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住宅体系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住宅体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7352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0: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钢结构住宅体系,属于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框架部分以及剪力墙部分,所述的框架部分包括异形柱、钢梁以及楼盖;其中,所述的异形柱包括钢管以及沿着该钢管周壁设置的若干T型钢。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出的T‑O组合异形柱截面形式,可实现柱受压和受弯在组合截面上的相对分离,具有较好的受弯承载力和刚度。且利用外侧T型钢的特性,使得钢梁与异形柱之间可采用全螺栓的连接形式。同时,通过在梁柱节点处设置增强构件,以提高节点域的刚度与强度。另外,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对楼盖及对剪力墙的具体结构进行优化,并提出对应的节点连接方式,从而形成一种能够快速装配,且连接稳定的装配式钢结构住宅体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装配式建筑,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装配式钢结构住宅体系


技术介绍

1、装配式建筑是建筑行业转型升级方向,是当前国家大力推广的新兴朝阳产业。当前,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在装配式建筑中占比大概30%左右,其中大部分是公共建筑,住宅产品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按照2025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的目标,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发展前景巨大。

2、目前国内的钢结构建筑体系中,结构体系仍陷于常规的钢支撑-框架体系、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体系、钢框架-钢板剪力墙体系等,上述现有的钢结构体系存在现场焊接工作量大,不仅焊接质量难以保证,还导致装配化程度低。另外,现有的钢结构体系中,各连接节点处无法达到抗拔等强的连接效果,不符合现行规范“强节点、弱构件”的要求。

3、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 218952584 u的申请案,公开了一种组装式钢管混凝土构件。该申请案包括外管和混凝管,所述外管的内表面固定安装有混凝管,所述混凝管的内表面固定安装有内管,所述外管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安装座,所述外管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插块。该申请案通过安装座、插块和插槽的相互配合,设计成组装式结构,方便现场对接,且降低了现场的焊接量。但该申请案中,内部的混凝土在竖向连接节点处,无法达到抗拔等强的连接效果,不符合现行规范“强节点、弱构件”的要求。

4、又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 209603378 u的申请案,公开了一种多腔矩形钢管混凝土异形柱结构。该申请案包括装配式异形柱和h形钢梁,装配式异形柱包括上柱体和下柱体,上柱体的下端设置有凸出部,下柱体的上端设置有凹陷部,凸出部插接在凹陷部内,将上柱体和下柱体插接在一起,上柱体和下柱体的连接处焊接。上柱体和下柱体的连接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节点板,节点板与上柱体和下柱体的外壁焊接。h形钢梁包括梁体,梁体的端部设置有端板,上柱体和下柱体连接后,端板通过螺栓连接在上柱体和下柱体的连接处的边部。该申请案的结构可有效减少用钢量,但该申请案在装配过程中,仍需要进行焊接操作,从而其提高装配效率。同时,该节点采用长螺栓穿过节点域内的螺孔实现稳定连接,然而其对加工精度要求非常高,现场高效连接难以实现;长螺栓与多腔钢管柱侧壁间距较小,难以保证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

5、又如,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 211396201 u的申请案,公开了一种嵌入式钢梁与预制叠合楼板的连接结构。该申请案中,包括钢梁和叠合楼板;钢梁的横截面呈工字形;叠合楼板包括预制板和现浇叠合层;在预制板上埋有钢筋桁架;钢筋桁架的下弦钢筋预埋在预制板中;钢筋桁架的上弦钢筋位于预制板的上方,且上弦钢筋的两端分别超出预制板的两侧;预制板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连接件;连接件包括水平板和竖向板;竖向板紧贴在预制板对应一侧的侧面上,且与预制板内的下弦钢筋焊接连接;预制板两侧的连接件分别搭设在两侧钢梁的上翼缘上,通过螺栓固定。该申请案中,通过连接板搭接在钢梁上与钢梁连接,提供抗剪无需再焊接栓钉,简化了连接结构,减少了工作量。但该申请案中,预制板底板通过连接件搭接在钢梁的上翼缘,导致整体厚度较厚,同样会影响楼层层高的使用。另外,该申请案中,预制板底板之间仅通过连接件进行连接,其连接强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6、又如,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 209129208 u的申请案,公开了一种l形剪力墙骨架及钢节砼构l形剪力墙。该申请案的l形剪力墙骨架包括钢墙头、第一矩形钢管、第一水平向分布钢筋、第二水平向分布钢筋、第一钢边框、第二钢边框以及竖向分布钢筋。该申请案中,钢结砼构l形剪力墙在工厂中预制,首先制备l形剪力墙骨架,再对l形剪力墙骨架夹设模板且浇筑混凝土,制得钢结砼构l形剪力墙预制件。该申请案的l形剪力墙骨架及钢结砼构l形剪力墙均在工厂中完成,可减少现场湿作业且施工容易,使得工期缩短至少一半。但其抗震仍有待进一步提到。

7、总之,上述各相关文件中,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现场施工效率,但是各节点处的连接强度需进一步提高,以达到“强节点、弱构件”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1、要解决的问题

