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人形机器人的试验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7782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1:17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人形机器人的试验平台,包括:机械手(10)、定位构件(20)、云台(30)、深度摄像头(40)、激光雷达(50)、控制组件(60)、电源(70)、固定框架(80)和移动平台(90);固定框架(80)固接于移动平台(90),定位构件(20)固接于固定框架(80),从而形成试验平台的基础结构;控制组件(60)和电源(70)设置于固定框架(80)内;云台(30)设置于定位构件(20)顶部,其安装有深度摄像头(40);机械手(10)和激光雷达(50)设置于定位构件(20)四周;控制组件(60)分别与机械手(10)、云台(30)、深度摄像头(40)、激光雷达(50)和电源(70)电连接。本技术具有缩短开发周期、加快更新迭代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人形机器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人形机器人的试验平台


技术介绍

1、人形机器人是具有与人类似的身体结构和运动方式(双足行走、双手协作等)的智能机器人,可以协助获取替代人类完成复杂环境或复杂工况的作业,有着切实的市场前景。同时,随着人口总量的下滑和老龄化的加速,为人形机器人带来了发展机遇。

2、但是,全尺寸双足行走机器人由于技术含量高、开发难度大,常常面临开发周期长、投入长期得不到回报的技术问题,从而导致开发投入增大、更新迭代缓慢等。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人形机器人开发周期长、投入大和更新迭代缓慢等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人形机器人的试验平台,通过一种简化的人形机器人模型,有效模拟人形机器人的工作工况,获取大量试验数据,从而达成缩短开发周期、加快人形机器人更新迭代的目的。

2、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人形机器人的试验平台,至少包括:机械手、定位构件、云台、深度摄像头、激光雷达、控制组件、电源、固定框架和移动平台;所述固定框架固接于移动平台,所述定位构件固接于固定框架,从而形成试验平台的基础结构;所述控制组件和电源设置于固定框架内;所述云台设置于定位构件顶部,其上安装有深度摄像头;所述机械手和激光雷达设置于定位构件四周;所述控制组件分别与机械手、云台、深度摄像头、激光雷达和电源电连接。

3、具体的,本专利技术的构思之一在于通过定位构件、固定框架和移动平台对人形机器人的躯干以及双足结构进行简化,并利用机械手、云台、深度摄像头、激光雷达、控制组件对人形机器人的工作状态进行模拟,获取人形机器人的试验数据。其中,云台用于模拟人类脖颈的转动;机械手用于模拟人类手臂的移动和抓取;深度摄像头和激光雷达用于模拟人类的眼睛,用于对物体的定位和环境的感知;控制组件用于模拟人类大脑的思考和决策;电源用于模拟人类心脏对能量的供给;移动平台用于模拟人类的双足。通过上述组成,本技术可以通过上述试验平台对人形机器人开发过程中的关键试验数据进行模拟和采集,从而通过试验数据反向辅助人形机器人的开发,进而达成缩短人形机器人开发周期、降低更新迭代时间的目的。

4、进一步的,本技术提供的用于人形机器人的试验平台,还包括:高速摄像头,所述高速摄像头设置于机械手的手爪处。

5、具体的,高速摄像头设置于机械手的手爪处,可以进一步扩大可视化范围,弥补深度摄像头和激光雷达在定位、感知的不足。

6、进一步的,本技术提供的用于人形机器人的试验平台还包括:把手,所述把手设置于定位构件远离机械手任一侧。

7、具体的,通过把手的作用可对整个试验平台进行推动,从而实现对人类双足移动的模拟。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移动平台包括安装板和万向轮,所述万向轮与安装板固接。

9、具体的,通过万向轮可以方便试验平台全方向的移动和静止。

10、进一步的,所述移动平台还包括轮毂电机;所述轮毂电机与控制组件电连接,用于控制万向轮。

11、具体的,通过轮毂电机可使得移动平台无需人工干预,自主进行运动。

12、进一步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构件包括:型材、固定板和支撑板;

