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硅油离合器正反向回油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86375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1:55
本申请涉及一种硅油离合器正反向回油机构,涉及离合器的技术领域,其包括前盖主体,所述前盖主体上开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的内壁上设有回油组件,所述回油组件包括回油腔、回油结构、两个回油孔和两个导流块,两个所述回油孔开设于安装腔的底侧,所述安装腔的底侧开设有第一沉槽,所述回油腔开设于第一沉槽的底侧;所述导流块沿自身的长度方向开设有与回油孔连通的导流通槽,所述导流块上设置有将导流通槽一端封堵的挡块,两个所述导流块安装完毕后,两个所述导流块上的导流通槽相互贴近;本申请通过回油组件的设置,风扇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时分别通过两个不同的回油孔汇入到回油腔内部,且由于两个导流块的结构完全相同,以此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离合器的,尤其是涉及一种硅油离合器正反向回油机构


技术介绍

1、电动硅油风扇离合器是一种利用电动机驱动液压泵,通过压缩硅油产生的液压力来控制风扇工作的装置,它可以根据发动机温度、车速等因素自动调节风扇转速,保证发动机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运行,并具有减少燃料消耗和降低噪音的作用。中小型卡车的发动机种类繁多,有的要求冷却风扇顺时针旋转(正向吸风);有的要求冷却风扇逆时针旋转(反向吸风),这就要求控制冷却风扇的硅油风扇离合器必须有两种形式:顺时针旋转和逆时针旋转。

2、为适应汽车对冷却风扇旋转方向不同要求,现有的电控硅油风扇离合器解决方案是:回油机构所在的零件(如前盖、主动板)同时开两副模具(顺时针旋转刮油和逆时针旋转刮油),形成两个外形结构类似的两种零件,分别满足汽车对冷却风扇旋转方向不同的要求。

3、但是上述回油结构所在的零件(如前盖、主动板)需要同时开两副模具,会提高零件加工的生产成本,致使该种电控硅油风扇离合器的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硅油离合器正反向回油机构,解决上述相关技术中回油结构所在的零件(如前盖、主动板)需要同时开两副模具,会提高零件加工的生产成本,致使该种电控硅油风扇离合器成本较高的问题。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硅油离合器正反向回油机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硅油离合器正反向回油机构,包括前盖主体,所述前盖主体上开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的内壁上设有回油组件,所述回油组件包括回油腔、回油结构和两个回油孔,两个所述回油孔开设于安装腔的底侧,所述安装腔的底侧开设有第一沉槽,所述回油腔开设于第一沉槽的底侧,若干所述回油孔均通过回油结构与回油腔连通;

4、所述回油组件还包括安装在安装腔内壁对回油孔进行遮挡且与回油孔数量相同的导流块,所述导流块沿自身的长度方向开设有与回油孔连通的导流通槽,所述导流块上设置有将导流通槽一端封堵的挡块,两个所述导流块安装完毕后,两个所述导流块上的导流通槽相互贴近。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前盖主体与离合器的其他部件组装完毕后,当风扇顺时针转动并需要回收硅油时,在迷宫槽内流动的硅油从挡块截面厚度沿顺时针方向递减的导流块所遮挡的回油孔进入,通过导流通槽进入到该回油孔内部,并通过回油结构将硅油汇入到回油腔内部;当风扇逆时针转动并需要回收硅油时,油液从另一回油孔通过回油结构汇入到回油腔内部;通过回油组件的设置,两个导流块的结构相同,不需要额外设置多余的生产线进行加工,以此降低生产成本。

6、可选的,所述导流块贴近安装腔内壁的侧面上设有若干限位块,所述安装腔的内壁上开设有供若干限位块插入的限位槽,所述回油孔同时位于限位槽的底侧。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导流块安装在安装腔的内壁上时,将导流块上的若干限位块插入到对应的若干限位槽内部,以此实现导流块的安装固定,同时回油孔也位于限位槽的底侧,以此当硅油回收时,使硅油先通过导流块上的导流通槽后在进入到回油孔内部。

8、可选的,所述限位块与限位槽的侧壁之间存在间隙,所述限位块背向导流块的侧面边沿为倒角。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块背向导流块的侧面边沿为倒角,以此便于将限位块安装到对应的限位槽内部,且由于限位块与限位槽之间储存在间隙,在回收硅油时,便于硅油从导流通槽内汇入到回油孔内部。

10、可选的,所述回油结构包括两组相连通的第一回流道和第二回流道,所述第一回流道开设于安装腔的侧壁上,所述第二回流道开设于第一沉槽的底侧,且所述第一回流道与回油孔连通,所述第二回流道与回油腔连通。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入到回油孔内部的硅油,依次通过第一回流道和第二回流道汇入到回油腔的内部,以此实现对硅油的回收。

