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基板生产线使用的缓存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98075 阅读:2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玻璃基板生产线使用的缓存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解决了传送带占地空间大,生产成本高的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以上控制方法是借助设置在前、后工序之间的水平传送带以及带CPU的控制单元和配套软件程序在连续输送玻璃基板的过程中实现的,在前工序和后工序的水平传送带之间增设一组传送辊型的中间传送带,以及由伺服电机、换位机构及临时存放玻璃基板的存储机构组成的缓存装置,前工序通过水平传送带将玻璃基板输送至中间传送带,依据前工序及后工序的工作状态,由管理电路控制缓存装置对玻璃基板进行缓存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水平传送带上增加可在竖直方向存储玻璃基板的缓存装置,缩短了水平传送带的长度、节约了生产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属于TFT-IXD玻 璃制造领域,特别是一种节省空间、有效保证生产流畅性的缓存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TFT-LCD玻璃制造中,特别是在玻璃切割以后的传输过程中,如果前、后两个工序 的生产节拍不能完全匹配,或由于后工序生产机械的停机,往往会导致玻璃基板在传送带 滞留,进而影响前工序的正常生产。为了减少类似影响,必须设立缓存传送带。但是如果缓 存传送带太长,又会增加制造成本,延长生产线的总长度,对整个工厂布局设计造成影响。 针对这一问题,现有技术并没有很好的解决,给本领域的工作带来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解决已切割的玻璃基板滞留在水平传送带上从而影响前工序 生产效率的技术问题,设计了,通过在 前、后工序的水平传送带间增设竖直式缓存装置,解决了传送带占地空间大,成本高的问 题,保证了整个生产线的流畅性,提高了生产效率。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专利技术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玻璃基板生产线使用的缓存装置 及其控制方法,以上控制方法是借助设置在前、后工序之间的水平传送带以及带CPU的控 制单元和配套软件程序在连续输送玻璃基板的过程中实现的,在前工序和后工序的水平传 送带之间增设一组传送辊型的中间传送带,以及由伺服电机、换位机构及临时存放玻璃基 板的存储机构组成的缓存装置,前工序通过水平传送带将玻璃基板输送至中间传送带,依 据前工序及后工序的工作状态,由管理电路控制缓存装置对玻璃基板进行缓存处理,具体 步骤是A、前工序将玻璃基板借助水平传送带输运至中间传送带;B、由管理电路中的CPU判定后工序的工作状态,若后工序的送料通道信号开启, 则中间传送带继续传送玻璃基板;若后工序的送料通道信号关闭,则进行步骤C ;C、传送辊停止转动,缓存装置借助配套设置的切换转送机构将中间传送带上的玻 璃基板转移到缓存装置;D、传送辊启动,重复步骤A至C,完成以上工序,直至出现前通道阻塞信号发出。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水平传送带上增加可在竖直方向存储玻璃基板的缓 存装置,并借助计算机和配套软件程序控制缓存装置对玻璃基板进行缓存处理,不仅缩短 了水平传送带的长度、节约了生产空间,而且调整了料流速度,有效保证了前、后工序的生 产流畅性,达到平衡生产的目的,同时也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代表前工序,2代表后工序,3代表设置在前、后工序间的水平传送带,4 代表传送辊型中间传送带,5代表缓存装置,6代表玻璃基板。具体实施例方式参看图1,,以上控制方法是借 助设置在前工序1、后工序2之间的水平传送带以及带CPU的控制单元和配套软件程序在连 续输送玻璃基板的过程中实现的,在前工序1和后工序2的水平传送带3之间增设一组传 送辊型的中间传送带4,以及由伺服电机、换位机构及临时存放玻璃基板6的存储机构组成 的缓存装置5,前工序1通过水平传送带3将玻璃基板6输送至中间传送带4,依据前工序 1及后工序2的工作状态,由管理电路控制缓存装置5对玻璃基板6进行缓存处理,具体步 骤是A、前工序1将玻璃基板6借助水平传送带3输运至中间传送带4 ;B、由管理电路中的CPU判定后工序2的工作状态,若后工序2的送料通道信号开 启,则中间传送带4继续传送玻璃基板6 ;若后工序2的送料通道信号关闭,则进行步骤C ;C、中间传送带4的传送辊停止转动,缓存装置5借助配套设置的切换转送机构将 中间传送带4上的玻璃基板6转移到缓存装置5 ;D、传送辊启动,重复步骤A至C,完成以上工序,直至前通道阻塞信号发出。