13、多组层叠紧靠的型材,通过均匀设置于四周的固定板进行固定,形成整体支撑,并通过设置在固定框架上的支撑板对整体支撑进行加固。

14、具体的,定位构件利用型材组成,可以大幅缩减定位构件的组成成本。同时,定位构件利用型材的组成,方便拆卸,便于定位构件的调整及其循环使用。

15、进一步的,所述机械手可在定位构件的轴向方向进行调整。

16、具体的,基于人形机器人的更新迭代和不同应用环境,如用于老年人的服务型机器人、用于儿童的陪伴型机器人等,需要对人形机器人的体态、高度等进行适配。而机械手在定位构件上可调节的方式,可适应性的对人形机器人的多工况进行模拟。

17、在一些实施例,所述控制组件至少包括工控机和机械手控制器;所述机械手控制器通过一一对应的方式,对机械手进行控制。

18、具体的,通过整体式控制组件的调节方式,将导致人形机器人在运动过程产生多任务相互干扰的问题。因此,本实施例通过机械手控制器一一对应控制的方式,提高人形机器人的控制精度。

19、值得说明的是,当云台、深度摄像头、激光雷达等需要独立模拟时,也可配置一一对应的控制器实现上述组件的控制。

20、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框架内设置有隔板,将固定框架内部分隔成独立的第一安装空间和第二安装空间;所述第一安装空间用于安装工控机和其一机械手控制器,所述第二安装空间用于安装电源和另一机械手控制器。

21、具体的,在采用多控制器的情形下,可对固定框架的安装空间进行布局,从而优化控制组件的布线和结构设计。

22、在一些实施例,所述电源采用可充放电式电池。

23、具体的,线缆式的电源将限制人形机器人的运动半径,不易于人形机器人的双足模拟。因此,本实施例采用可充放式电池,增加本技术提供的试验平台移动的灵活程度和范围。

24、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人形机器人的试验平台,通过机械手对人类胳膊和双手进行模拟、通过深度摄像头对人类的眼睛进行模拟、通过云台对人类的脖颈进行模拟、通过定位构件对人类的躯干进行模拟、通过移动平台对人类的双足进行模拟、通过激光雷达对人类的感知进行模拟、通过控制组件对人类的大脑进行模拟、通过电源对人类的心脏进行模拟,从而构建起简化的人形机器人的试验平台,达成提高缩短开发周期、加快人形机器人更新迭代的目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人形机器人的试验平台,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机械手(10)、定位构件(20)、云台(30)、深度摄像头(40)、激光雷达(50)、控制组件(60)、电源(70)、固定框架(80)和移动平台(9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人形机器人的试验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高速摄像头(13),所述高速摄像头(13)设置于机械手(10)的手爪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用于人形机器人的试验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把手(21),所述把手(21)设置于定位构件(20)远离机械手(10)任一侧。

4.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用于人形机器人的试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平台(90)包括安装板(91)和万向轮(92),所述万向轮(92)与安装板(91)固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用于人形机器人的试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平台(90)还包括轮毂电机;

6.如权利要求3或4任一项所述一种用于人形机器人的试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构件(20)包括:型材(22)、固定板(23)和支撑板(24);

7.如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用于人形机器人的试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手(10)可在定位构件(20)的轴向方向进行调整。

8.如权利要求3或4任一项所述一种用于人形机器人的试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60)至少包括工控机(61)和机械手控制器(62);

9.如权利要求8所述一种用于人形机器人的试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架(80)内设置有隔板,将固定框架(80)内部分隔成独立的第一安装空间和第二安装空间;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人形机器人的试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70)采用可充放电式电池。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人形机器人的试验平台,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机械手(10)、定位构件(20)、云台(30)、深度摄像头(40)、激光雷达(50)、控制组件(60)、电源(70)、固定框架(80)和移动平台(9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人形机器人的试验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高速摄像头(13),所述高速摄像头(13)设置于机械手(10)的手爪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用于人形机器人的试验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把手(21),所述把手(21)设置于定位构件(20)远离机械手(10)任一侧。

4.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用于人形机器人的试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平台(90)包括安装板(91)和万向轮(92),所述万向轮(92)与安装板(91)固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用于人形机器人的试验平台,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洪兴崔元洋周昌春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遨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