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放坡装置以及带倒角管涵基础的施工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98723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1: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公路工程施工领域,公开了一种小型放坡装置以及带倒角管涵基础的施工方法。由于移动基座运行轨迹的铣削面与边坡面平行,在铣轮通过吊臂调节至设计高度后与移动基座相对静止,使得铣轮的作业面与待施工边坡平行,在一层一层铣削后达到精准放坡的目的。并且,较人工或者挖机放坡,减少对待施工边坡以下区域的挖掘,提升了放坡精度,从而避免后期土层的回填。将管涵基础底部的两侧倒角对应的区域进行放坡,采用放坡后直接浇筑混凝土倒角一次成型的方法,解决了常规倒角加工工程量大、效率低,常规倒角加工完成后回填土难以夯实的问题,达到了缩短工期,提高基础质量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公路工程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型放坡装置以及带倒角管涵基础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混凝土基础在承受荷载时,存在直角处容易产生应力集中,导致基础开裂、变形等问题。因此,施工时需对其进行倒角处理,从而有效减缓这种应力集中问题,增强混凝土基础的抗震性和稳定性,提高其使用寿命。目前常见的混凝土基础倒角处理方式为使用手动倒角机、电动倒角机、割断机等倒角工具,将其置于混凝土基础的边缘,沿着基础边缘来回操作,逐步加工角部,但这种处理方式仅适用于处理小倒角。

2、在现在道路施工中,若将倒角处理运用在横跨路面的管涵基础时,采用上述倒角施工方式则存在工程量大,施工效率低造成工期延误的问题。另外,在管涵基础倒角施工后,倒角下方回填土难以回填夯实,后期存在回填土沉降,造成管涵下方无支撑,从而导致管涵基础开裂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小型放坡装置以及带倒角管涵基础的施工方法,在达到倒角处理目的的同时,避免了回填困难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型放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放坡装置,其特征在于:功能头组件还包括压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放坡装置,其特征在于:纵向轨道由多根长度相同的节段组成,相邻两根长度相同的节段通过螺栓连接,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确定节段的数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小型放坡装置,其特征在于:轨道支座采用伸缩式支座,在轨道支座的顶端和纵向轨道节段的下表面设有相互匹配的卡板和卡槽,通过卡板和卡槽实现轨道支座和纵向轨道的可拆卸连接;并在纵向轨道的每根节段上设有水平气泡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放坡装置,其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型放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放坡装置,其特征在于:功能头组件还包括压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放坡装置,其特征在于:纵向轨道由多根长度相同的节段组成,相邻两根长度相同的节段通过螺栓连接,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确定节段的数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小型放坡装置,其特征在于:轨道支座采用伸缩式支座,在轨道支座的顶端和纵向轨道节段的下表面设有相互匹配的卡板和卡槽,通过卡板和卡槽实现轨道支座和纵向轨道的可拆卸连接;并在纵向轨道的每根节段上设有水平气泡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放坡装置,其特征在于:横向轨道通过槽型结构与纵向轨道连接,横向轨道与纵向轨道的连接槽内装有电动滑轮,控制台通过控制电动滑轮驱动横向导轨在纵向导轨上移动;移动基座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宏郭小勤孟璐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