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充放电线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88069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2: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新型涉及快速充放电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快速充放电线束,包括第一线束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束组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主卡扣组件,所述主卡扣组件的一侧中间活动套接有副卡扣组件,所述副卡扣组件的一侧中间固定连接有第二线束,所述第二线束的一侧设有充电保护装置,所述充电保护装置的一侧开设有圆形凹槽,所述第二线束的一侧与充电保护装置的一侧圆形凹槽进行固定连接,所述充电保护装置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充电接头组件,所述第一线束组件包括有橡胶层,所述橡胶层的内壁表面固定连接有散热网层,本发明专利技术新型通过设有充电接头组件,有利于通过充电接头组件内的功率调节器对充电功率大小进行调节,无需区分快慢使用更加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新型涉及快速充放电,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快速充放电线束


技术介绍

1、线束(circuit group)为一定负载源组提供服务设备的总体,如中继线路、交换装置、控制系统等。话务理论的基本研究内容是研究话务量、呼损和线束容量三者之间的关系,因此.线束是话务理论中一个重要的基本概念,为了便于安装、维修,确保电气设备能在最恶劣的条件下工作,将全车各电气设备所用的不同规格、不同颜色的电线通过合理的安排,将其合为一体,并用绝缘材料把电线捆扎成束,这样既完整,又可靠。

2、目前市场上的快速充放电线束还存有不足,1、现有的快速充放电线束,充电有着快充和慢充接头,使用时还需要调整对应的接头,较为麻烦;2、现有的快速充放电线束,在线束进行卡扣连接时操作复杂,不易安装与拆卸;3、现有的快速充放电线束,当线束的充电电量过大时,会产生大量的热能,不及时散发热量会导致线束内部出现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新型提供了一种快速充放电线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快速充放电线束,包括第一线束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束组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主卡扣组件,所述主卡扣组件的一侧中间活动套接有副卡扣组件,所述副卡扣组件的一侧中间固定连接有第二线束,所述第二线束的一侧设有充电保护装置,所述充电保护装置的一侧开设有圆形凹槽,所述第二线束的一侧与充电保护装置的一侧圆形凹槽进行固定连接,所述充电保护装置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充电接头组件,结构简单,便于安装。

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线束组件包括有橡胶层,所述橡胶层的内壁表面固定连接有散热网层,所述散热网层的内壁表面固定连接有导热层,所述导热层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线束主体,所述第一线束组件与第二线束均为相同。

4、进一步的,所述主卡扣组件包括有主卡扣主体,所述主卡扣主体的一侧顶端与底端均开设有方形凹槽,所述主卡扣主体的一侧顶端与底端均设有第一弹簧,每个所述第一弹簧的一侧与主卡扣主体的一侧顶端与底端均方形凹槽进行固定连接,每个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卡条,所述主卡扣主体的内腔顶部与底部中间均开设有连通孔,卡条便于推动副卡扣主体进行拆卸。

5、进一步的,所述副卡扣组件包括有副卡扣主体,所述副卡扣主体的顶部与底部中间均开设有方形凹槽,所述副卡扣主体的顶部与底部中间方形凹槽内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每个所述第二弹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三角卡块,三角卡块便于连通孔进行卡接。

6、进一步的,所述充电保护装置包括有充电保护主体,所述充电保护主体的另一侧开设有矩形凹槽,所述充电保护主体的另一侧矩形凹槽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有功率调节器,充电保护装置可以智能化进行的充电。

7、进一步的,所述充电接头组件包括有充电接头主体,所述充电接头主体的内腔顶部一端与底部一端均开设有圆形小槽,所述充电接头主体的内腔顶部一端与底部一端圆形小槽内固定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一侧设有接头保护盖,所述接头保护盖的顶部一端开设有圆形孔洞,所述连接轴的中间与接头保护盖的顶部一端圆形孔洞就活动连接,所述充电接头主体的内腔开设有充电接口,接头保护盖可以保护充电接口。

8、本专利技术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9、1.本专利技术新型通过设有充电接头组件,有利于通过充电接头组件内的功率调节器对充电功率大小进行调节,无需区分快慢使用更加简单。

