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内置钻头式液动冲击器制造技术_技高网

内置钻头式液动冲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82436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1: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内置钻头式液动冲击器,属于石油、页岩气、地热等钻井冲击提速工具技术领域,包括旋转体,其设置于钻头的内腔内并能以自身轴线为轴往复旋转,其包括第一入口、设置于其侧壁的喷口及将第一入口和喷口连通的第一通道;挡体,其设置于内腔内并位于能挡住喷口的位置;喷口的流道中线与旋转体的轴线异面。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在不降低造斜率情况下提高破岩效率的目的,同时适用于常规螺杆钻具组合和旋转导向钻具组合工具,填补相关工具的国内空白,降低作业成本,解决机械钻速低和钻井周期长等难题,为油气资源增储上产提供装备技术支持,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井下动力冲击工具,属于石油、页岩气、地热等钻井冲击提速工具,具体涉及内置钻头式液动冲击器


技术介绍

1、随着川渝地区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深地工程的持续推进,深井、超深井占比越来越多,钻遇“三高地层”(岩石硬度高、岩石可钻性级值高、岩石研磨性高),严重影响了深部地层的机械钻速和勘探开发成本。针对“三高地层”钻进过程中机械钻速低、钻井成本高等问题,业界广泛采用冲击破岩技术,主要依托于冲击钻井工具的应用加以解决。而常规冲击钻井工具采用冲击装置和驱动装置单独作业的形式,常规冲击钻井工具的冲击装置安装在钻头和螺杆之间,增加了钻头到螺杆稳定器的距离,导致造斜率降低,所以常规冲击钻井工具虽然能够提高机械钻速,但是却降低了造斜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不降低造斜率情况下提高破岩效率的内置钻头式液动冲击器。

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内置钻头式液动冲击器,包括:

4、旋转体,其设置于钻头的内腔内并能以自身轴线为轴往复旋转,其包括第一入口、设置于其侧壁的喷口及将第一入口和喷口连通的第一通道;

5、挡体,其设置于内腔内并位于能挡住喷口的位置;

6、其中,喷口的流道中线与旋转体的轴线异面。

7、所述挡体设置于内腔的侧壁。

8、还包括:

9、外壳,其套装并固定于内腔内,其包括贯穿其上端面与其下端面的安装孔;

10、连接体,其设置于安装孔内并能以自身轴线为轴往复旋转,其下端与旋转体的上端固定连接,其包括与第一入口连通的第二出口、第二入口及将第二入口和第二出口连通的第二通道。

11、还包括:

12、公扣,其与钻头的上端面固定连接,其包括第三入口、与第二入口连通的第三出口及将第三入口和第三出口连通的第三通道。

13、所述外壳与内腔过盈连接。

14、所述连接体的下端与旋转体的上端通过螺纹副固定连接。

15、所述挡体设置于外壳的下端。

16、还包括:

17、轴承,其外圈固定于安装孔内,其内圈固定套装于连接体外。

18、所述喷口的数量为多个,沿旋转体的周向均匀布置。

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如下:

20、本专利技术安装在钻头内部,故能够实现在不降低造斜率情况下提高破岩效率的目的,同时适用于常规螺杆钻具组合和旋转导向钻具组合工具,填补相关工具的国内空白,降低作业成本,解决机械钻速低和钻井周期长等难题,为油气资源增储上产提供装备技术支持,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置钻头式液动冲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内置钻头式液动冲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体(7)设置于内腔(61)的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内置钻头式液动冲击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内置钻头式液动冲击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内置钻头式液动冲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4)与内腔(61)过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内置钻头式液动冲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体(2)的下端与旋转体(5)的上端通过螺纹副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内置钻头式液动冲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体(7)设置于外壳(4)的下端。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内置钻头式液动冲击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内置钻头式液动冲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口(52)的数量为多个,沿旋转体(5)的周向均匀布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置钻头式液动冲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内置钻头式液动冲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体(7)设置于内腔(61)的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内置钻头式液动冲击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内置钻头式液动冲击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内置钻头式液动冲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4)与内腔(61)过盈连接。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铁忠银王汉卿睢圣李昱垚罗翰廖元垲江定川曾成熊铭衫李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石化西南石油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