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竖向承载力检测的施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82180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1:36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竖向承载力检测的施压设备,涉及检测设备的技术领域,包括基座、固定在基座上的锚桩、固定在锚桩远离基座一端的第一横梁,所述基座上设置有千斤顶,基座上开设有凹槽,凹槽内可拆卸连接有土体基层,千斤顶的输出端连接有用于和土体基层顶面抵接的H型桩;所述基座顶面上滑动连接有沉降点观察板,所述沉降点观察板设置在凹槽一侧;所述第一横梁包括两端的固定段,以及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段的支撑段,所述固定段和锚桩固定,所述千斤顶设置在所述支撑段上,所述固定段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支撑段转动的驱动源,以及用于锁定支撑段的锁定件。本申请具有便于土体基层的更换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检测设备的,尤其是涉及一种竖向承载力检测的施压设备


技术介绍

1、目前在建筑施工中,常常需要使用h型桩提供支撑,所以需要使用检测设备对于h型桩的承载力进行检测。

2、相关技术中,如授权公告号为cn212670668u 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用于h型桩竖向承载力检测的施压设备,包括基座和通过锚桩固定在基座上方的第一横梁,以及通过立柱连接在第一横梁上方的第二横梁,第二横梁的上端设置有压重块,为整体装置提供反力。第一横梁的下端安装有千斤顶,千斤顶的下端安装有承压板,第一横梁的上端安装有油泵,基座的上端设置有凹槽,凹槽的内部设置有土体基层,土体基层的上端放置有h型桩,千斤顶对h型桩施加竖向压力,使h型桩的下端嵌入土体基层的内部进行检测,h型桩的上端安装有桩帽,凹槽上端为的两侧均安装有沉降点观察板,沉降点观察板的端面上设置有刻度,通过沉降点观察板的刻度即可读出h型桩的沉降量,即h型桩的竖向承载力。

3、上述方案中,无需在施工地点单独现场组装,且检测完成后整体装置无需拆卸,只需更换不同施工地点的土体基层即可进行多次检测,通过提升网可一次性将土体基层取出即可,但是由于上述方案中因为沉降点观察板和千斤顶的存在,使得通过提升网更换土体基层时并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便于土体基层的更换,本申请提供一种竖向承载力检测的施压设备。

2、本申请提供一种竖向承载力检测的施压设备,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竖向承载力检测的施压设备,包括基座、固定在基座上的锚桩、固定在锚桩远离基座一端的第一横梁,所述基座上设置有千斤顶,基座上开设有凹槽,凹槽内可拆卸连接有土体基层,千斤顶的输出端连接有用于和土体基层顶面抵接的h型桩;

4、所述基座顶面上滑动连接有沉降点观察板,所述沉降点观察板设置在凹槽一侧;

5、所述第一横梁包括两端的固定段,以及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段的支撑段,所述固定段和锚桩固定,所述千斤顶设置在所述支撑段上,所述固定段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支撑段转动的驱动源,以及用于锁定支撑段的锁定件。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更换位于凹槽内的土体基层时,可以滑动沉降点观察板,腾出更换土体基层所需要的空间,在千斤顶收起时,通过驱动源驱动支撑段转动,使得千斤顶和h型桩可以转动至水平,从而便于土体基层的更换。

7、可选的,所述基座上开设有两条平行的滑槽,且位于凹槽两侧,所述沉降点观察板设置有两个,且沉降点观察板底部一一对应滑动于所述滑槽内。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两个沉降点观察板便于从不同方向进行观察,且通过设置滑槽使得沉降点观察板可以进行移动。

9、可选的,所述沉降点观察板底部设置有能够在滑槽底壁滚动的滚轮。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滚轮,使得沉降点观察板更容易被驱动移动。

11、可选的,所述支撑段两端设置有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段的转轴,所述驱动源用于驱动所述转轴转动。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段通过两个转轴和固定段转动连接,并且通过驱动源驱动使得转轴能够进行转动,从而带动支撑段进行转动。

13、可选的,一个所述固定段上设置有安装槽,一条所述转轴一端位于所述安装槽内并同轴固定有第一锥齿轮,所述驱动源设置在所述固定段上,且包括能够转动的输出轴,转轴输出轴位于所述安装槽内并同轴设置有和第一锥齿轮啮合的第二锥齿轮。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源驱动第二锥齿轮转动可以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从而带动支撑段进行转动。

15、可选的,所述锁定件包括滑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段的加强板,所述支撑段上开设有供加强板插接的插接槽,所述固定段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加强板移动的驱动件。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不需转动支撑段以进行检测时,可以通过滑动加强板插接至插接槽内,限制支撑段转动的同时,可以对千斤顶提供反向支撑力。

