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平专利>正文

高效节能常压热水锅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8027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高效节能常压热水锅炉,包括炉体1、炉体夹层水包4、炉胆3、炉膛8、炉篦7、进水口27、出水口28、排烟道及烟囱17,炉体夹层水包4包裹于炉胆四周和其顶部;炉篦7为一排联通水管;炉膛8中上部设有纵横向受热联通水管;排烟道敷设于炉体上,具有外壳体22构成烟道余热回收水包23,与炉体夹层水包4相联通。排烟道由一束多支正程排烟管20和一束多支返程排烟管21折返构成。炉体中部设有新风进口11。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炉体夹层水包、炉篦联通水管、炉膛联通水管、烟道余热回收水包等多种受热水体联通一体的受热系统,且设有二次新风进口,可充分吸收炉膛内及烟道内之热量,热效率高,燃烧充分,节能效果明显。(*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加热供暖设备,主要涉及燃煤锅炉,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农村养 殖大棚和机关团体、生产车间供暖用的中小型高效燃煤常压热水锅炉。技术背景目前,中小型、特别是1-2吨立式常压热水锅炉,其主要缺陷是炉膛燃烧不够充 分,热交换利用不完全,尤其是烟道余热未能得以充分回收利用,因而导致整体热效率低, 耗能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提供一种高效节能常压热水 锅炉,它节能,热效率高,特别适宜于农村大型养殖场采暖加温使用,以及机关团体、居民小 区冬季供暖使用。为达上述专利技术目的而采取如下技术方案,高效节能常压热水锅炉,包括炉体1、炉 体夹层水包4、其内炉胆3和炉膛8、其下炉篦7、底部设进水口 27、顶部设出水口 28、炉底座 5、加煤口 13、操作口 12和出渣口 6、顶部排烟道、及烟囱17,其特征是,炉体夹层水包4包裹 于炉胆四周和其顶部;炉篦7为一排联通水管;炉膛8中上部设有受热联通水管;排烟道敷 设于炉体上,并具有外壳体22构成烟道余热回收水包23,且与炉体夹层水包4通过联通口 24相联通。炉膛8中上部所设受热联通水管,包括一排横向联通水管9和一排纵向联通水管 10 ;排烟道由一束多支正程排烟管20和一束多支返程排烟管21折返构成,主视其整体轮廓 呈直拐状,卧覆于炉胆顶部和炉体侧壁上,正程排烟管20入口处与炉膛上部过烟口 14之间 具有过烟室15,返程排烟管21出口处与烟囱入口之间具有排烟室16 ;炉体中部设有新风进 口 11。正程排烟管20和返程排烟管21折返处为烟气折返落灰室25。本技术的优点是,采用炉体夹层水包、炉篦联通水管、炉膛联通水管、烟道余 热回收水包等多种受热水体联通一体的受热系统,可充分吸收炉膛内及烟道内之热量,热 效率高,节能效果明显。又因炉膛被四周和顶部水包所包围,使炉膛内温度高,且设有二次 新风进口,使炉内供氧、燃烧充分,适宜于烧各种煤种。附图说明附图1本技术主视图附图2本技术俯视图附图3本技术正程排烟管20入口处A向视图附图4本技术返程排烟管21出口处B向视图具体实施方式附图1和2给出了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之构 造作进一步说明。高效节能常压热水锅炉,包括立式圆柱状炉体1,由外壳体2与炉胆3构 成炉体夹层水包4,其内为炉膛8,其下部设炉篦7,炉体夹层水包下部设进水口 27,炉顶部 设出水口 28,炉体夹层水包其下设底座5,炉体正面设有加煤口 13、操作口 12和出渣口 6, 分别设有门,顶部具有排烟道以及烟囱17。炉体夹层水包4包裹于炉胆四周和其顶部。炉 篦7为一排联通水管。炉膛8中上部设有受热联通水管,包括一排横向联通水管9和一排 纵向联通水管10。排烟道敷设于炉体上,并具有外壳体22构成烟道余热回收水包23,且与 炉体夹层水包4通过联通口 24相联通。排烟道由一束多支正程排烟管20和一束多支返程 排烟管21折返构成,本技术正程排烟管20有7支,返程排烟管21有7支,如附图3和 4所示。