12、可选的,所述前盖主体上的第一沉槽内壁上设置有位于第二回流道上方的加强筋。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加强筋的设置,以此来提高了该前盖主体的结构强度,即使在第一沉槽的底侧开设有第二回流道,也保证了该前盖主体的结构强度。

14、可选的,所述安装腔的底侧均匀开设有迷宫槽。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迷宫槽是用于散热和减轻前盖主体与离合器其他部分的磨损,此外,迷宫槽还可以吸收和排放过多的润滑油,以保持离合器正常运行。

16、可选的,所述安装腔的底侧均匀开设有贯穿迷宫槽的若干卡槽。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前盖主体与离合器其他部分组装后,通过卡槽的开设,降低该部分与安装腔底侧的接触面积,使空气更容易流过,并且可以帮助分散热量。

18、可选的,所述安装腔的内壁上均匀开设有若干散热槽。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前盖主体与离合器其他部分组装后,降低该部分与安装腔内壁的接触面积,既能够帮助分散热量,同时也便于空气流通,以此保持离合器正常运行。

20、可选的,所述前盖主体的外周面均匀设置有若干散热片。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硅油离合器在运行过程所产生热量的散热效率,同时也提高前盖主体的散热性能。

22、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3、1.通过回油组件的设置,风扇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时分别通过两个不同的回油孔汇入到回油腔内部,且由于两个导流块的结构相同,不需要额外设置多余的生产线进行加工,以此降低生产成本。

24、2.通过限位块和对应限位槽的配合设置,在将导流块安装在安装腔的内壁上时,将导流块上的若干限位块插入到对应的若干限位槽内部,以此实现导流块的安装固定,同时回油孔也位于限位槽的底侧,以此当硅油回收时,使硅油先通过导流块上的导流通槽后在进入到回油孔内部。

25、3.通过两组第一回流道和第二回流道的设置,当前盖主体与离合器的其他部件组装完毕后,当风扇顺时针转动并需要回收硅油时,其中一个回油孔进入,通过导流通槽进入到该回油孔内部,并通过第一回流道和第二回流道将硅油汇入到回油腔内部;当风扇逆时针转动并需要回收硅油时,油液从另一回油孔通过另一组第一回流道和第二回流道汇入到回油腔内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硅油离合器正反向回油机构,包括前盖主体(1),所述前盖主体(1)上开设有截面为圆形的安装腔(1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11)的内壁上设有回油组件(2),所述回油组件(2)包括回油腔(21)、回油结构(22)和两个回油孔(23),两个所述回油孔(23)开设于安装腔(11)的底侧,所述安装腔(11)的底侧开设有第一沉槽(17),所述回油腔(21)开设于第一沉槽(17)的底侧,若干所述回油孔(23)均通过回油结构(22)与回油腔(21)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油离合器正反向回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块(24)贴近安装腔(11)内壁的侧面上设有若干限位块(241),所述安装腔(11)的内壁上开设有供若干限位块(241)插入的限位槽(19),所述回油孔(23)同时位于限位槽(19)的底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硅油离合器正反向回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241)与限位槽(19)的侧壁之间存在间隙,所述限位块(241)背向导流块(24)的侧面边沿为倒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油离合器正反向回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结构(22)包括两组相连通的第一回流道(221)和第二回流道(222),所述第一回流道(221)开设于安装腔(11)的侧壁上,所述第二回流道(222)开设于第一沉槽(17)的底侧,且所述第一回流道(221)与回油孔(23)连通,所述第二回流道(222)与回油腔(21)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硅油离合器正反向回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盖主体(1)上的第一沉槽(17)内壁上设置有位于第二回流道(222)上方的加强筋(1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油离合器正反向回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11)的底侧均匀开设有迷宫槽(1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硅油离合器正反向回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11)的底侧均匀开设有贯穿迷宫槽(14)的若干卡槽(1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油离合器正反向回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11)的内壁上均匀开设有若干散热槽(16)。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硅油离合器正反向回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盖主体(1)的外周面均匀设置有若干散热片(1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硅油离合器正反向回油机构,包括前盖主体(1),所述前盖主体(1)上开设有截面为圆形的安装腔(1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11)的内壁上设有回油组件(2),所述回油组件(2)包括回油腔(21)、回油结构(22)和两个回油孔(23),两个所述回油孔(23)开设于安装腔(11)的底侧,所述安装腔(11)的底侧开设有第一沉槽(17),所述回油腔(21)开设于第一沉槽(17)的底侧,若干所述回油孔(23)均通过回油结构(22)与回油腔(21)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油离合器正反向回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块(24)贴近安装腔(11)内壁的侧面上设有若干限位块(241),所述安装腔(11)的内壁上开设有供若干限位块(241)插入的限位槽(19),所述回油孔(23)同时位于限位槽(19)的底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硅油离合器正反向回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241)与限位槽(19)的侧壁之间存在间隙,所述限位块(241)背向导流块(24)的侧面边沿为倒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油离合器正反向回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东王波胜陈庆梅鹏雄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奕龙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