2、针对以上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些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装配式钢结构住宅体系,其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钢结构体系,现场施工效率低,且连接节点处不满足“强节点、弱构件”要求的问题。

3、2、技术方案

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5、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装配式钢结构住宅体系,包括框架部分以及剪力墙部分,所述的框架部分包括异形柱、钢梁以及楼盖,其中,

6、所述的异形柱包括钢管以及沿着该钢管周壁设置的若干t型钢;

7、所述的钢梁为h型钢梁,该钢梁与t型钢之间通过螺栓连接连接;

8、所述的楼盖为叠合楼盖,其包括预制的下盖板、现浇的上盖板以及钢筋桁架,所述下盖板在跨度方向上设有用于搭接在钢梁下翼缘上的下槽口,所述钢梁的腹板上开设有供第一搭接钢筋穿过的穿筋孔,且该第一搭接钢筋穿过对应的穿筋孔后,其两端分别搭接在钢梁两侧的下盖板上。

9、进一步地,所述的钢梁与t型钢连接节点处设有增强构件,该增强构件包括套管以及设置在该套管上的加劲肋;其中,所述的套管固定套设在钢管上,加劲肋的侧面与t型钢的腹板相连接,其端部与t型钢的翼板相连接。

10、进一步地,所述的异形柱在竖直方向上通过柱节点相连接,所述的柱节点包括环肋以及连接钢筋;

11、其中,所述的连接钢筋环形分布有多根,其一端位于钢管内,另一端延伸出钢管外,用于连接另一钢管;

12、所述的环肋设置于钢管内壁上,待浇筑完成后,钢管混凝土承受拉力作用时,环肋对连接钢筋起到锚固作用;

13、上下异形柱的t型钢之间拼接盖板相连接。

14、进一步地,所述下盖板在宽度方向设有上槽口,两块下盖板的上槽口拼接为一凹槽;所述的凹槽内设有连接构件,该连接构件通过现浇混凝土将两块下盖板在宽度方向进行拼接。

15、进一步地,所述的连接构件包括弯筋和钢筋骨架;其中,所述的上槽口为l型槽,所述的弯筋位于各自的l型槽内,且该弯筋由板底钢筋在预制时弯起形成;所述的钢筋骨架位于拼接后的凹槽内。

16、进一步地,所述的连接构件包括弯筋和钢筋骨架;其中,所述的上槽口为l型槽,所述的弯筋位于各自的l型槽内,且该弯筋由板底钢筋在预制时弯起形成;所述的钢筋骨架位于拼接后的凹槽内。

17、进一步地,所述的剪力墙部分为π型钢边框约束密肋剪力墙,其包括墙体以及设置该墙体两侧的分离组合构件,该分离组合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钢构件,两个钢构件之间通过连接箍筋连接,其中一个钢构件预埋在墙体的边缘处,且两个钢构件间形成一浇筑空间,通过向该浇筑空间浇混凝土,使其形成一整体构件;其中,所述的钢构件为π型钢,两个π型钢的翼缘相对设置,且π型钢的翼缘上开设有供连接箍筋穿过的穿筋孔。

