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系统识别,尤其涉及一种监测电力系统短路及故障识别装置。
技术介绍
1、由发电、供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设施以及为保障其正常运行所需的调节控制及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计量装置、调度自动化、电力通信等二次设施构成的统一整体,电力系统是由发电厂、送变电线路、供配电所和用电等环节组成的电能生产与消费系统。它的功能是将自然界的一次能源通过发电动力装置转化成电能,再经输电、变电和配电将电能供应到各用户。为实现这一功能,电力系统在各个环节和不同层次还具有相应的信息与控制系统,对电能的生产过程进行测量、调节、控制、保护、通信和调度,以保证用户获得安全、优质的电能。
2、电力系统的主体结构有电源(水电站、火电厂、核电站等发电厂),变电所(升压变电所、负荷中心变电所等),输电、配电线路和负荷中心。各电源点还互相联接以实现不同地区之间的电能交换和调节,从而提高供电的安全性和经济性。输电线路与变电所构成的网络通常称电力网络。电力系统的信息与控制系统由各种检测设备、通信设备、安全保护装置、自动控制装置以及监控自动化、调度自动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监测电力系统短路及故障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保护部(1),所述装置保护部(1)包括保护壳(11),短路及故障识别部(2),所述短路及故障识别部(2)设置于保护壳(11)的内部,短路及故障识别部(2)包括短路及故障识别器(21),短路及故障识别器(21)设置于保护壳(11)的内部,保护壳(11)的内部且位于短路及故障识别器(21)的下方设置有电缆连接件(22),电缆连接件(22)的内部设置有导电件(23),循环水冷散热部(3),所述循环水冷散热部(3)设置于短路及故障识别器(21)的两侧,循环水冷散热部(3)用于对短路及故障识别器(21)降温,输入电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监测电力系统短路及故障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保护部(1),所述装置保护部(1)包括保护壳(11),短路及故障识别部(2),所述短路及故障识别部(2)设置于保护壳(11)的内部,短路及故障识别部(2)包括短路及故障识别器(21),短路及故障识别器(21)设置于保护壳(11)的内部,保护壳(11)的内部且位于短路及故障识别器(21)的下方设置有电缆连接件(22),电缆连接件(22)的内部设置有导电件(23),循环水冷散热部(3),所述循环水冷散热部(3)设置于短路及故障识别器(21)的两侧,循环水冷散热部(3)用于对短路及故障识别器(21)降温,输入电缆(4),所述输入电缆(4)的端部贯穿于保护壳(11)的左侧且插接在电缆连接件(22)的左端与导电件(23)相抵触,输出电缆(5),所述输出电缆(5)的端部贯穿于保护壳(11)的右侧,且插接在电缆连接件(22)的右端与导电件(23)相抵触,蓄电池(9),所述蓄电池(9)设置于保护壳(11)的内部且位于故障识别器(21)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监测电力系统短路及故障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短路及故障识别部(2)还包括电感式传感器(24),电感式传感器(24)的感应端贯穿于电缆连接件(22)的外侧与导电件(23)相抵触,短路及故障识别器(21)的下侧电性连接有识别检测头(25),识别检测头(25)的端部插接在电缆连接件(22)的外侧与导电件(23)相抵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监测电力系统短路及故障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水冷散热部(3)包括支撑板(31),支撑板(31)设置于保护壳(11)的内部,支撑板(31)的上侧设置有冷流箱(32),冷流箱(32)的左侧底端设置有导管一(33),导管一(33)的端部设置有压力泵(34),压力泵(34)的左侧设置有热流箱(35),热流箱(35)的右侧顶端设置有导管二(36),导管二(36)的端部设置有换热器(37),换热器(37)的右侧与冷流箱(32)的左侧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监测电力系统短路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婷婷,宫伟国,董进强,王德毅,刁义鹏,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海阳市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