主视排烟管整体轮廓呈直拐状,卧覆于炉胆顶部和炉体侧壁上。正程排烟管20入 口处与炉膛上部过烟口 14之间具有过烟室15,设有密封门18,返程排烟管21出口处与烟 囱入口之间具有排烟室16,设有密封门19,定期打开密封门18和19进行排烟管清灰。炉 体顶部封头29与炉体外壳2之上沿、与烟道余热回收水包23外壳体22、与排烟室16之上 壳交接,构成炉顶部水包,并与炉体夹层水包4和烟道余热回收水包23相联通。正程排烟 管20和返程排烟管21折返处构成烟气折返落灰室25,并设密封门26,定期打开密封门进 行排烟管清灰。炉体中部设有新风进口 11。炉底座处设有鼓风口 32。炉体定部封头处设 有通天管33。炉体上部一侧设有水位计31。底座5设多块筋板30。工作时,由底部鼓风口 32鼓风,煤在炉膛内燃烧,所产生烟气经过烟口 14、过烟室 15、正程排烟管20、至折返处通过折返落灰室25进入返程排烟管21、由返程排烟管出口进 入排烟室16、再进入烟囱17排空。权利要求高效节能常压热水锅炉,包括炉体(1)、炉体夹层水包(4)、其内炉胆(3)和炉膛(8)、其下炉篦(7)、底部进水口(27)、顶部出水口(28)、炉底座(5)、加煤口(13)、操作口(12)和出渣口(6)、顶部排烟道、及烟囱(17),其特征是,炉体夹层水包(4)包裹于炉胆四周和其顶部;炉篦(7)为一排联通水管;炉膛(8)中上部设有受热联通水管;排烟道敷设于炉体上,并具有外壳体(22)构成烟道余热回收水包(23),且与炉体夹层水包(4)通过联通口(24)相联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效节能常压热水锅炉,其特征是,炉膛(8)中上部所设受热联 通水管,包括一排横向联通水管(9)和一排纵向联通水管(10);排烟道由一束多支正程排 烟管(20)和一束多支返程排烟管(21)折返构成,主视其整体轮廓呈直拐状,卧覆于炉胆顶 部和炉体侧壁上,正程排烟管(20)入口处与炉膛上部过烟口(14)之间具有过烟室(15),返 程排烟管(21)出口处与烟囱入口之间具有排烟室(16);炉体中部设有新风进口(1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高效节能常压热水锅炉,其特征是,正程排烟管(20)和返 程排烟管(21)折返处为烟气折返落灰室(25)。专利摘要高效节能常压热水锅炉,包括炉体1、炉体夹层水包4、炉胆3、炉膛8、炉篦7、进水口27、出水口28、排烟道及烟囱17,炉体夹层水包4包裹于炉胆四周和其顶部;炉篦7为一排联通水管;炉膛8中上部设有纵横向受热联通水管;排烟道敷设于炉体上,具有外壳体22构成烟道余热回收水包23,与炉体夹层水包4相联通。排烟道由一束多支正程排烟管20和一束多支返程排烟管21折返构成。炉体中部设有新风进口11。本技术采用炉体夹层水包、炉篦联通水管、炉膛联通水管、烟道余热回收水包等多种受热水体联通一体的受热系统,且设有二次新风进口,可充分吸收炉膛内及烟道内之热量,热效率高,燃烧充分,节能效果明显。文档编号F24H1/44GK201615594SQ201020176140公开日2010年10月27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3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3日专利技术者林平 申请人:林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高效节能常压热水锅炉,包括炉体(1)、炉体夹层水包(4)、其内炉胆(3)和炉膛(8)、其下炉篦(7)、底部进水口(27)、顶部出水口(28)、炉底座(5)、加煤口(13)、操作口(12)和出渣口(6)、顶部排烟道、及烟囱(17),其特征是,炉体夹层水包(4)包裹于炉胆四周和其顶部;炉篦(7)为一排联通水管;炉膛(8)中上部设有受热联通水管;排烟道敷设于炉体上,并具有外壳体(22)构成烟道余热回收水包(23),且与炉体夹层水包(4)通过联通口(24)相联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平
申请(专利权)人:林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