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基坑支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87749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2:01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基坑支护结构,涉及基坑支护技术领域;而本技术包括对称分布的支撑柱和支护板,两个所述支撑柱的上端之间转动设有调节机构,所述支护板的中部固定贯穿有对称分布的第一固定桩,所述第一固定桩的内部设置有固定装置;通过设置电机、第一双向螺杆、滑动块和连杆,通过开启电机的驱动端带动第一双向螺杆转动,使链各个滑动块在第一双向螺杆上相互靠近,连杆随着滑动块位置移动,使支护板与土面进行相贴合,当连杆与支护板垂直平行时,将支护板完全与土面紧密贴合,这时支护板上的两个第一固定桩随之插入泥土进行固定,从而不会出现缝隙,防止泥土脱落,增加了支护板对基坑内壁的土面贴合紧密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基坑支护,具体为一种建筑基坑支护结构


技术介绍

1、目前的基坑支护结构,是为保证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基坑侧壁及周边环境采用的支挡、加固保护措施,基但又与地区性有关,不同区域地质条件其特点也不相同;

2、现有的基坑支护板在和基坑的内壁不牢固,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支护板与土面之间出现缝隙,从而会有泥土掉落下来,导致基坑支护板出现不稳定,针对上述问题,专利技术人提出一种建筑基坑支护结构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支护板与土面之间出现缝隙,导致基坑支护板出现不稳定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基坑支护结构。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基坑支护结构,包括对称分布的支撑柱和支护板,两个所述支撑柱的上端之间转动设有调节机构,所述支护板的中部固定贯穿有对称分布的第一固定桩,所述第一固定桩的内部设置有固定装置;

3、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一双向螺杆,所述第一双向螺杆的两端转动安装在两个所述支撑柱相对的一侧,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柱的顶端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内部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驱动端活动贯穿支撑柱并与所述第一双向螺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双向螺杆的外侧螺纹套设有对称分布的滑动块,两个所述滑动块的两侧转动设有形状相同的连杆,所述连杆的远离滑动块的一端转动安装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两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靠近支护板的一侧固定连接在支护板上。

4、优选地,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转动柱,所述转动柱的一端转动安装在第一固定桩的内部,所述转动柱靠近支护板的一端活动贯穿第一固定桩,所述转动柱远离支护板的一端部固定安装有蜗杆,所述蜗杆的外侧啮合连接有蜗轮,所述蜗轮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双向螺杆,所述第二双向螺杆的两端螺纹套设有第二固定桩。

5、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桩的外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和第二固定桩位置对应。

6、优选地,所述转动柱靠近支护板的一端外侧固定套设有转动把手。

7、优选地,所述转动柱靠近蜗杆的一侧转动套设有稳定块,所述稳定块的底端固定连接在第一固定桩的内部上表面。

8、优选地,所述第二双向螺杆靠近蜗轮的两侧螺纹套设有稳定板,所述稳定板的顶端固定连接在第一固定桩的内部顶端。

9、优选地,所述支撑柱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稳定盘,所述稳定盘中活动插设有环形分布的四个钢钉。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11、1、通过设置电机、第一双向螺杆、滑动块和连杆,通过开启电机的驱动端带动第一双向螺杆转动,使链各个滑动块在第一双向螺杆上相互靠近,连杆随着滑动块位置移动,使支护板与土面进行相贴合,当连杆与支护板垂直平行时,将支护板完全与土面紧密贴合,这时支护板上的两个第一固定桩随之插入泥土进行固定,从而不会出现缝隙,防止泥土脱落,增加了支护板对基坑内壁的土面贴合紧密性;

12、2、通过设置转动柱、蜗杆、蜗轮和第二双向螺杆,通过转动转动柱带动蜗杆转动,蜗杆带动蜗轮转动并带动第二双向螺杆转动,使两个第二固定桩向远离蜗轮的方向滑动,将第二固定柱插入泥土,作为支撑点,从而防止支撑柱和支护板倾斜,进而使支护板牢固的贴合基坑内壁的土面上不易分离,提升了该结构的稳定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基坑支护结构,包括对称分布的支撑柱(1)和支护板(3),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撑柱(1)的上端之间转动设有调节机构(2),所述支护板(3)的中部固定贯穿有对称分布的第一固定桩(4),所述第一固定桩(4)的内部设置有固定装置(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5)包括转动柱(51),所述转动柱(51)的一端转动安装在第一固定桩(4)的内部,所述转动柱(51)靠近支护板(3)的一端活动贯穿第一固定桩(4),所述转动柱(51)远离支护板(3)的一端部固定安装有蜗杆(52),所述蜗杆(52)的外侧啮合连接有蜗轮(53),所述蜗轮(53)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双向螺杆(54),所述第二双向螺杆(54)的两端螺纹套设有第二固定桩(55)。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桩(4)的外表面开设有通孔(401),所述通孔(401)和第二固定桩(55)位置对应。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柱(51)靠近支护板(3)的一端外侧固定套设有转动把手(6)。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柱(51)靠近蜗杆(52)的一侧转动套设有稳定块(7),所述稳定块(7)的底端固定连接在第一固定桩(4)的内部上表面。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双向螺杆(54)靠近蜗轮(53)的两侧螺纹套设有稳定板(8),所述稳定板(8)的顶端固定连接在第一固定桩(4)的内部顶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稳定盘(9),所述稳定盘(9)中活动插设有环形分布的四个钢钉(1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基坑支护结构,包括对称分布的支撑柱(1)和支护板(3),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撑柱(1)的上端之间转动设有调节机构(2),所述支护板(3)的中部固定贯穿有对称分布的第一固定桩(4),所述第一固定桩(4)的内部设置有固定装置(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5)包括转动柱(51),所述转动柱(51)的一端转动安装在第一固定桩(4)的内部,所述转动柱(51)靠近支护板(3)的一端活动贯穿第一固定桩(4),所述转动柱(51)远离支护板(3)的一端部固定安装有蜗杆(52),所述蜗杆(52)的外侧啮合连接有蜗轮(53),所述蜗轮(53)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双向螺杆(54),所述第二双向螺杆(54)的两端螺纹套设有第二固定桩(55)。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桩(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博邢运杰程子萌李旭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建工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