18、进一步地,所述钢构件远离墙体的一端设有外伸钢梁,该外伸钢梁通过拼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钢结构住宅体系,包括框架部分以及剪力墙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框架部分包括异形柱(1)、钢梁(2)以及楼盖(5),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钢结构住宅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梁(2)通过其端部的连接板(21)与T型钢(12)的翼板螺栓连接,且两者的连接节点处设有增强构件(3),该增强构件(3)包括套管(31)以及设置在该套管(31)上的加劲肋(32);其中,所述的套管(31)固定套设在钢管(11)上,加劲肋(32)的侧面与T型钢(12)的腹板相连接,其端部与T型钢(12)的翼板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钢结构住宅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异形柱(1)在竖直方向上通过柱节点(4)相连接,所述的柱节点(4)包括环肋(41)以及连接钢筋(4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钢结构住宅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板(51)在宽度方向设有上槽口(512),两块下盖板(51)的上槽口(512)拼接为一凹槽;所述的凹槽内设有连接构件(56),该连接构件(56)通过现浇混凝土将两块下盖板(51)在宽度方向进行拼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钢结构住宅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构件(56)包括弯筋(561)和钢筋骨架(562);其中,所述的上槽口(512)为L型槽,所述的弯筋(561)位于各自的L型槽内,且该弯筋(561)由板底钢筋(59)在预制时弯起形成;所述的钢筋骨架(562)位于拼接后的凹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钢结构住宅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槽口(512)为梯形槽口,所述的连接构件(56)包括至少三组第二搭接钢筋(563),其中,第一组、第二组分别预制在各自的下盖板(51)内,且其自由端延伸至各自的梯形槽口内;第三组位于拼接后的凹槽内,且其的两端分别与另外两组的自由端错位搭接。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钢结构住宅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剪力墙部分为π型钢边框约束密肋剪力墙,其包括墙体(61)以及设置该墙体(61)两侧的分离组合构件,该分离组合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钢构件(62),两个钢构件(62)之间通过连接箍筋(63)连接,其中一个钢构件(62)预埋在墙体(61)的边缘处,且两个钢构件(62)间形成一浇筑空间,通过向该浇筑空间浇混凝土,使其形成一整体构件;其中,所述的钢构件(62)为π型钢,两个π型钢的翼缘相对设置,且π型钢的翼缘上开设有供连接箍筋(63)穿过的穿筋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钢结构住宅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构件(62)远离墙体(61)的一端设有外伸钢梁(64),该外伸钢梁(64)通过拼接盖板(9)与钢梁(2)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钢结构住宅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墙体(61)为密肋墙,该密肋墙的密肋空隙中设置自复位耗能支撑(7),所述的自复位耗能支撑(7)包括两个支撑管(71),该支撑管(71)的一端设有连接端板(72),另一端设有型钢连接件(73),两个型钢连接件(73)的翼缘之间通过连接盖板(74)相连接,且两个型钢连接件(73)之间设有弹性复位件(75)。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钢结构住宅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型钢连接件(73)为π型钢,该π型钢的翼缘上开设有连接槽孔(76);所述的弹性复位件(75)为自复位弹簧,且该自复位弹簧设置在π型钢的两翼缘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钢结构住宅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剪力墙部分为组合H型钢边框约束剪力墙,其包括墙体(61)以及设置在墙体两侧的钢构件(62),所述的钢构件(62)为T型钢;相邻墙体(61)上的T型钢的翼缘对齐后通过拼接盖板(9)进行拼接安装,并后浇混凝土。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钢结构住宅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墙体(61)内预埋波纹管(66),且该波纹管(66)内设有特制钢筋骨架(67),通过向波纹管(66)内后浇混凝土,完成上下墙体(61)之间的连接;其中,所述的特制钢筋骨架(67)包括箍筋(671)和纵向钢筋(672),且箍筋(671)外侧设有连接增强件(673)。

13.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钢结构住宅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剪力墙部分为π-O异形柱边框约束混凝土剪力墙,其包括墙体(61)以及分别设置在墙体(61)两侧的钢管混凝土柱和钢构件(62),其中,所述的钢构件(62)为π型钢,所述的钢管混凝土柱上设有第一连接钢板(14),该第一连接钢板(14)与π型钢之间通过连接箍筋(6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钢结构住宅体系,包括框架部分以及剪力墙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框架部分包括异形柱(1)、钢梁(2)以及楼盖(5),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钢结构住宅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梁(2)通过其端部的连接板(21)与t型钢(12)的翼板螺栓连接,且两者的连接节点处设有增强构件(3),该增强构件(3)包括套管(31)以及设置在该套管(31)上的加劲肋(32);其中,所述的套管(31)固定套设在钢管(11)上,加劲肋(32)的侧面与t型钢(12)的腹板相连接,其端部与t型钢(12)的翼板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钢结构住宅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异形柱(1)在竖直方向上通过柱节点(4)相连接,所述的柱节点(4)包括环肋(41)以及连接钢筋(4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钢结构住宅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板(51)在宽度方向设有上槽口(512),两块下盖板(51)的上槽口(512)拼接为一凹槽;所述的凹槽内设有连接构件(56),该连接构件(56)通过现浇混凝土将两块下盖板(51)在宽度方向进行拼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钢结构住宅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构件(56)包括弯筋(561)和钢筋骨架(562);其中,所述的上槽口(512)为l型槽,所述的弯筋(561)位于各自的l型槽内,且该弯筋(561)由板底钢筋(59)在预制时弯起形成;所述的钢筋骨架(562)位于拼接后的凹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钢结构住宅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槽口(512)为梯形槽口,所述的连接构件(56)包括至少三组第二搭接钢筋(563),其中,第一组、第二组分别预制在各自的下盖板(51)内,且其自由端延伸至各自的梯形槽口内;第三组位于拼接后的凹槽内,且其的两端分别与另外两组的自由端错位搭接。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钢结构住宅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剪力墙部分为π型钢边框约束密肋剪力墙,其包括墙体(61)以及设置该墙体(61)两侧的分离组合构件,该分离组合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钢构件(62),两个钢构件(62)之间通过连接箍筋(63)连接,其中一个钢构件(62)预埋在墙体(61)的边缘处,且两个钢构件(62)间形成一浇筑空间,通过向该浇筑空间浇混凝土,使其形成一整体构件;其中,所述的钢构件(62)为π型钢,两个π型钢的翼缘相对设置,且π型钢的翼缘上开设有供连接箍筋(63)穿过的穿筋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钢结构住宅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构件(62)远离墙体(61)的一端设有外伸钢梁(64),该外伸钢梁(64)通过拼接盖板(9)与钢梁(2)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钢结构住宅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墙体(61)为密肋墙,该密肋墙的密肋空隙中设置自复位耗能支撑(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超胡义钱元弟金仁才丁云霄赵木子王芳君杨岩刘志华王红波冯浩然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