的调控。

2、人类大脑可分为多个功能特化的亚区,为了调节某个异常脑区的功能活动而不影响其他正常脑区,临床上需要在患者头皮表面找到特定功能区的体表投影位置。

3、由于头颅外形和大脑结构在外形和功能上都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在没有设备辅助的情况下很难精准定位每位患者特定的待刺激区域的位置。为实现这一目的,市场上的产品主要通过红外导航系统来定位。

4、目前,在使用红外导航系统进行定位的过程中,比较重要的一步是将三维头颅磁共振(英文缩写mri)的扫描图像与现实空间的面部实体结构进行匹配。其具体操作包括以下几步:

5、一、在患者的磁共振图像中标记出面部特征点(至少四个),如鼻尖、鼻根、鼻唇沟、双侧嘴角和双耳耳前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实现颅脑影像与现实面部实体结构匹配的定位球,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实现颅脑影像与现实面部实体结构匹配的定位球,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壳体设有反射涂层的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实现颅脑影像与现实面部实体结构匹配的定位球,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内芯包括开设于所述反光壳体内部的中心腔体及设置于所述中心腔体内的填充体,所述填充体为MRI显影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实现颅脑影像与现实面部实体结构匹配的定位球,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内芯的整体形状为球型或异型。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可实现颅脑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实现颅脑影像与现实面部实体结构匹配的定位球,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实现颅脑影像与现实面部实体结构匹配的定位球,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壳体设有反射涂层的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实现颅脑影像与现实面部实体结构匹配的定位球,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内芯包括开设于所述反光壳体内部的中心腔体及设置于所述中心腔体内的填充体,所述填充体为mri显影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实现颅脑影像与现实面部实体结构匹配的定位球,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内芯的整体形状为球型或异型。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可实现颅脑影像与现实面部实体结构匹配的定位球,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包括整体呈矩型的座体,所述座体的中部设有一个用于安装所述反光球体的贯通孔,两个胶接层对称设置在所述座体长度方向的两端,在与所述胶接层相背离的座体两端表面还设有波纹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实现颅脑影像与现实面部实体结构匹配的定位球,其特征在于,所述贯通孔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公俊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脑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