前通道阻塞信号发出后本控制方法步骤中还包括E、借助管理电路检查后工序2送料通道信号是否开启,包括检测缓存装置5存储 状态,若后工序2送料通道信号开启且缓存装置5存储有玻璃基板6,借助缓存装置5中的 循环传送机构将存放在缓存装置5中的玻璃基板6取出回送到中间传送带4,借助传送辊的 转动将缓存的玻璃基板6输送至后工序2,F、借助管理电路检查后工序2以及送料前通道信号是否恢复,没有恢复则回到步 骤E,已经恢复则回到步骤A。上述的存储机构中设置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数量的缓存位,并在管理电路中设置各 个缓存位的优先权等级,根据优先权级别在传输通道出现拥堵或空缺时分别启动各个缓存 位的进仓或出仓操作。在水平传送带3的驱动机构中设置有变频器,以上变频器根据设置在中间传送带4入 口端的入口传感器、采集玻璃基板6到位信号的到位传感器以及采集玻璃基板6离开中间传送 带4的出口传感器采集到的相应位置信号,借助电脑程序指令调整传动电机的运行速率。在步骤C中所述的切换转送机构是前端具有平动式叉臂的循环式旋转机械手,切 换转送机构借助平动式叉臂和旋转机构移载玻璃基板6。上述的缓存装置5中还设置有与缓存位配套的循环传送机构以及配套的传感器 和管理电路。上述的循环传送机构的结构中包括设置在旋转机械手和缓存位之间的一组传送 辊型的缓存输送带,缓存输送带借助配套管理电路和传动电机在缓存位和旋转机械手之间 传送玻璃基板6。上述的换位机构是借助管理电路调整缓存位上升或下降的升降机构。在缓存装置5中还设置有与缓存位配套的原点传感器,缓存位的上升或下降、或 旋转是借助原点传感器实现的,无论上升或下降,在缓存位脱离原点传感器后,下个缓存位 可再次感应原点传感器,表明缓存位定位完成。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为了完成精确控制,采用PLC控制软件对缓存装置5及 配套设备进行控制,以上缓存装置5的结构中包括伺服电机、临时存放玻璃基板6的缓存 位、借助配套管理电路控制缓存位的升或降进行换位的升降机构、以及设置在缓存位和旋 转机械手之间的一组缓存输送带。当玻璃基板6在前工序1完成加工后,前工序1的状态传感器向缓存装置5发送 玻璃基板6准备好信号,此时缓存装置5为前工序1的玻璃基板6提供空的缓存位,玻璃基 板6借助水平传送带3前进。玻璃基板6在前进过程中,借助变频器调整传动电机的运行速率,首先玻璃基板6 经过入口传感器,判断玻璃基板6的前进位置,变频器根据此信号将高速运动信号变更为 低速运动信号,水平传送带3和传送辊减速,做定位准备;玻璃基板6在低速前进过程中,经 过到位传感器,判断玻璃基板6已进入中间传送带4,变频器根据此信号将低速运动信号变 更为停止信号,中间传送带4停止并定位,同时CPU判断后工序2的工作状态定位完成后,如果后工序2的送料通道未开启,则缓存位借助升降机构和伺服电 机向上运动一层,为水平传送带3提供空的缓存位,此时旋转机械手将平动式叉臂探入中 间传送带4的传送辊之间的间隙,上升托起玻璃基板6,并旋转移载玻璃基板6至缓存输送 带,将玻璃基板6传输至已经准备好的空缓存位。定位完成后,如果后工序2的送料通道开启,变频器再次启动,以高速运动信号运 行,中间传送带4和水平传送带3将此玻璃基板6输送至后工序2进行加工,出口传感器判 断玻璃基板6是否离开中间传送带4。在CPU中还设置有中断程序,当CPU检测到前工序1发出的送料通道阻塞信号时, 借助管理电路检查后工序2送料通道信号是否开启,包括检测缓存装置5的存储状态,若后 工序2送料通道信号开启且缓存装置5存储有玻璃基板6,存储有玻璃基板6的缓存位借助 管理电路、升降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玻璃基板生产线使用的缓存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以上控制方法是借助设置在前、后工序之间的水平传送带以及带CPU的控制单元和配套软件程序在连续输送玻璃基板的过程中实现的,其特征在于:在前工序(1)和后工序(2)的水平传送带(3)之间增设一组传送辊型的中间传送带(4),以及由伺服电机、换位机构及临时存放玻璃基板(6)的存储机构组成的缓存装置(5),前工序(1)通过水平传送带(3)将玻璃基板(6)输送至中间传送带(4),依据前工序(1)及后工序(2)的工作状态,由管理电路控制缓存装置(5)对玻璃基板(6)进行缓存处理,具体步骤是:  A、前工序(1)将玻璃基板(6)借助水平传送带(3)输运至中间传送带(4);  B、由管理电路中的CPU判定后工序(2)的工作状态,若后工序(2)的送料通道信号开启,则中间传送带(4)继续传送玻璃基板(6);若后工序(2)的送料通道信号关闭,则进行步骤C;  C、中间传送带(4)的传送辊停止转动,缓存装置(5)借助配套设置的切换转送机构将中间传送带(4)上的玻璃基板(6)转移到缓存装置(5);  D、传送辊启动,重复步骤A至C,完成以上工序,直至前通道阻塞信号发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志刚李兆廷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东旭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