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航道清礁,具体涉及到一种航道清礁碎岩机。
技术介绍
1、航道礁石是指位于航道中的岩石或类似物体,可能对船只通行和安全构成威胁。它们通常位于河口、港口、海岸线等水域,可能造成船只搁浅、碰撞或其他事故。对于船只来说,航道礁石可能会带来以下问题:航道礁石的存在可能使船只在导航时需要绕过或避开,增加航行的复杂性和风险,而如果礁石位于浅水区域,船只可能会搁浅或困在礁石上,进而导致损坏或无法继续航行,同时,礁石的突出部分可能与船只碰撞,导致结构损坏或破坏船体完整性。
2、为了确保航道的安全和畅通,需要清理航道中的礁石和碎岩,现有的航道清礁碎岩通常采用水下爆破、水下礁石破碎和振动凿岩碎礁三种技术方案,水下爆破不但会造成附近水域水源污染,破坏生态环境,同时由于使用炸药,危险系数较高,而振动凿岩碎礁只能适用于水深较浅的区域,且工作效率较低,现有的水下礁石破碎需要先在礁石上打出多个孔洞,然后将液压柱放入,通过液压将礁石撑裂,但这种方法难以对破碎的礁石进行后续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1、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航道清礁碎岩机,包括设置在船用吊机吊臂上的吊钩(1),其特征在于:所述吊钩(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驱动箱(2),所述驱动箱(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桁架(6),所述桁架(6)远离驱动箱(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8),所述驱动箱(2)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一对第一液压杆(3),一对所述第一液压杆(3)远离驱动箱(2)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抓斗(4),所述固定板(8)和抓斗(4)转动连接,所述驱动箱(2)的下端设置有钻孔固定机构(7),所述固定板(8)上开设有通孔(9),所述抓斗(4)的下缘位置设置有往复锯(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道清礁碎岩机,其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航道清礁碎岩机,包括设置在船用吊机吊臂上的吊钩(1),其特征在于:所述吊钩(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驱动箱(2),所述驱动箱(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桁架(6),所述桁架(6)远离驱动箱(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8),所述驱动箱(2)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一对第一液压杆(3),一对所述第一液压杆(3)远离驱动箱(2)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抓斗(4),所述固定板(8)和抓斗(4)转动连接,所述驱动箱(2)的下端设置有钻孔固定机构(7),所述固定板(8)上开设有通孔(9),所述抓斗(4)的下缘位置设置有往复锯(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道清礁碎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斗壳(41)内侧固定连接有挡块(411),所述挡块(411)远离斗壳(41)的一端与扩张板(410)卡合设置,所述第一凹槽(43)内转动连接有第三液压杆(412),所述第三液压杆(412)远离第一凹槽(43)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挤压板(413),所述挤压板(413)与斗壳(41)转动连接,所述斗壳(41)的两侧均开设有漏水孔(42),所述漏水孔(42)内固定连接有金属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道清礁碎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箱(2)包括固定在吊钩(1)下端的外壳(21),所述外壳(21)内固定连接有电机架(22),所述电机架(22)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23),所述第一电机(2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输出轴(24),所述第一输出轴(24)远离第一电机(2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25),所述外壳(21)的下表面两端均贯穿转动连接有丝杆(27),所述丝杆(27)位于外壳(21)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26),所述主动齿轮(25)和从动齿轮(26)相互啮合配合,所述外壳(2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一对滑杆(2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航道清礁碎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27)远离外壳(21)的一端外套设有弹簧(10),所述弹簧(10)的下端与固定板(8)固定连接,所述弹簧(10)远离固定板(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缓冲块(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道清礁碎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复锯(5)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日雄,郭奇,胡乔辉,陈华林,汪望明,黎远征,谭刚,李靖,毕道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广州航道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