10、2.本专利技术新型通过设有主卡扣组件,有利于通过主卡扣组件内的卡条推动副卡扣组件内三角卡块,使三角卡块压缩第二弹簧后,副卡扣主体将进行抽出,在安装与拆卸时更加方便。

11、3.本专利技术新型通过设有散热网层与导热层,有利于通过散热网层与导热层传递热能,散热网层与导热层将热能进行散发,避免过量的电量导致线束损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快速充放电线束,包括第一线束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束组件(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主卡扣组件(2),所述主卡扣组件(2)的一侧中间活动套接有副卡扣组件(3),所述副卡扣组件(3)的一侧中间固定连接有第二线束(4),所述第二线束(4)的一侧设有充电保护装置(5),所述充电保护装置(5)的一侧开设有圆形凹槽,所述第二线束(4)的一侧与充电保护装置(5)的一侧圆形凹槽进行固定连接,所述充电保护装置(5)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充电接头组件(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充放电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束组件(1)包括有橡胶层(101),所述橡胶层(101)的内壁表面固定连接有散热网层(102),所述散热网层(102)的内壁表面固定连接有导热层(103),所述导热层(10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线束主体(104),所述第一线束组件(1)与第二线束(4)均为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充放电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卡扣组件(2)包括有主卡扣主体(201),所述主卡扣主体(201)的一侧顶端与底端均开设有方形凹槽,所述主卡扣主体(201)的一侧顶端与底端均设有第一弹簧(202),每个所述第一弹簧(202)的一侧与主卡扣主体(201)的一侧顶端与底端均方形凹槽进行固定连接,每个所述第一弹簧(202)的另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卡条(203),所述主卡扣主体(201)的内腔顶部与底部中间均开设有连通孔(2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充放电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副卡扣组件(3)包括有副卡扣主体(301),所述副卡扣主体(301)的顶部与底部中间均开设有方形凹槽,所述副卡扣主体(301)的顶部与底部中间方形凹槽内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302),每个所述第二弹簧(302)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三角卡块(30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充放电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保护装置(5)包括有充电保护主体(501),所述充电保护主体(501)的另一侧开设有矩形凹槽,所述充电保护主体(501)的另一侧矩形凹槽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有功率调节器(50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充放电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接头组件(6)包括有充电接头主体(601),所述充电接头主体(601)的内腔顶部一端与底部一端均开设有圆形小槽,所述充电接头主体(601)的内腔顶部一端与底部一端圆形小槽内固定连接有连接轴(602),所述连接轴(602)的一侧设有接头保护盖(603),所述接头保护盖(603)的顶部一端开设有圆形孔洞,所述连接轴(602)的中间与接头保护盖(603)的顶部一端圆形孔洞就活动连接,所述充电接头主体(601)的内腔开设有充电接口(604)。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充放电线束,包括第一线束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束组件(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主卡扣组件(2),所述主卡扣组件(2)的一侧中间活动套接有副卡扣组件(3),所述副卡扣组件(3)的一侧中间固定连接有第二线束(4),所述第二线束(4)的一侧设有充电保护装置(5),所述充电保护装置(5)的一侧开设有圆形凹槽,所述第二线束(4)的一侧与充电保护装置(5)的一侧圆形凹槽进行固定连接,所述充电保护装置(5)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充电接头组件(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充放电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束组件(1)包括有橡胶层(101),所述橡胶层(101)的内壁表面固定连接有散热网层(102),所述散热网层(102)的内壁表面固定连接有导热层(103),所述导热层(10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线束主体(104),所述第一线束组件(1)与第二线束(4)均为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充放电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卡扣组件(2)包括有主卡扣主体(201),所述主卡扣主体(201)的一侧顶端与底端均开设有方形凹槽,所述主卡扣主体(201)的一侧顶端与底端均设有第一弹簧(202),每个所述第一弹簧(202)的一侧与主卡扣主体(201)的一侧顶端与底端均方形凹槽进行固定连接,每个所述第一弹簧(202)的另一侧均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喻国金陆旭峰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明德电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