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激光准直变形测量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96962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0:41
本申请提供一种激光准直变形测量系统,包括:激光发射单元,固定设置在待测结构物上,用于沿第一方向发射激光束;激光检测单元,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依次固定设置在待测结构物上,激光束依次穿过多个激光检测单元,激光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激光束的位置坐标和散射成像的形状尺寸;终端单元,分别与激光发射单元和激光检测单元连接,用于计算激光束的位置坐标变化和散射成像的形状尺寸变化以确定各个激光检测单元所在测量点的位移和偏转。多个激光检测单元通过测量激光束的相对位置和散射成像形状尺寸的变化,确定各自测量点位的位移和偏转,基于各个测量点的位移和偏转确定待测结构物的整体位移和偏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变形测量,尤其涉及一种激光准直变形测量系统


技术介绍

1、高铁轨道、大坝、桥梁等大型结构物的表面基础、上部结构以及周边环境的变形反映了大型结构物的健康状况,即结构物是否发生变形问题,其中的变形包括位移、沉降等,对这些基础设施的结构进行观测成为行业的非常重要的日常工作。这些变形数据对基础设施的运营维护、设计、管理以及科学研究提供重要的技术数据。

2、但是在相关技术中对于大型结构物的变形测量中,无论是采用水准测量还是交汇测量或者静力水准仪以及液体压力水准仪测量,会存在成本高、精度低、不符合复杂的安装条件等问题,不能够很好的适用于轨道交通等领域的变形测量。

3、在公开号为cn115112092a的中国专利中,虽然采用了激光光电测量建构筑物变形,但是,其中关于如何确定激光束的形状尺寸的变化在此并未进行相关技术特征的介绍,进一步来说,如何确定测量单元的坐标值的从而确定激光束位置的变化,也就是说,其中对于测量单元中并未对激光束进行成像,那么对于激光束形状和尺寸的获取仅仅依靠云平台或者测量单元中的光点传感器可能会存在较大的误差,因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激光准直变形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检测单元包括光电传感器和检测器,所述光电传感器与所述检测器连接,所述光电传感器用于对所述激光束进行散射并成像,所述检测器用于采集所述激光束的位置坐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传感器包括腔体、光束散射装置以及散射成像传感器,所述腔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光学窗口和第二光学窗口,所述激光束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光学窗口和所述第二光学窗口,所述光束散射装置以及散射成像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腔体内,所述光束散射装置用于对所述激光束进行散射形成散射光束,所述散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激光准直变形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检测单元包括光电传感器和检测器,所述光电传感器与所述检测器连接,所述光电传感器用于对所述激光束进行散射并成像,所述检测器用于采集所述激光束的位置坐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传感器包括腔体、光束散射装置以及散射成像传感器,所述腔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光学窗口和第二光学窗口,所述激光束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光学窗口和所述第二光学窗口,所述光束散射装置以及散射成像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腔体内,所述光束散射装置用于对所述激光束进行散射形成散射光束,所述散射成像传感器用于对所述散射光束进行成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束散射装置包括:气体密度控制单元,所述气体密度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气体在所述腔体的密度以使所述激光束形成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珍时杨怀志朱星盛田岳鑫肖翔谷永磊田慧文
申请(专利权)人: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