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前保险杠总成及汽车。
技术介绍
1、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汽车的功能越来越多,前保险杠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前保险杠上搭载的零部件也越来越多,诸如激光雷达、主动格栅、格栅灯、牌照及各种装饰件等,导致前保险杠的承载越来越重,特别是汽车在行驶颠簸的过程中,前保险杠极易发生变形损坏,无法满足刚强度使用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现有前保险杠总成刚强度不足的技术问题。
2、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前保险杠总成,包括前保险杠及加强支架,所述加强支架包括加强支架本体及折弯段,所述加强支架本体位于所述前保险杠的一侧且所述加强支架本体与所述前保险杠连接,所述加强支架本体朝向汽车上方的一端与所述折弯段连接,所述折弯段用于向远离所述前保险杠一侧延伸以与机舱前端结构连接。
3、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前保险杠总成相较于现有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势:
4、加强支架位于前保险杠与机舱前端结构之间,加强支架的加强支架本体的上端与折弯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前保险杠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前保险杠(1)及加强支架(2),所述加强支架(2)包括加强支架本体(201)及折弯段(202),所述加强支架本体(201)位于所述前保险杠(1)的一侧且所述加强支架本体(201)与所述前保险杠(1)连接,所述加强支架本体(201)朝向汽车上方的一端与所述折弯段(202)连接,所述折弯段(202)用于向远离所述前保险杠(1)一侧延伸以与机舱前端结构(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保险杠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段(202)远离所述前保险杠(1)的一端设有第一支腿,所述第一支腿上设有第一定位孔(2021)及第一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保险杠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前保险杠(1)及加强支架(2),所述加强支架(2)包括加强支架本体(201)及折弯段(202),所述加强支架本体(201)位于所述前保险杠(1)的一侧且所述加强支架本体(201)与所述前保险杠(1)连接,所述加强支架本体(201)朝向汽车上方的一端与所述折弯段(202)连接,所述折弯段(202)用于向远离所述前保险杠(1)一侧延伸以与机舱前端结构(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保险杠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段(202)远离所述前保险杠(1)的一端设有第一支腿,所述第一支腿上设有第一定位孔(2021)及第一连接孔(2022),所述第一支腿用于通过所述第一定位孔(2021)与所述机舱前端结构(3)定位配合,所述第一支腿用于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孔(2022)与所述机舱前端结构(3)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保险杠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支架本体(201)向所述机舱前端结构(3)一侧凸起以形成第一限位凸台(2011),所述第一限位凸台(2011)用于与所述机舱前端结构(3)抵接;所述第一限位凸台(2011)的侧壁设有卡扣(2019),所述第一限位凸台(2011)用于通过所述卡扣(2019)与所述机舱前端结构(3)卡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保险杠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保险杠(1)包括前保险杠本体(101)及装饰内板(102),所述前保险杠本体(101)通过所述装饰内板(102)与所述加强支架本体(201)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前保险杠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支架本体(201)朝向汽车上方的一端设有第二连接孔(2012)及第二定位结构(2013),所述装饰内板(102)上设有第三连接孔(1021)及第二定位孔(1022),所述第三连接孔(1021)与所述第二连接孔(2012)对应设置,所述第二定位结构(2013)与所述第二定位孔(1022)相匹配,所述加强支架本体(201)通过所述第二定位孔(1022)及所述第二定位结构(2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艮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