17、可选的,所述锁定件包括两个所述加强板,及连接两个加强板的连接杆,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连接杆移动,所述插接槽在固定段一侧开设有两个,且位于所述转轴两侧。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共计四个加强板和插接槽配合,且加强板分布在转轴两侧,可以起到更好的支撑效果。

19、可选的,所述千斤顶输出端可拆卸连接有端帽,所述端帽靠近沉降点观察板设置有垂直于沉降点观察板的伸缩杆。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千斤顶下压h型桩时,端帽移动的距离可以在沉降点观察板上体现出,通过设置伸缩杆,使得伸缩杆端部可以贴近沉降点观察板,便于观察。

21、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22、1.需要更换位于凹槽内的土体基层时,可以滑动沉降点观察板,在千斤顶收起时,通过驱动源驱动支撑段转动,使得千斤顶和h型桩可以转动至水平,从而便于土体基层的更换;

23、2.通过设置滚轮,使得沉降点观察板更容易被驱动移动;

24、3.在不需转动支撑段以进行检测时,可以通过滑动加强板插接至插接槽内,限制支撑段转动的同时,可以对千斤顶提供反向支撑力;

25、4.通过设置伸缩杆,使得伸缩杆端部可以贴近沉降点观察板,便于观察端帽移动的距离变化。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竖向承载力检测的施压设备,包括基座(1)、固定在基座(1)上的锚桩(12)、固定在锚桩(12)远离基座(1)一端的第一横梁(2),所述基座(1)上设置有千斤顶(23),基座(1)上开设有凹槽(11),凹槽(11)内可拆卸连接有土体基层(6),千斤顶(23)的输出端用于连接和土体基层(6)顶面抵接的H型桩(9),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竖向承载力检测的施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上开设有两条平行的滑槽(13),且位于凹槽(11)两侧,所述沉降点观察板(8)设置有两个,且沉降点观察板(8)底部一一对应滑动于所述滑槽(13)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竖向承载力检测的施压设备,所述沉降点观察板(8)底部设置有能够在滑槽(13)底壁滚动的滚轮(8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竖向承载力检测的施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段(22)两端设置有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段(21)的转轴(221),所述驱动源(211)用于驱动所述转轴(221)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竖向承载力检测的施压设备,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固定段(21)上设置有安装槽(213),一条所述转轴(221)一端位于所述安装槽(213)内并同轴固定有第一锥齿轮(222),所述驱动源(211)设置在所述固定段(21)上,且包括能够转动的输出轴,转轴(221)输出轴位于所述安装槽(213)内并同轴设置有和第一锥齿轮(222)啮合的第二锥齿轮(214)。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竖向承载力检测的施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件包括滑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段(21)的加强板(215),所述支撑段(22)上开设有供加强板(215)插接的插接槽(223),所述固定段(2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加强板(215)移动的驱动件(21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竖向承载力检测的施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件包括两个所述加强板(215),及连接两个加强板(215)的连接杆(216),所述驱动件(212)用于驱动所述连接杆(216)移动,所述插接槽(223)在固定段(21)一侧开设有两个,且位于所述转轴(221)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竖向承载力检测的施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千斤顶(23)输出端可拆卸连接有端帽(24),所述端帽(24)靠近沉降点观察板(8)设置有垂直于沉降点观察板(8)的伸缩杆(24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竖向承载力检测的施压设备,包括基座(1)、固定在基座(1)上的锚桩(12)、固定在锚桩(12)远离基座(1)一端的第一横梁(2),所述基座(1)上设置有千斤顶(23),基座(1)上开设有凹槽(11),凹槽(11)内可拆卸连接有土体基层(6),千斤顶(23)的输出端用于连接和土体基层(6)顶面抵接的h型桩(9),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竖向承载力检测的施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上开设有两条平行的滑槽(13),且位于凹槽(11)两侧,所述沉降点观察板(8)设置有两个,且沉降点观察板(8)底部一一对应滑动于所述滑槽(13)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竖向承载力检测的施压设备,所述沉降点观察板(8)底部设置有能够在滑槽(13)底壁滚动的滚轮(8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竖向承载力检测的施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段(22)两端设置有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段(21)的转轴(221),所述驱动源(211)用于驱动所述转轴(221)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竖向承载力检测的施压设备,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固定段(21)上设置有安装槽(213),一条所述转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仇晓健段洁琼王锡仇鹤普钱志凯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仁久工程检测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